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鸣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胎儿
  • 2篇鼻中隔
  • 1篇形态学
  • 1篇应用解剖学
  • 1篇应用解剖学研...
  • 1篇粘膜
  • 1篇中隔偏曲
  • 1篇筛窦
  • 1篇胎发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生
  • 1篇偏曲
  • 1篇组织形态学
  • 1篇解剖学
  • 1篇发病
  • 1篇发病率
  • 1篇鼻甲
  • 1篇鼻中隔偏曲
  • 1篇鼻中隔粘膜

机构

  • 4篇福建医学院

作者

  • 4篇郑鸣
  • 2篇邱治民
  • 1篇邹宁生
  • 1篇戴福珍

传媒

  • 1篇解剖学报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年份

  • 3篇1996
  • 1篇199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鼻甲后间隙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选用67侧正中矢状切的头颅标本,观测鼻腔外侧壁后部的中、下鼻甲后端至咽鼓管腭襞之间的间隙形态和位置特点。结果表明:①鼻甲后间隙形态呈上窄下宽的四边形(41.8%),其形态大小随中、下鼻甲后端的形态而变化;②中、下鼻甲后瑞至腭襞前界的平均距离分别为4.4±2.4mm和7.4±1.9mm,鼻甲后间隙高度为19.3±2.9mm;③老年标本该间隙明显增大,粘膜萎缩,其表面凹凸不平。并就该间隙与鼻后孔的位置关系和鼻后沟位置及走向与鼻腔后部的引流关系作了讨论.
郑鸣张更戴福珍林艳丰
关键词:鼻甲解剖学
鼻中隔偏曲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1996年
鼻中隔偏曲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郑鸣,邱治民福建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福州350004鼻中隔偏曲,是一种常见的鼻中隔形态变异性疾病。鼻中隔各部结构发育及形态的改变,直接影响着面部中心结构(包括鼻、上颌骨和外鼻)的发育的外形[1,2]。严重鼻中隔偏曲可导致临床...
郑鸣邱治民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发病率
国人筛窦的胚胎发生被引量:2
1992年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106例胎儿(胎龄12~40周)的筛骨标本作连续切片观测。结果表明,筛窦在胚胎第21~23周开始发生,即在中、上鼻道的外侧壁和顶部,由鼻粘膜下陷形成额襞和额沟。24~26周形成筛小房,并有微小窦口与上鼻道和中鼻道相通。筛小房的数目及大小,随胎龄增长而递增,且内腔呈均衡扩大。至出生时,每侧筛骨迷路内含6~11个筛小房,平均大小为1.7mm×1.3mm×2.0mm。同时,筛小房的扩展范围已接近成人。筛窦粘膜的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表面纤毛稀疏,固有膜主要为结缔组织及基质结构,厚而疏松,内分布有极少量血管和腺体。以上结果提示,人类筛窦是所有副鼻窦中发生最早的一个,出生时,筛窦已出现。各组筛窦在发生时间上不同步,但其位置则相对恒定。筛窦粘膜与鼻牯膜之间的组织结构有所不同。新生儿的筛窦粘膜的发育还不完善。
郑鸣邱治民邹宁生
关键词:筛窦胎儿
胎儿鼻中隔角及其粘膜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1996年
对82例(1~40周)死亡的正常胎儿的鼻中隔角和鼻中隔呼吸区粘膜的发育及组织形态学特点作了观察,结果表明:(1)鼻中隔角的形态从上至下分别呈“I”或“T”型、“Y”型、“M”型和“m”型(水平切面);(2)鼻中隔后部粘膜增厚,表面出现粘膜皱襞;(3)Little区粘膜明显增厚,内含丰富血管.结果提示:鼻中隔角的发育影响着鼻背的形态,且对鼻尖起重要的支撑作用;婴幼儿期鼻中隔呼吸区粘膜对吸入空气起着重要的温湿作用;小儿外伤性鼻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Little区粘膜的增厚隆起,易被手指擦伤所致.
郑鸣
关键词:鼻中隔粘膜胎儿组织形态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