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秦皇岛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CHD患者血浆ET-1、IL-8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血浆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8(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CHD(观察1组)及单纯COPD急性加重期(观察2组)患者各60例,采用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ET-1及IL-8水平,对二者间的相关进行分析,并对3组动脉血气及凝血纤溶指标进行比较;设立同期来院健康者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观察1、2组患者血浆ET-1、IL-8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患者血浆ET-1、IL-8含量明显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1、2组患者Pa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aCO_2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2组间PaO_2、PaCO_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1、2组患者PT、AP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T明显延长(P<0.05);观察1组PT明较观察2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1、2组患者Fbg、t-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Fbg、t-PA及D-D含量明显高于观察1组(P<0.05)。结论:COPD合并CHD患者体内呈高凝状态,且ET-1、IL-8含量增高,二者起协同作用,共同参与发病。
- 徐东波喻昌利邬波张忠华
-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血浆内皮素-1白细胞介素-8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稳定组)、急性加重期(加重组)及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高压组)患者各50例;高压组患者依据肺动脉压力不同分为轻、中、重度3个亚组,分别对各组患者血浆BNP、动脉血压分压(PAO_2)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压组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加重组及稳定组(P<0.05),PAO_2低于加重组及稳定组(P<0.05);加重组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稳定组(P<0.05),PAO_2低于稳定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PAO_2低于轻、中度组(P<0.05);中度组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轻、中度组间PAO_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压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肺动脉压水平呈正相关(r=0.928,P<0.05);BNP与PAO_2呈负相关(r=-0.357,P<0.05);PAO_2与肺动脉压水平呈负相关(r=-0.340,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血浆BNP水平检测对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肺动脉高血压患者病情判定具有重要价值。
- 张忠华徐东波邬波
- 关键词:B型脑钠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8月—2006年8月在秦皇岛市第三医院确诊的COPD并CVD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确诊的单纯COPD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COPD病程、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及心律失常、脑卒中、高脂血症、高血压、心源性休克、高糖血症、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COPD病程、吸烟率、饮酒率及心律失常、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卒中、高脂血症、高血压、心源性休克及高糖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2.214,95%CI(1.161,4.222)〕、心源性休克〔OR=3.130,95%CI(1.014,9.664)〕、高糖血症〔OR=6.379,95%CI(2.875,14.155)〕是COPD患者CV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心源性休克及高糖血症是COPD患者CVD的危险因素。
- 徐东波邬波张忠华李站领常占平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 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TB)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到我院呼吸内科及结核科住院治疗的COPD合并TB患者60例(A组),TB患者50例(B组),COPD患者52例(C组),和同期入院检查的40例正常健康人群(D组)作为研究对象,并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且比较各组主要细胞因子白介素(IL-6)、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A、B、C组的吸烟比例均明显高于D组,且A组和C组的吸烟比例高于B组,A组和C组的FEV1%均明显低于B组和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IFN-γ、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D组,且A、B组IFN-γ、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C组,A组IFN-γ、IL-6、TNF-α水平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TB患者血清中的IFN-γ、IL-6、TNF-α等细胞因子均明显偏高,其在COPD合并TB疾病的病变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且可为提前预防COPD合并TB的发生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徐东波邬波张忠华常占平
- 关键词:合并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