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敏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CSK9抑制剂对心肌梗死小鼠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对小鼠心肌梗死(心梗)后心肌局部血管新生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2021年7月于广东药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安慰剂心肌梗死组(PB Ischemia组)、PCSK9抑制剂心肌梗死组(Pep2-8 Ischemia组),给予结扎冠状动脉血管构建急性心梗模型,假手术组只穿针不结扎。手术组术前7 d每天注射PCSK9抑制剂(Pep2-8)或生理盐水。术后7 d对各组小鼠进行心脏彩超、HE、免疫组化染色,评估PCSK9抑制剂对心梗后小鼠心肌血管新生、炎性反应以及心脏功能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肌CD31、PCSK9以及TGF-β蛋白含量。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PCSK9表达量,安慰剂心肌梗死组小鼠心肌局部PCSK9表达明显增加(P<0.05)。PCSK9抑制剂(Pep2-8)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PCSK9的表达(P<0.05)。各组小鼠心脏彩超检查结果表明,PCSK9抑制剂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小鼠心脏功能,表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21.91±6.8)%比(37.95±2.01)%,P<0.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增加[(12.32±4.98)%比(18.23±3.93)%,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明显减低[(4.45±0.98)mm比(3.12±0.25)mm,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明显减低[(4.56±0.54)ms比(3.42±0.13)mm,P<0.05]。HE、免疫组化染色表明,PCSK9抑制剂减少梗死后心肌炎性细胞的浸润(P<0.05),促进心肌局部CD31^(+)血管新生标记物表达的增加(P<0.05)。Western Blot进一步表明,PCSK9抑制剂促进梗死后心肌CD31蛋白的表达(P<0.05)和上调TGF-β信号通路的表达(P<0.05)。结论 PCSK9抑制剂改善心梗后小鼠心脏功能及炎症反应并通过TGF-β信号通路促进梗死后小鼠心肌血管新生。
- 王斐斐蓝县武张爱东江灿朱慧敏郭军
- 关键词:血管新生
-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1
- 2017年
- 临床上,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约有90%的患者可见冠状动脉(冠脉)明显阻塞,但仍有10%的患者未见阻塞,即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1,2]。斑块破裂、冠状动脉痉挛、冠脉微血管栓塞、冠脉夹层等均可导致MINOCA的发生[3]。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经常容易被误诊的一类疾病,其冠脉造影往往未见冠脉闭塞现象,但其起病急,病情重,预后欠佳,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将就其在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对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进行综合论述。
- 朱慧敏郭军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痉挛非阻塞性冠脉闭塞临床医生微血管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