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位栋

作品数:19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水体
  • 4篇湖泊
  • 3篇氮磷
  • 3篇植物
  • 3篇湖荡
  • 2篇氮磷释放
  • 2篇滇池
  • 2篇植物生境
  • 2篇生境
  • 2篇生态安全性
  • 2篇水界面
  • 2篇水生
  • 2篇水质
  • 2篇群落
  • 2篇物理化学
  • 2篇物理化学性质
  • 2篇磷释放
  • 2篇控氮
  • 2篇湖泊沉积
  • 2篇湖泊沉积物

机构

  • 19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河北建筑工程...
  • 2篇南昌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南昌航空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市政工...
  • 1篇北京清控人居...

作者

  • 19篇金位栋
  • 17篇杨苏文
  • 12篇闫玉红
  • 6篇焦立新
  • 3篇郝桂珍
  • 2篇王贝贝
  • 2篇何佳
  • 2篇高秋生
  • 2篇徐利
  • 1篇张玥
  • 1篇孔维静
  • 1篇赵宗升
  • 1篇谢宇
  • 1篇昝逢宇
  • 1篇王圣瑞
  • 1篇丁志山
  • 1篇闫振广
  • 1篇孙丰超
  • 1篇王书平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区域治理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控氮及水生植物生境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湖泊(湖荡)、河流高营养盐释放底泥制备的控氮及水生植物生境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通过采集湖泊(湖荡)底泥为原料,经冷冻干燥,研磨过筛,与粘土混合后经过高温焙烧处理一定时间,冷却,即得所述修复材料。...
金位栋杨苏文王贝贝焦立新
山核桃叶总黄酮抑制TBBPA诱导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是新型高关注度污染物之一,对鱼类具有强毒性。山核桃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细胞凋亡等作用。通过硅胶柱洗脱、薄层色谱(TLC)检测对山核桃叶进行提取和纯化,得到黄酮类化合物产物B;设置4个实验组(空白对照,0.5 mg/L TBBPA,1.0 mg/L产物B,0.5 mg/L TBBPA和1.0 mg/L产物B),记录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指标;同时,检测不同处理组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山核桃叶提取的总黄酮产物B中包含50%的查尔酮、27%的黄酮或者黄酮醇、18%的二氢黄酮或者二氢黄酮醇、5%的异黄酮等22种黄酮类化合物;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产物B对TBBPA诱导斑马鱼胚胎的卵凝结率、畸形率及32 h血流障碍等指标具有显著降低作用;可显著抑制TBBPA诱导的ROS水平升高;对TBBPA诱导的凋亡基因p53上调和Bcl-2下调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山核桃叶总黄酮通过降低ROS水平,抑制凋亡基因的异常表达,发挥抗氧化和抑制凋亡作用。实验结果有助于了解山核桃叶有效成分总黄酮对TBBPA诱导的斑马鱼胚胎毒性的保护作用,为水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危害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金位栋杨苏文孙丰超丁志山闫玉红杜家慧
关键词: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分析
一种湖泊沉积物覆盖材料控制效果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湖泊沉积物覆盖材料控制效果的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评估方法首创性地考虑到不同湖泊或同一湖泊不同湖区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中氮磷形态及释放特征的不同,故而在沉积物原位采样技术、沉积物‑水界面氮磷释放覆盖控制...
焦立新杨苏文何佳金位栋高秋生
文献传递
控氮磷及水生植物生境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湖泊(湖荡)、河流高营养盐释放底泥制备的控氮磷及水生植物生境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通过采集湖泊(湖荡)底泥为原料,经冷冻干燥,研磨过筛,与膨润土混合后经过高温焙烧处理一定时间,冷却,即得所述修复材...
金位栋杨苏文王贝贝焦立新
滇池、洱海、泸沽湖藻源内负荷对比研究
藻类的种类组成、藻密度和生物量直接反映湖泊的水质和营养状况;藻源内负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藻源内负荷的削减和控制对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滇池、洱海、泸沽湖为研究对象,分别鉴定藻类7门85属,8...
金位栋杨苏文闫玉红
关键词: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指标
文献传递
1株太湖流域土著溶藻菌的溶藻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从太湖流域宛山荡蓝藻爆发地底泥样品中分离岀1株溶解铜绿微囊藻的细菌,编号为WS8。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与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GenBank登录号为KC441776)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9%。通过液体感染法(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考察了该菌溶藻特性及溶藻机制。结果表明,溶藻菌WS8具有显著的溶藻效果。稳定期菌液溶藻效果最强,4 d溶藻率高达91.7%;菌液溶藻效果随投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强,但投加量5%与10%处理组溶藻效果无显著差异,4 d溶藻率分别为91.3%及93.3%;菌液对高浓度水华藻的抑制作用较迟滞,对低浓度水华藻的抑制作用迅速,但4 d溶藻率并无显著差异;菌液对温度及pH适应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在30℃,pH 8时溶藻率最高。溶藻菌WS8的溶藻机制可归纳为:菌株分泌具有溶藻活性的胞外活性物质,该活性物质会引起藻细胞丙二醛含量升高,对藻细胞产生氧化损伤,破坏藻细胞保护酶,从而降低藻细胞生物量。
张冬慧杨苏文赵宗升金位栋闫玉红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溶藻特性
滇池、洱海、泸沽湖藻源内负荷对比研究
藻类的种类组成、藻密度和生物量直接反映湖泊的水质和营养状况;藻源内负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藻源内负荷的削减和控制对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滇池、洱海、泸沽湖为研究对象,分别鉴定藻类7门85属,8...
金位栋杨苏文闫玉红
关键词:环境学滇池洱海
文献传递
湖泊理论藻源内负荷估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在模拟不同温度和营养条件下,采用水质指标COD_(Cr)、COD_(Mn)、TP、TN表征湖泊典型藻类藻源内负荷、胞外负荷、胞内负荷,形成理论藻源内负荷理论估算的方法体系.5种藻源TP负荷A_(TP)均值随贫、中和富营养水平升高而升高,藻源TN负荷A_(TN)为负值,藻源COD_(Cr)负荷A_(CODCr)随营养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藻源胞外TP负荷E_(TP)、TN负荷E_(TN)、COD_(Cr)负荷E_(CODCr)、COD_(Mn)负荷E_(CODMn)均随营养水平升高而降低,藻源胞内TP负荷B_(TP)、TN负荷B_(TN)、COD_(Cr)负荷B_(CODCr)和COD_(Mn)负荷B_(CODMn)总体随随营养水平升高而升高.根据藻源内负荷与藻密度显著相关关系,确定了藻源内负荷计算模型.藻源TP和COD在稳定期对水质的贡献均较大,为0.2-3.7倍,藻源TN内负荷对水质的贡献为负,减少的比例在26%-58%之间.本研究表明,藻类在增殖过程中产生了超出系统物质总量的"额外"负荷,这些藻源内负荷是引起水质指标,特别是COD异常升高的重要原因.该估算方法为富营养化湖泊水华的定量削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杨苏文金位栋闫玉红王圣瑞
关键词:湖泊
多种材料对水中氨氮的吸附特性被引量:21
2019年
针对黑臭水体中氨氮难以去除的问题,选取沸石、麦饭石、硅藻土、膨润土和活性炭这5种材料,通过实验考察所选材料对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更加适用于5种材料的数据拟合,得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 067 3、0. 998 2、0. 758 0、1. 748 6和1. 016 0 mg·g^-1,且接近实验值,因此化学吸附是主要的吸附方式;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出硅藻土更适合Langmuir等温方程,属于单层吸附,其他4种材料则更加适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为多层分子吸附,且5种材料的吸附都为有利吸附;通过投加量实验得知,沸石、硅藻土、膨润土和活性炭对氨氮去除率随投加量增加而升高,最大去除率分别为100%、10. 46%、49. 25%和16. 87%,而麦饭石先升高后降低,投加量为0. 4g时,取得最大值为48. 85%;在p H为4~10,沸石和麦饭石吸附量先增加后减少,而硅藻土、膨润土和活性炭的吸附量缓慢升高;5种材料氨氮解吸量随初始浓度升高而升高.
焦巨龙杨苏文谢宇金位栋闫玉红徐彬
关键词:氨氮黑臭水体
北京市翠湖国家湿地公园血红裸藻(Euglena sanguinea)水华衰亡过程被引量:5
2018年
本文研究了北京翠湖湿地公园夏、秋季水华优势藻血红裸藻(Euglena sanguinea)从水华发生到衰亡过程的细胞密度、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2016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血红裸藻密度稳定增加,9月20日藻密度达到峰值5.13×106cells/L;9月下旬至11月底藻密度显著下降;血红裸藻在衰亡过程中呈现细胞形态由大变小、由细长变为圆形,细胞颜色由深变浅,运动速率由快变慢的趋势,衰亡后形成具透明胶被孢子的休眠体;血红裸藻群落生长的主控因子为水温和p H,其适宜的环境阈值范围为水温23~27℃,p H 7.3~8.0;其受光照强度影响存在分层现象,弱光强区域藻密度相对较低;血红裸藻的衰亡过程与铵态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低浓度时加速衰亡;与总氮浓度呈负相关,衰亡后总氮浓度显著升高;受总磷浓度影响相对较小,与溶解氧浓度无显著相关关系.
毛启迪杨苏文金位栋焦立新刘雷闫玉红杨敬亭
关键词:生态学特征环境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