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栋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恶性血管球瘤1例被引量:3
- 2019年
- 患者女性,63岁。反酸、烧心1年,加重40天入院。胃镜示胃角处见一隆起性病变,表面光滑(图1);EUS:相应位置可探及大小约2. 4 cm×1. 3 cm低回声光团,似来源于固有层。胃镜诊断:食管裂孔疝,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部黏膜隆起病变。遂行经胃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病理检查巨检:ESD切除标本,黏膜表面光滑,局部隆起,剖开固有层见一卵圆形肿物,2. 4 cm×1. 3 cm×1 cm大小;切面灰白、灰黄色,质脆,界限不清。
- 孔凡华陈丽倩高素美徐国栋张云香
- 关键词:血管球瘤恶性血管球瘤病理诊断
- 人咬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组织形态学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人咬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咬肌纤维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自2011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集60例双侧下颌骨肥大伴咬肌肥大患者的左侧和右侧咬肌标本,共120份。将60份未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咬肌标本作为对照组,60份已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咬肌标本作为实验组。两组标本均行石蜡切片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两组咬肌纤维的基本结构,测量其横截而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未发现两组咬肌纤维的基本结构发生改变,两组咬肌纤维横截面而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咬肌纤维横截面面积在第12周时减小程度最大,之后减小趋势放缓,第24周时,与第12周时的面积基本一致。结论 A型肉毒毒素能诱导人咬肌萎缩,在注射后第12周时萎缩程度最大,之后无明显变化。
- 朱顺文王君马昊徐国栋马福顺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咬肌肥大
- 胸腺上皮性肿瘤中PD-L1与MM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PD-L1、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在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TET标本60例,其中胸腺瘤46例,胸腺癌1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和MMR蛋白的表达。结果60例TET中PD-L1阳性率为58.33%,PD-L1在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中的表达高于其他类型胸腺瘤(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临床特征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TET中11例MMR蛋白缺失,以MLH1和PMS2联合缺失为主。MMR蛋白缺失在A型胸腺瘤中高于其他类型胸腺瘤和胸腺癌(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临床特征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1表达与MMR蛋白缺失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PD-L1表达与TET组织恶性程度高相关,MMR蛋白缺失主要为A型胸腺瘤;PD-L1表达与MMR蛋白缺失之间无相关性。
- 张玉萍候倩蔡晓珊徐国栋马昊王慧张云香
- 关键词:胸腺上皮性肿瘤MMRPD-L1免疫组织化学免疫治疗
- 胸腺上皮性肿瘤中PDGFRA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DGFRA)基因突变在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anger测序法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47例TETs中PDGFRA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结果47例TETs中,发生PDGFRA基因突变16例,均发生在第18号外显子,突变率为34.04%(16/47);将B3型胸腺瘤与胸腺癌合并统计,其PDGFRA基因突变率为60%(9/15),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胸腺瘤的阳性突变率21.86%(7/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PDGFRA基因有可能成为TETs靶向治疗、预测进展、分子分型及预后的新分子标记物,为下一步机制的研究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 徐国栋张玉萍张云香马昊候倩葛莉蔡晓珊
- 关键词:胸腺上皮性肿瘤PDGFRA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