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灿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出血
  • 2篇单抗
  • 2篇性疾病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性
  • 2篇双靶点
  • 2篇危急
  • 2篇危急值
  • 2篇利妥昔
  • 2篇淋巴
  • 2篇靶点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CD19
  • 2篇出血性
  • 2篇出血性疾病
  • 2篇CAR
  • 1篇代谢

机构

  • 11篇湖南省人民医...
  • 2篇深圳市北科生...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作者

  • 11篇刘灿
  • 7篇周明
  • 4篇李薇
  • 3篇陈建军
  • 3篇肖佩玲
  • 3篇谭熹
  • 3篇李林
  • 2篇毛志群
  • 2篇危安
  • 2篇向华
  • 2篇谭超超
  • 2篇雷平
  • 2篇吴超
  • 1篇李薇
  • 1篇刘灿
  • 1篇李林
  • 1篇田艳艳
  • 1篇杨扬
  • 1篇李芳
  • 1篇邓中华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实用休克杂志...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4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进而提高临床TTP患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14例TTP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神经精神症状有13例,五联症表现4例,三联症表现9例,复发2例,死亡6例。血浆置换(PE)前后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及乳酸脱氢酶(LDH)监测值有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缓解率为100%(2/2)。结论 TTP患者多以三联症起病,常伴随精神神经症状,血浆置换是其首选治疗方案。对复发TTP患者,利妥昔单抗可以提高缓解率。
陈建军肖佩玲李芳谭熹刘灿周明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临床诊疗
血糖及糖代谢基因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预后的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疾病状态、危险分层及基因突变等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糖代谢相关基因在AML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就诊的280例AML初诊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在不同疾病阶段(初诊、缓解和复发)治疗前的血糖水平数据,并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对比。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与AML预后相关的糖代谢基因,并借助时间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进一步筛选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基因。根据预后基因表达水平将AML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AML患者在初治和复发组的血糖水平高于缓解组(P<0.05)。根据2022版欧洲白血病网(ELN)指南进行预后危险分层,结果显示高危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高于低、中危组(P=0.046)。此外,NPM1突变组的血糖水平高于非突变组(P=0.035),而年龄、法美英(FAB)分型、染色体核型、FLT3基因突变、CEBPA基因突变与血糖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ox回归分析和时间ROC曲线筛选出6个与AML预后相关且预测效能较好的糖代谢相关基因(P<0.05),分别为PLA2G4A、PTPN1、SORT1、CTH、AKAP9和MLYCD,其中前3个基因高表达使AML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下降(P<0.05),而后3个基因高表达则显著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P<0.05)。结论血糖水平与AML患者疾病状态、危险分层及NPM1基因突变相关;基于糖代谢相关基因预后风险分析可用于预测AML患者总生存率。
周城刘灿赵俩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血糖预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hwachman Diamond综合征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被引量:1
2023年
患者,女,27岁,主因"反复血细胞减少15年,发热、牙龈肿痛1周"于2020年6月以"全血细胞减少待查"收住院。血常规示WBC 1.44×10^(9)/L、RBC 2.22×10^(12)/L、HGB 75 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99.7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56 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35.6 pg、PLT 13×10^(9)/L。入院查体: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左侧牙龈可见肿胀、出血。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血糖(空腹)6.57 mmol/L,乳酸脱氢酶346.45 U/L,血钾3.34 mmol/L,钠136 mmol/L,氯98 mmol/L,尿酸478μmol/L;余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指标正常;纤维蛋白原4.14 g/L;血清铁蛋白(SF)1691.47μg/L,C反应蛋白89.9 mg/L,降钙素原、免疫球蛋白、肿瘤标志物、叶酸、维生素B12、淋巴细胞亚群、尿便常规均正常;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狼疮全套、血及尿免疫固定电泳、EB病毒、巨细胞病毒、呼吸道腺病毒、甲乙流感病毒均阴性。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中性粒细胞占6.5%,粒、红系可见病态造血。
周明蒋远文陈建军吴超邹彬镔陈钊李林雷平刘广花田艳艳朱满丽刘灿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全血细胞减少牙龈肿痛病态造血抗核抗体
CD19和CD22双靶点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设计并制备一种分别靶向B细胞表面抗原CD19和CD22的CAR-T细胞,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体内外杀伤效果。方法:将含有人源化CD19 Sc Fv的二代CAR分子和带有CD3ε链作为共刺激结构域的CD22 Sc Fv CAR分子以P2A自剪切肽连接,序列连接于慢病毒载体p LTR-CMV-MCS中,以HEK-293T细胞包装相应的慢病毒载体,感染健康志愿者提供的T细胞制备CAR-19-22-T细胞,同时以相同二代结构分别构建单靶向CAR-T细胞作为参照。构建表达荧光素酶、CD19和/或CD22的前列腺癌3M细胞(靶细胞)。将各种CAR-T细胞与靶细胞共同培养,采用荧光素酶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检测其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通过尾静脉注射Raji-Luc细胞构建NOD-SCID免疫缺陷小鼠白血病模型,分别注射各组CAR-T细胞进行治疗并评估其疗效。结果:培养7 d的CAR-19-22-T细胞的CAR-19表达率为13.7%,CAR-22表达率为14.3%。CAR-19-22-T细胞在10∶1效靶比时,对3M-CD19-Luc、3M-CD22-Luc和3M-CD19-CD22-Luc细胞的杀伤率均显著高于T细胞[(78.1±14.4)%vs(11.1±4.3)%(、46.7±10.7)%vs(12.4±2.7)%(、90.5±4.3)%vs(14.3±3.7)%,均P<0.01];与3M-CD19-Luc、3M-CD22-Luc、3M-CD19-CD22-Luc靶细胞共培养后,CAR-19-22-T细胞IFN-γ、TNF-α和IL-2水平均显著低于CAR-19-T和CAR-22-T细胞(P<0.05或P<0.01)。CAR-19-22-T细胞对移植Raji-Luc细胞模型小鼠治疗效果明显,其生存期显著长于T细胞组(P<0.01),与CAR-19-T组和CAR-22-T组荷瘤小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成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双靶点CAR-19-22-T细胞,其能够有效杀伤表达CD19和/或CD22抗原的肿瘤细胞,对Raji-Luc细胞的白血病模型小鼠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李薇曾伟杰彭浩刘灿刘广花肖非笛曾桂芳梁晓蔡车国胡隽源周明
关键词:CD19CD22淋巴细胞白血病
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导尿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导尿管,包括主体导管、球囊、充装接头、导尿接头与注药接头;沿主体导管长度方向的管壁内设置有注药腔,外部注射器械连接注药接头向注药腔内推注带有麻醉和/或润滑作用的药剂,药剂沿主体导管长度...
孙艺芩刘灿李夕霞魏珊
重度贫血病因探寻及诊治1例被引量:1
2017年
Abernethy畸形是由于门静脉系统发育异常而致的一种十分罕见的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畸形,于1793年由ABERNETHY首次报道。现报告湖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例以重度贫血并下消化道出血就诊的Abernethy畸形患者。
陈建军吴超李薇肖佩玲罗科玲谭熹刘灿李林周明
关键词:ABERNETHY畸形贫血消化道出血
基于临床实践出血性疾病动态危急值专家共识(2024版)
2024年
出血性疾病的病情往往处于急剧动态变化过程,监测及管理疾病的动态变化对改善临床预后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缺乏有参考价值的动态预警标准。本共识通过相关文献和临床专家实践经验,从实验室检测、放射影像及超声检查多个角度全面评估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动态变化状态,制订出基于临床实践的血性疾病动态危急值专家共识,为出血性疾病患者早期预警提供参考。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中国出血中心联盟向华谭超超邓中华毛志群危安刘灿邓红玉王庆
关键词: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危急值专家共识只(2023版)被引量:2
2023年
出血性疾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以止血或凝血机制异常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快速准确的诊断和及时适当的治疗措施对改善出血性疾病患者临床预后至关重要。本共识拟从实验室检测、放射影像及超声检查角度全面评估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危急状态,并通过整理文献、广泛征求和整合专家意见,制订出血性疾病临床危急值专家共识,为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中国出血中心联盟向华谭超超毛志群危安刘灿
关键词:实验室放射学超声检查
感染所致104例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感染因素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明确由感染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的10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血小板减少程度、感染部位、感染病原生物、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骨髓细胞学、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血沉及出血情况。结果:(104例患者中Ⅰ度血小板减少26例,占25.0%,Ⅱ度血小板减少42例,占40.4%,Ⅲ度血小板减少16例,占15.4%,Ⅳ度血小板减少20例,占19.2%;降钙素原检测68例,其中63例升高,均数为1.08+0.52ng/mL,与血小板数目负相关(r=-0.643,P<0.01)。C反应蛋白检测89例,76例升高,平均34.7+21.6 mg/L,与血小板数目负相关(r=-0.660,P<0.01)。乳酸脱氢酶检测44例,29例升高,均数为628.21+223.42U/L,与血小板数目负相关(r=-0.818,P<0.01)。血沉检测96例,86例升高,平均46.8+30.2mm/h,与血小板数目负相关(r=-0.700,P<0.01)。57.6%(60例)伴有贫血,22.4%(23例)伴有白细胞减少,11.7%(12例)同时伴贫血和WBC减少,25.0%(26例)伴有白细胞升高。本组患者有48例行骨髓检查,增生活跃以上39例、增生低下9例;6例巨核细胞总数大于150个,7例小于7个,35例巨核细胞总数在7~150个之间;21例有临床出血。结论:感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数目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和血沉负相关。
段华新彭浪杨扬杨扬庄鑫周明肖佩玲周明周明李薇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
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继发结节性红斑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回顾分析1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MZBL)患者接受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endamustine and rituximab,BR)治疗后继发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EN)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EN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可能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该患者61岁,女,经骨髓活检、淋巴结活检等诊断为MZBL,予BR方案治疗后出现皮肤改变,且伴有发热、咽痛、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明显增高,经皮肤活检确诊为EN,未发现感染证据,原发病部分缓解,EN与化学治疗药物相关,经甲泼尼龙等抗炎治疗后迅速控制,后未再出现此类不良反应。淋巴瘤患者治疗后出现皮肤红斑表现,需结合临床表现、皮肤活检,尽早识别病因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李玲丽李佳惠周城邹彬镔刘广花黄康乐雷平周明刘灿
关键词:结节性红斑淋巴瘤B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