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六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例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4例.年龄9~ 60岁,平均34岁.临床表现均为全程肉眼血尿.4例行泌尿系超声检查,其中3例示膀胱内实性占位,1例考虑膀胱炎性改变.6例行CT检查,3例考虑膀胱癌,1例考虑膀胱肉瘤,1例考虑腺瘤恶变,1例示富血供占位,均未见淋巴结转移.2例行MRI检查考虑膀胱占位性病变.5例行膀胱镜检查均提示膀胱内实性占位.术前诊断:5例为膀胱肿瘤,1例为脐尿管癌.6例患者中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行脐尿管癌根治术,1例取活检后化疗1个周期.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大体标本见肿瘤切面灰白色,或成鱼肉样改变,无坏死;镜下观察见大量梭形细胞,伴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肿瘤内可见较多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示6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角蛋白(CK)阳性,5例平滑肌抗体(SMA)阳性,4例上皮膜抗原(EMA)阳性,6例Ki-67呈不同程度表达(5%~30%),S-100与Desmin均为阴性,病理诊断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5例随访6~42个月,平均2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1例失访.结论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罕见,确诊依靠病理检查.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较少发生复发、转移,但应严密随访.
- 田向永宋金桐邢会武贾占奎肖宁李凡李松超王军姚文诚孟庆军杨锦建
- 关键词: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上段较大崁顿性结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UL)治疗崁顿性上段输尿管结石(>2.5cm)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崁顿性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采用RPUL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RPUL组,采用PCNL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PCNL组。比较2组一次性清石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2组手术一次性清石率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UL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PCN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RPUL或PCNL治疗崁顿性上段输尿管结石(>2.5 cm)一次性清石率高,其中RPUL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李凡贾占奎田向永宋金桐李松超王军杨锦建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PCNL
- 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总结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12例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发病年龄25 ~ 74岁,平均(61.2±12.6)岁.对其进行随访及资料总结.结果 本组12例,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其中2例复发后行介入栓塞及化疗,1例复发后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1例复发后反复电切最终全身转移;3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经病理证实其中2例已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接受化疗;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膀胱镜检查并取活检.免疫组化检查示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粒素A(CgA)和CD56的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75.0% (9/12)、75.0% (9/12)、66.7% (8/12)和41.7% (5/12).1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4~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1例根治术后8个月无复发、转移,1例保守治疗者随防6个月仍存活,其余8例死亡;死亡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3.1±8.8)个月.结论 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膀胱恶性肿瘤,预后极差,病理为诊断金标准,治疗首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化疗有益于延长生存期.
- 田向永贾占奎闫会昌王军李松超李凡宋金桐王莉杨锦建
- 关键词: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