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海洋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心理测量
  • 2篇伦理
  • 2篇访谈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行为疗法
  • 1篇治疗师
  • 1篇认知行为疗法
  • 1篇咨询师
  • 1篇咨询心理学
  • 1篇疗法
  • 1篇临床心理学
  • 1篇工作状况
  • 1篇高校
  • 1篇CBT
  • 1篇测量师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3篇钱铭怡
  • 3篇魏海洋
  • 2篇张琪
  • 1篇陈斯琪
  • 1篇张运红
  • 1篇杨晶晶
  • 1篇王浩宇

传媒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校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对心理测量伦理的认知和态度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高校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的研究生对心理测量伦理的认知和态度,探究学习过伦理课程是否对于研究生掌握测量伦理有积极影响。方法:选取高校心理咨询以及临床方向研究生76人[正在学习伦理4人,学过伦理27人,未学过伦理45人],使用心理测量伦理认知和情景态度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分为心理测验认知调查问卷(PCQ)、心理测验情境判断问卷(SJQ)、心理测验态度调查问卷(PAQ)3个分问卷,PCQ和SJQ调查伦理认知掌握情况,PAQ调查伦理态度和行为倾向。结果:学过及正在学习伦理组对PCQ和SJQ条目的回答正确率为76.5%、75.1%,未学过伦理组对PCQ和SJQ条目的回答正确率为73.9%、74.2%。学过及正在学习伦理组在PCQ中有3个条目上的正确率高于未学过伦理组(90.3%vs.88.9%,67.7%vs.66.7%,74.2%vs.44.4%,均P<0.05),两组SJQ条目的回答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过及正在学习伦理组与未学过伦理组在PAQ的3个条目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校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研究生对于心理测量伦理的认知和态度掌握情况较好;学习相关伦理课程对心理测量伦理知识的掌握有一定助益和必要。
张琪王浩宇章秀明叶怡君魏海洋张运红钱铭怡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测量伦理
认知行为咨询师和治疗师工作状况的初步访谈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考察认知行为治疗(CBT)在临床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情况及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选择CBT的原因。方法:对14名CBT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考察其CBT培训背景、在临床中使用的CBT理论和技术、对咨询关系的态度、对不同流派与CBT异同的看法及选择CBT的原因。结果:选择CBT的原因主要包括重要他人影响、CBT本身特点和个人因素3个方面。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行为技术包括暴露,角色扮演和放松训练;最常用的认知技术包括苏格拉底式问话,认知重建和挑战不合理认知。结论:偏好结构化疗法的从业者可以选择认知行为疗法。然而在实践中,不同流派的整合是心理治疗的一大趋势。
陈斯琪庄淑婕章秀明钱铭怡杨晶晶米田悦万巨玲魏海洋王家醇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访谈
11名医院心理测量师伦理实践现状的访谈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心理测量在医院的应用现状和可能存在的伦理问题。方法:来自6所专科医院,5所综合医院的11名心理测量师接受了半结构化访谈,受访者平均从业年限为(10.8±8.8)年,平均日测量人数为2~30人。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测验工作者的资质、测验的使用、知情同意、计分与解释、保存等方面,对访谈誊录稿进行编码分析。结果:医院专职心理测量师以1~4人为主。受访者中有2名不具备心理测量资质;有3名指出医生在选择测验项目上有错选、多选等现象;有6名反映测验的常模陈旧;有8名认为测验收费过低,影响测验解释的主动性。结论:医院心理测量的规范使用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测量过程中决策、执行主体的伦理意识,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胜任力。
章秀明魏海洋张琪庄淑婕钱铭怡
关键词:心理测量伦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