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聪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路面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沥青
  • 2篇沥青混合
  • 2篇沥青混合料
  • 2篇纳米
  • 2篇混合料
  • 1篇道路工程
  • 1篇底板
  • 1篇第二课堂
  • 1篇性能试验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钛
  • 1篇优化设计
  • 1篇雨水
  • 1篇育人
  • 1篇育人研究
  • 1篇院校
  • 1篇增强增韧

机构

  • 10篇广西交通职业...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南宁学院

作者

  • 10篇吴聪
  • 1篇唐鑫
  • 1篇盘霞
  • 1篇覃峰
  • 1篇刘芳
  • 1篇陈南春
  • 1篇徐彬彬
  • 1篇李卫宁
  • 1篇王富强
  • 1篇韦秋平
  • 1篇刘振华
  • 1篇杨洋
  • 1篇陈其龙
  • 1篇谭波
  • 1篇谢凡
  • 1篇周薇

传媒

  • 2篇西部交通科技
  • 1篇公路
  • 1篇中外公路
  • 1篇铸造
  • 1篇广东化工
  • 1篇教师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便于安装的自密实橡胶钢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便于安装的自密实橡胶钢管,包括橡胶管道和下卡环,所述橡胶管道的右端上方安装有卡块,且卡块的右端上方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右端上方安装有钢管,且钢管的右端上方设置有上卡环,所述上卡环的右端...
孙宗丹磨巧梅黄乐乐杨洋谢凡刘振华吴聪
文献传递
一种制备无机粒子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无机粒子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室,所述搅拌室的上端通过止回机构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添加剂口,所述进料斗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搅拌室的下端设置有驱动...
孙宗丹吴聪盘霞
文献传递
疲劳荷载作用下纳米SiO_(2)改性路面混凝土抗冻性及孔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提高混凝土路面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抗冻性,通过室内疲劳加载及冻融循环交替试验模拟混凝土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冻融破坏;同时设计抗弯拉试验测试纳米SiO_(2)改性路面混凝土在冻融后的剩余弯拉强度,采用压汞法测试混凝土细观孔结构,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混凝土孔隙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研究纳米SiO_(2)掺量、疲劳荷载作用次数等对路面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掺加适量纳米SiO_(2)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路面抗冻性,且随荷载作用次数增加,纳米SiO_(2)改善效果越显著,纳米SiO_(2)掺量为2%时,抗冻性最好;疲劳荷载会破坏混凝土孔结构稳定性,造成孔隙贯通,加速混凝土试件的冻融损伤;纳米SiO_(2)能够填充混凝土孔隙,降低空隙率,改善混凝土孔径分布,有效减缓疲劳荷载引起的孔结构失稳、孔隙贯通现象,进而提高混凝土路面抗冻性。
周学翔郑文诗吴聪
关键词:抗冻性疲劳荷载孔结构路面混凝土
硅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探寻硅藻精土与沥青的微观结合机制。以0、9%、11%、13%、15%掺配量的硅藻精土改性沥青进行马歇尔试验,分析得出13%掺量的硅藻精土改性沥青效果最佳。以13%掺量的硅藻精土改性沥青进行相关路用性能的室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硅藻精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较70号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提高了近16.8%;硅藻精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是70号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的2.07倍。综合得出,13%掺量的硅藻精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面性能可得到显著的提高。
陈其龙吴聪黄世源覃峰谭波
关键词:改性沥青硅藻精土混合料路面性能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与专业课实践教学耦合育人研究
2021年
全面发展第二课堂成为当今高校贯彻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第二课堂的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与专业知识南辕北辙的现象。对此,文章将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探索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学方式,以达成耦合育人的目的。
吴聪韦秋平刘佳嘉黄健
关键词:专业课实践育人
半固态搅拌铸造TiO_(2)/A35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采用半固态搅拌结合超声处理技术,制备了不同纳米尺寸二氧化钛颗粒增强A356铝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及显微结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_(2)是一种有效的陶瓷颗粒增强体,有利于抑制α-Al树枝晶生长,细化共晶硅,提高A356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在同等质量百分比下,添加1%40 nm二氧化钛颗粒铸造制备的TiO_(2)/A35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强效果最佳。
黄世源袁丽丽唐鑫吴聪
关键词:A356铝基复合材料纳米二氧化钛超声处理
一种超薄磨耗层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磨耗层路面结构,包括底板和拼接组件,所述底板顶部较短两端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两侧安装有护角板,且护角板右侧安装有护边,所述护边水平分布于底板两侧,用于快速组装的所述拼接组件安装于底板顶部,所述...
李卫宁吴聪肖成明王富强徐彬彬
灌注式沥青混合料半刚性路面路用性能试验及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文章以复合水泥胶浆为主要补强剂,沥青混合料为基体,不同级配矿料为填充剂,通过机械灌注方法制备了灌注式沥青混合料半刚性路面复合材料,其中三者界面以物理交联的结合方式形成了骨架-密实结构,基体沥青混合料则属于骨架-空隙结构,复合水泥胶浆均匀分散在沥青混合料基体中,使其兼具有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特点。同时结合半刚性混合料粘结界面上的SEM扫描电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图,对灌注式沥青混合料半刚性路面的路用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刚性路面具有优良的耐水腐性、高温稳定性及较好的低温抗裂性;基体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为28.3%时路用性能最优;水泥胶浆的加入增强了沥青胶浆与级配骨料间粘结界面的特性,没有改变沥青的特性;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物理吸附作用、水泥浆体与沥青之间形成的网络结构以及矿料与水泥晶体之间的粘结是复合材料增强增韧的原因。
吴聪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配合比优化设计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为提高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处理效果,文章以广西河池地区某高速公路为实际工程案例,对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级配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水稳定性试验、车辙试验和路面铺筑质量检测,研究了沥青中添加再生剂的不同含量、不同集料配比用量对沥青混合料路面就地热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AP料的级配正常,回收沥青的老化程度偏高,但仍满足再生要求;新添加沥青混合料AC-13的级配为3#级配,再生剂的掺量为RAP沥青的5%时,路面铺筑质量检测的压实度、渗水系数、抗剪强度和构造深度等都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施工质量和路用性能。
刘芳周薇吴聪黄志钢
关键词:旧路改造就地热再生技术级配设计性能研究
改性介孔硅处理对聚丙烯界面结构与性能影响
2023年
以介孔硅为主要补强剂,聚丙烯(PP)为基体树脂,通过熔融挤出注塑方法制备了介孔硅/PP、改性介孔硅/PP体系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XPS、DSC、PLM、XRD、SEM、OM、接触角对改性介孔硅增强增韧PP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介孔硅质量分数为10%,改性介孔硅/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比介孔硅/PP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8.86%、4.5%、5%。改性介孔硅自身的高模量及粒子在聚合物中异向成核促进了基体树脂结晶,以及良好的界面结合及分散性,是增强的主要原因;受力时改性介孔硅应力集中,引发周围基体屈服,界面态随着基体屈服实现脆-韧转变,粒子使α晶型PP转变为具有更高冲击强度β晶型PP等是增韧的主要原因。
吴聪陈南春
关键词: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强增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