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松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桩基
  • 4篇桩基础
  • 3篇桩身
  • 3篇桩身内力
  • 3篇内力
  • 3篇沉降
  • 2篇沉降控制
  • 1篇地层沉降
  • 1篇地下室
  • 1篇电站
  • 1篇断桩
  • 1篇旋喷
  • 1篇旋喷桩
  • 1篇应力计
  • 1篇载力
  • 1篇设计原理
  • 1篇数据分析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平承载力
  • 1篇群桩

机构

  • 8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建研地基基础...
  • 1篇北京交通运输...

作者

  • 8篇张松
  • 5篇郭金雪
  • 4篇刘金波
  • 1篇刘民易
  • 1篇李冰
  • 1篇朱春明
  • 1篇盛志强
  • 1篇杨文生
  • 1篇张雪婵
  • 1篇刘金波
  • 1篇李晓勇
  • 1篇刘丰敏
  • 1篇张寒
  • 1篇汪宁

传媒

  • 3篇建筑结构
  • 2篇施工技术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光伏高桩基础静载试验及测试设备研究
光伏高桩基础是光伏电站的重要结构,起到承载支架及光伏组件自重及抵御风荷载、雪荷载、雨水荷载及地震荷载等全部动荷载的作用.目前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桩基静载荷试验并不适用于光伏场中出露地面的高桩.本文提出并设计一套专用于出露地面...
杜风雷刘金波刘丰敏汪宁毛安琪张松朱春明
关键词:光伏电站静载试验抗压性能抗拔性能水平承载力
内插钢管的旋喷桩在处理地下室抗浮问题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由于某些地区地下水位的上升,一些地下室出现了如漏水、起拱甚至整体上浮等不同程度的抗浮问题。结合某项目的地下室抗浮事故处理,分析了事故出现的原因,并根据两种抗拔桩型的对比试验,最终确定选用了内插钢管的旋喷桩作为抗拔桩。实践结果表明,该处理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该地下室的抗浮事故。
江书超刘金波郭金雪张松
关键词:地下室抗浮旋喷桩
灌注桩质量问题处理原则和方法被引量:6
2018年
针对实际工程中经常出现的灌注桩桩位偏差超出规范规定、桩身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桩身出现颈缩甚至断桩4种工程质量问题,为避免或减少类似桩基质量问题发生,结合作者的工程经验,总结了可能造成此类桩基质量问题的原因,给出了此类工程事故处理原则,介绍了处理中需考虑的因素,并推荐了处理方法。
刘金波郭金雪张松张寒赵岚涛
关键词:桩基础灌注桩断桩
钢筋应力计在桩身内力测量过程误差及修正方法被引量:3
2017年
钢筋应力计是桩身内力测量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桩身内力测量是桩基试验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各种复杂因素导致测量结果往往并不理想,列举了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并通过消除引入物理常量、估测孔径和正确精心设置应力计位置等,对试验结果的误差进行分析和适当修正,最终得出客观的较为准确的桩身内力图。
张松江书超郭金雪周仕能
关键词:钢筋应力计
常用桩身内力测试方法数据分析过程与实例被引量:6
2019年
桩身内力测试常用的方法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振弦式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等,通过工程实例分别介绍以上三种方法的适用性及数据分析过程。建议宜根据测试目的、试验桩型及施工工艺选用桩身内力测试方法。从测试精度看,光纤光栅传感器测试精度更好,测试数值更稳定,并且可以长期监测;从现场传感器埋设难度、施工保护难度与存活率来看,光纤光栅传感器更加合理、方便,但造价偏高。
杨文生李晓勇张松张松
关键词:桩身内力数据分析传感器
桩基础沉降变形控制设计原理、方法与工程实践
对于摩擦桩,桩基础的沉降变形控制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准确计算难度很大,需要抓住主要因素,化繁为简,才能实现沉降变形控制设计的目的。桩基础沉降变形控制设计应实现5个目标,即控制总沉降量、限制差异沉降、避免倾斜、保证桩...
刘金波张松郭金雪张雪婵李冰
关键词:桩基础概念设计地层沉降
基于沉降控制的桩基础试验研究分析
地基基础设计的核心为沉降控制,实际工程中往往会出现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却沉降过大的情况。鉴于此,大量的学者与工程人员在桩基沉降控制的领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设计方法—沉降控制桩基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沉降为设计控制指标...
张松
关键词:桩基础沉降控制数值模拟沉降计算
文献传递
基于沉降控制的桩基础试验研究
2016年
根据大型现场模型试验,对桩身内力、基底压力、土层位移和桩基沉降进行测定并分析。本次试验设计了4组模型,分别为载荷板试验、单桩试验、6d桩基础(d为桩的直径)试验和天然地基试验(承台大小同6d桩基础)。各组试验结果表明:6d桩基础的桩身压缩小于单桩;在一定沉降条件下,6d桩基础试验和天然地基试验(承台大小同6d桩基础)基底压力基本一致;6d桩基础在工作荷载情况下群桩效应不明显;6d桩基础的承载力特征值和沉降可根据天然地基静载试验及单桩静载试验进行预估;6d桩基础沉降稳定速率比天然地基快。
张松刘金波郭金雪雷蒙刘民易
关键词:桩基础桩身内力基底压力群桩效应沉降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