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改良椎间孔镜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科2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改良TESSY技术的方法治疗,年龄43~68岁,平均51岁,其中L_(4/5)节段11例,L_5/S_1节段8例,L_(3/4)节段5例,L_(4/5)、L_5/S_1双节段3例。术前、术后随访腰椎疼痛及功能评定分别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JOA)来评估。临床疗效按Mac Nab标准评估。对照组为采用常规TESSYS技术的患者32例。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8月。VAS评分:本组术前(7.21±2.35),术后(2.43±1.82);对照组术前(7.15±2.47),术后(3.52±2.13)。JOA评分:本组术前(12.82±2.45),术后(25.81±2.14);对照组术前(12.77±2.69),术后(20.98±4.72)。两组间术前比较>0.05,术后比较<0.05。临床疗效按Mac Nab标准:本组优良率88.89%;对照组84.37%,两组间优良率比较<0.05。结论改良TESSY技术椎间孔镜下视野更宽阔,减压更彻底,术后疼痛缓解更明显。
- 许益文郑勇陈明石振李彦武游景扬张柘范江荣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10—2013-10诊治的5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26例(髋置换组),采用内固定治疗26例(内固定组)。结果 52例均获得32~43(36.25±0.26)个月随访。髋置换组手术时间较内固定组长,且术中出血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置换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内固定组,而术后12、24个月内固定组VAS评分低于髋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置换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内固定组,而术后24个月内固定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髋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能够获得更好的髋关节功能,但是采用内固定治疗能够保证远期的疗效。
- 叶茂陈明郑勇刘艳西彭爱明柯剑萍
- 关键词: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内固定老年
- 丹参酮ⅡA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丹参酮ⅡA治疗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5μM)、丹参酮ⅡA中剂量组(10μM)、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20μM)。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OD值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二乙醇胺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丹参酮ⅡA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OD值明显增加(P<0.05、P<0.01),提示其可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中、高剂量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凋亡率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参酮ⅡA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成骨细胞的凋亡,为其临床上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叶茂郑勇刘艳西陈明胡锋
- 关键词:成骨细胞增殖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