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慧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园林
  • 2篇公园
  • 2篇风景园林
  • 1篇研究生课程
  • 1篇研究生课程体...
  • 1篇社区公园
  • 1篇苏区
  • 1篇小城
  • 1篇小城镇
  • 1篇结构性改革
  • 1篇课程
  • 1篇课程体系
  • 1篇标度律
  • 1篇产业转型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公园
  • 1篇传统小城镇

机构

  • 5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篇余慧
  • 3篇洪亘伟
  • 3篇刘志强

传媒

  • 2篇中国园林
  • 1篇园林
  • 1篇北京电子科技...
  • 1篇企业科技与发...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四态”融合的传统小城镇更新规划策略——以蔓耗镇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全面实施"美丽家园"背景下,需要有效的规划来实现传统小城镇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传统小城镇更新规划中的业态、文态、生态和形态,以蔓耗镇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剖析传统小城镇在"四态"融合理念指引下的规划策略和更新规划设计,为小城镇更新规划顺应时代建设的要求与趋势进行有益的探索。
余慧肖瑜邓鸿成
关键词:小城镇产业转型
中国城市公园的标度律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科学研判城市公园面积与人口规模的关系,有利于客观认识和指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采用1996—2019年中国2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公园面积与人口规模数据,探究二者之间的标度关系及其标度因子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而采用基于标度律的公园规模修正模型度量各城市公园面积达到预期值的程度,并对规模修正指标和人均公园面积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我国公园面积与人口规模整体呈亚线性规模缩放关系,公园具有显著规模效应,符合城市标度律特征;时间上呈现亚线性-超线性-亚线性的阶段性波动演变特征,空间上分异明显:华南接近线性标度关系,华中、东北、华北、西南呈典型亚线性关系,华东、西北呈亚线性,但标度因子偏离度较大。2)大城市在人均公园面积排序中相对靠后,在考虑规模效应后,排名普遍提高,说明规模修正指标能在消除人口规模影响的基础上,有效衡量不同规模城市公园面积的水平。标度律视角下的城市公园规模测度能够为城市人口管理和公园面积发展的决策提供科学指导,为不同规模城市公园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比较标准,促进公园与人口的协调发展。
刘志强宋佳余慧洪亘伟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公园
基于人工智能模拟的社区公园布局基础要素对空间公平的影响研究
2025年
社区公园是与居民联系最为紧密的社区级公共绿色空间,实现其布局空间公平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需求。基于人工智能方法,从整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分配差异选取评价指标,构筑数量、区位和面积的组合模式,量化分析三基础要素及其组合对社区公园布局空间公平的影响,经由姑苏区案例验证模拟结果。结果表明,社区公园布局由“少而大”转为“多而小”,3种要素在不同的空间公平层级产生影响:1)数量要素关联社区公园覆盖率以影响整体差异,整体差异共降低57.60%;2)区位要素改变居民与社区公园空间关系以影响区域间差异,区域间差异共降低59.41%;3)面积要素调整供需关系以影响分配差异,分配差异共降低44.32%;4)姑苏区社区公园布局的基础要素对空间公平的影响遵循上述模拟规律,但整体差异与分配差异变化更显著,而区域间差异变化则相对较小。揭示了社区公园布局基础要素对空间公平的影响规律,为落实社区公园布局空间公平理念提供支撑,为其规划优化提供精准化指引。
刘志强诸逸凡洪亘伟余慧
关键词:风景园林
论研究生课程体系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路径被引量:2
2018年
从供给侧视角分析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课程体系的新发展。在分析课程体系供给侧人、物、技术、政策等问题和内涵的基础上,从强化课程供给责任、优化课程供给方案、创新课程供给机制、革新课程供给方法、提升课程供给师资、促进课程供给规范六个方面,系统协调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中供给侧的矛盾,从而实现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进步。
余慧
关键词:课程体系结构性改革
基于最优供需分配法的社区公园空间可达性分析——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
2024年
“城市更新”背景下,社区公园空间可达性研究有助于优化社区公园供需匹配状况,推进高品质社区生活圈建设。针对传统空间可达性测度方法对供需关系识别不够精准的问题,引入最优供需分配法(OSD),以苏州市姑苏区为实证区域,探究社区公园与居民的最优服务配置,根据配置结果确定各居住区居民获取服务所需时间、社区公园服务覆盖率。(1)OSD通过对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最优分配,能客观呈现社区公园供需匹配的实际情况,对于服务盲区的识别更为精准,所得可达性指标的物理意义明确。(2)最优供需分配结果显示,姑苏区社区公园空间可达性水平整体较低,可达性空间分布较为均衡,高值集中在中南部,低值则在中部片状聚集。(3)空间可达性低值区域,可针对性通过增设社区公园、微绿地、垂直绿化等方式增加服务供给,并完善路网结构,优化可达性水平。研究结果可为社区公园布局规划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提供借鉴。
刘志强非凡洪亘伟余慧
关键词:社区公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