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静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舆情
  • 2篇互联
  • 2篇互联网
  • 2篇报刊
  • 1篇党报
  • 1篇新华日报
  • 1篇新闻
  • 1篇新闻生产
  • 1篇信息公开
  • 1篇信息生产
  • 1篇移动互联
  • 1篇移动互联网
  • 1篇用户
  • 1篇舆情传播
  • 1篇舆情应对
  • 1篇真相
  • 1篇政权
  • 1篇政治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中国共产党领...

机构

  • 7篇暨南大学

作者

  • 7篇李文静
  • 1篇朱磊

传媒

  • 2篇新闻界
  • 1篇新闻知识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青年记者
  • 1篇新闻战线
  • 1篇新闻前哨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舆情应对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被引量:3
2017年
依据扎根理论,通过挖掘范畴、发掘范畴的性质和性质的维度并为范畴命名,将通过标签化处理得到的38个舆情应对评价指标划分为时间、空间、内容、动态、静态、质化及客体7个维度,包括涉及舆情应对评价各个方面的28个要素。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7个维度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其中的28个舆情应对评价指标涉及范围广泛且具有互斥性,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舆情应对评价指标体系。
李文静
关键词:信息公开
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论证的报刊思想
2017年
1918年3—4月间,列宁受俄共(布)中央的委托,两易其稿,写了一篇重要的文章《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这篇文章的初稿第十章和定稿第六部分“组织竞赛”,共约7000字.集中论证了社会主义报刊的作用。这也是列宁十月革命后首次集中论证苏维埃报刊问题。这篇文章早在1920年就由金国宝节译为中文《建设中的苏维埃》,发表在《解放与改造》第2卷第6期上。192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社出版了该文完整的中译文小册子,名为《劳农会之建设》,是为“列宁全书第一种”。
李文静
关键词:苏维埃政权报刊思想列宁中国共产党领导俄共(布)十月革命后
关于党报发表恩格斯《反杜林论》的争议
2017年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著作《反杜林论》,原名《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是一部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最初以一系列论文的形式刊载于1877-1878年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1890改名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前进报》及其附刊上。1878年以单行本出版。从报刊连载到汇集成书,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多重阻碍。
李文静
关键词:《反杜林论》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工人党党报《前进报》
重庆《新华日报》的“开天窗”
2017年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机关党《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在武汉创刊,同年10月武汉沦陷后迁往重庆,至1947年2月被查封,历时9年。重庆《新华日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领导下,采用“开天窗”等方法同国民党的新闻管制展开了多方面的斗争。它高举“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旗帜,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法,进行了合法与“非法”相结合的两手斗争。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修正新闻检查标准》、《修正战时新闻禁载标准》、
李文静
关键词:《新华日报》国民参政会新华日报八路军办事处
“后真相时代”舆情传播的特点及原因被引量:10
2017年
通过对近三年发生的热点舆情事件进行分析,本文从舆情主体、载体以及传播渠道等方面重点研究"后真相时代"舆情传播的新特点,发现公私领域界限的消失、感性侵占理性的领地以及虚拟和现实边界的消失是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
朱磊李文静
关键词:舆情传播
从供给侧看UGC视频的应用
2017年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信息生产逐渐从“以新闻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以直播、短视频为代表的UGC(用户生产内容)视频以个性鲜明、
李文静
关键词:视频移动互联网新闻生产信息生产用户
马克思写的《伦敦〈泰晤士报〉和帕麦斯顿勋爵》
2018年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伦敦〈泰晤士报〉和帕麦斯顿勋爵》一文的文本分析,发掘出其中马克思论述报刊与政治关系的观点。
李文静
关键词:《泰晤士报》报刊政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