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国强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大隐静脉
  • 3篇大隐静脉曲张
  • 3篇隐静脉
  • 3篇皮下
  • 3篇腔内
  • 3篇腔内激光
  • 3篇曲张
  • 3篇静脉
  • 3篇静脉曲张
  • 3篇环缝
  • 2篇腔内激光闭合...
  • 2篇激光闭合术
  • 2篇闭合术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胆囊癌根治术
  • 1篇胆囊肿瘤
  • 1篇血糖
  • 1篇胰腺
  • 1篇意外胆囊癌

机构

  • 5篇上海市浦东新...
  • 3篇上海市第七人...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上海市浦东医...

作者

  • 5篇陶国强
  • 3篇曹明华
  • 2篇章彬
  • 2篇韩琪
  • 2篇司云飞
  • 1篇严轶群
  • 1篇龚良
  • 1篇郭梅凤
  • 1篇刘卫东
  • 1篇杨秀云
  • 1篇孙宝玲
  • 1篇叶树铭
  • 1篇杨中良
  • 1篇丁友成
  • 1篇丁勇
  • 1篇吴金秀

传媒

  • 1篇上海医药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天津医药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皮下环缝术治疗重度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激光腔内闭合术(EVLA)联合经皮浅静脉环形缝扎术(PCCS)与单独应用EVLA治疗重度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临床病因病理生理解剖分类系统(CEAP)分级C5~C6级的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EVLA,观察组采用EVLA+PCCS,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计算术后6个月内2组溃疡愈合率、曲张静脉再通或复发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住院时间、溃疡愈合率及曲张静脉再通或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深层静脉血栓,观察组发生皮肤灼伤和皮下瘀斑硬结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LA联合PCCS治疗重度大隐静脉曲张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在保持手术治愈率及低复发率的前提下可降低皮肤灼伤和皮下生成瘀斑硬结,安全有效,总体效果优于单独应用EVLA治疗。
陶国强曹明华章彬司云飞娄丙祥韩琪汪加宽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闭合术
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皮下环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被引量:3
2018年
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疾病,约1/3的患者最终接受手术治疗。对于单纯性静脉曲张,传统治疗方法是高位结扎和抽剥术,若合并交通静脉或深静脉病变,可行交通静脉结扎或深静脉瓣膜重建。20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治疗也出现了许多新方法,全文分别介绍透光静脉刨吸术、泡沫硬化剂注射法、腔内激光治疗、静脉皮下环缝术等的治疗效果。
陶国强曹明华宗兵
关键词:静脉曲张微创技术
模拟人工胰腺调控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模拟人工胰腺用于调控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72例应激性高血糖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8~85岁,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5分,连续2次以上随机血糖≥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0.065,3 d不能进食或仅接受肠外营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其中模拟人工胰腺高强度组和低强度组采用由实时血糖监测系统(GRT系统)、闭环控制算法和微量注射泵组成的模拟人工胰腺,注射诺和灵R调控高血糖(高强度组取2/3用量,低强度组取1/3用量);优泌林组以优泌林70/30皮下注射调控高血糖。3组均采用GRT系统每10 min监测1次患者组织葡萄糖(相当于血糖)水平,测定患者入组24 h内空腹血浆应激激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测定有效性指标(平均血糖、血糖变异系数、血糖达标率、血糖达标时间)、安全性指标(低血糖发生率)及6个月病死率。另选择同期健康管理科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结果共纳入合格病例60例,每组2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组24 h内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及IRI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优泌林组、低强度组及高强度组平均血糖依次下降(mmol/L:10.2±3.2、8.4±2.6、8.1±2.2),血糖达标率依次增高〔40.2%(3 295/8 196)、71.1%(5 393/7 585)、80.4% (6 286/7 818)〕,血糖达标时间依次缩短(h:49.1±5.8、24.6±4.6、17.5±4.2),低血糖发生率依次增高〔1.3%(108/8 196)、2.8%(211/7 585)、4.0%(313/7 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血糖�
杨中良陶国强郭梅凤孙宝玲龚良丁勇叶树铭刘卫东杨秀云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人工胰腺危重病有效性
腔内激光联合皮下环缝术治疗重度大隐静脉曲张效果观察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究腔内激光联合皮下环缝术治疗重度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上海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普外科住院的重度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腔内激光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皮下环缝术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疼痛水平、住院时间及手术满意度,术后1周皮下血肿大小,术后16周生活质量,术后不同时间段舒适评级及美容效果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显著增加(P<0.05),术后VAS评分及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0.05),术后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术后1周血肿显著缩小(P<0.05),术后16周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两组舒适度评分术后16周高于术后1、4周(P<0.05),术后4周高于术后1周(P<0.05);两组美容效果评分术后16周高于术后4周(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16周美容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内激光联合皮下环缝术治疗重度大隐静脉曲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陶国强章彬曹明华司云飞林青彬汪加宽韩琪吴金秀严轶群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
87例意外胆囊癌多中心诊疗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多中心意外胆囊癌(IGBC)病例治疗现状,探讨IGBC的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6家医院收治的87例IGBC患者临床资料,男27例(31.03%),女60例(68.97%);年龄34~89岁,平均68岁。术前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67例,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9例;胆囊息肉4例;胆囊腺肌症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8例;慢性胆囊炎2例。术前87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26例行CT检查,其中6例发现胆囊壁局部或不规则增厚;术前行肿瘤标志物检测52例,CA199升高7例(67~238 kU/L)。结果同期6家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6411例,IGBC占比0.53%;同期胆囊癌根治术219例,IGBC占比39.73%。87例IGBC中,急诊LC 25例(28.74%),择期LC 62例(71.26%);术中冰冻病理发现IGBC 70例,术后常规病理发现IGBC 17例;行胆囊癌根治术65例,未行根治术22例。术后病理检查,Tis期15例,T1期20例,T2期28例,T3期22例,T4期2例。4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96个月,中位时间26个月。T分期越早,生存期越长(P=0.01039),根治性手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期(P=0.00423)。结论意外胆囊癌应从胆囊良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角度入手防治,才能减少其发生;根治手术能提高意外胆囊癌患者术后的生存期。
杨晓平韩江丁友成王永兵陶国强赵滨
关键词:胆囊肿瘤意外胆囊癌胆囊癌根治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