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云瀚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回声
  • 1篇溶酶
  • 1篇溶酶体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切口
  • 1篇手术切口感染
  • 1篇手术瘢痕
  • 1篇尿管
  • 1篇脐尿管
  • 1篇脐尿管未闭
  • 1篇切口
  • 1篇切口感染
  • 1篇瘢痕
  • 1篇未闭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死亡
  • 1篇下腹部手术
  • 1篇线粒体
  • 1篇回声
  • 1篇横切口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姜云瀚
  • 1篇孙军
  • 1篇吴剑宏
  • 1篇王晓芳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细胞死亡的新理论:溶酶体线粒体轴理论被引量:7
2012年
线粒体在细胞死亡中占有中心地位,但其他细胞器影响线粒体启动细胞死亡的机制仍不十分明确.近几年来,随着对溶酶体功能的不断了解,Alexei等提出了溶酶体线粒体轴理论.这一理论阐述了溶酶体与线粒体的相互作用,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机理.各种致凋亡因素作用于溶酶体,导致溶酶体膜通透性改变.溶酶体膜通透性改变能通过铁依赖的方式、脂褐素相关的方式、Bcl-2家族依赖的方式和Rho/ROCK途径-JNK信号通路的方式影响线粒体,造成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进而启动细胞死亡.而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能通过ROS依赖的方式和Bcl-2家族依赖的方式引起溶酶体通透性改变,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溶酶体线粒体轴理论还能用于解释非酒精性脂肪肝和溶酶体贮积症的发病机制.本文将对溶酶体线粒体轴理论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两方面进行阐述.
王晓芳姜云瀚孙军
关键词:细胞死亡溶酶体线粒体
脐尿管未闭致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不愈的诊治一例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女,40岁,患者因'腹壁窦道两年余'于2011-07-03入院.两年前曾行子宫切除术(横切口),术后切口长期愈合不良,形成腹壁窦道,于多家医院行窦道引流术或窦道切除术,仍无法完全愈合.既往体健.入院查体:下腹部可见多个手术瘢痕,正中瘢痕可见约2 cm×2 cm窦道外口,少许浑浊渗液.辅助检查:2010-07-21协和医院病理报告:腹壁慢性炎症伴溃疡形成;2010-07-23协和医院彩超报告:下腹部腹壁窦道;2010-07-30协和医院超声检查:下腹部切口上段右侧低回声区,考虑腹壁深层血肿或脓肿,下腹纵切口左侧腹腔内低回声区,囊肿待排.入院诊断:切口窦道.于2011-08-09行'腹壁窦道切除术'.
姜云瀚吴剑宏曹志新
关键词:脐尿管未闭手术切口感染横切口手术瘢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