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欢
-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中医特色服务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本研究依托2021年江西省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江西省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调查表和国家卫健委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进展情况调查表等相关数据,系统梳理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以来,江西省中医服务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分析江西省在妇幼健康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思考中医药服务在江西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应用前景、发展方向。
- 张欢江亮张浩意李臻
- 关键词:中医药服务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 3296例孕28周以下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江西省孕28周以下出生缺陷特征,了解出生缺陷发生及构成全貌,为出生缺陷防治方向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分析江西省38家出生缺陷监测医院2007-2018年孕28周以下出生缺陷相关监测数据。结果排除2009-2010年数据,江西省2007-2018年共监测孕28周以下出生缺陷儿3296例,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31.53/万。出生缺陷类型前五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神经管缺陷、唐氏综合征和先天性脑积水。孕28周以下出生缺陷儿男女构成比约为5:4,但男女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母亲常住地城乡构成比接近,发生率乡村高于城市;母亲年龄构成比25-29岁居多,出生缺陷发生率<20岁与≥35岁组最高。结论孕28周以下出生缺陷与围产期出生缺陷在类型顺位、性别特征、母亲常住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应对各孕周出生缺陷儿特征进行全面考虑,统筹制定防治策略。
- 张欢李臻胡洋陶玉玲
- 关键词:围产期
- 妊娠28周以下出生缺陷儿与围生期出生缺陷儿特征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江西省妊娠28周以下出生缺陷儿与围生期出生缺陷儿特征的差别,探讨围生期监测对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评估的影响。方法分析2007-2018年江西省38家出生缺陷监测医院的出生缺陷监测数据,比较妊娠28周以下出生缺陷儿与围生期出生缺陷儿在缺陷类型、诊断依据及确诊时间等方面的差别。结果2007-2018年江西省共监测出生缺陷儿1831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4.35/万;妊娠28周以下出生缺陷儿在总出生缺陷儿中占19.67%,呈逐年上升趋势。神经管缺陷和唐氏综合征在妊娠28周以下出生缺陷儿缺陷类型顺位中分别排第3位和第4位,未出现在围生期出生缺陷儿缺陷类型顺位前10位。妊娠28周以下出生缺陷儿中,超声诊断占80.36%,染色体诊断占9.35%;围生期出生缺陷儿中,超声诊断和临床诊断各占约41%。先天性脑积水产前诊断比例最高,为90.66%;外耳其他畸形产前诊断比例最低,为2.63%。结论妊娠28周以下出生缺陷儿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缺陷类型顺位、诊断依据及确诊时间等与围生期出生缺陷儿差别较大;围生期监测的方式将低估人群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尤其是对神经管缺陷和唐氏综合征等早期诊断率高的缺陷类型。
- 张欢李臻胡洋陶玉玲
- 关键词:围生期
- 二孩政策后江西省助产机构活产数与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了解“单独二孩”“全面两孩”政策对江西省出生人口与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方法分析2014—2020年间全省助产机构活产儿数量及性别比变化趋势,并分城乡进行比较。结果全省7年间活产数仅在2016年上升3.23%,其他年份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活产数与2014年相比,全省、市区、县分别下降37.47%、29.13%、43.97%。2014年全省出生性别比为114.38,2015年降至110.71,此后逐年上升,2020年达116.66。市区出生性别比高于县。结论二孩政策对促进该省人口增长作用有限,也未能有效降低该省出生性别比,应积极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大力鼓励生育。
- 张欢江亮李臻张浩意
- 关键词:出生人口出生性别比
- 江西省垃圾焚烧发电现状与对策被引量:2
- 2020年
- 江西省生活垃圾清运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17年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突破800万吨,年增长率达到8. 9%。随着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逐步实施,截止目前,全省共有10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产,垃圾焚烧发电装机总容量13. 8万k W。另外,全省共有15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核准在建,预计2019~2020年陆续可投入商业运行。虽然近年来江西省陆续新建了大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但也存在省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较弱,建设随意性强,垃圾焚烧发电规模偏小,邻避问题较为严重等问题。垃圾焚烧发电所产生的各种环境隐患和社会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通过区域统筹和长期规划及生态环保产业园模式破解相关问题。
- 徐智明张欢
-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 2012—2016年江西省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情况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措施的利用情况,为制定相关的服务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6年江西省上报的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的个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2例HIV感染孕产妇中,75.83%(229例)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48.68%(147例)的职业为家庭及待业,75.50%(228例)为初婚,38.74%(117例)的为产时和产后确认感染,初检孕周平均为(21.36±12.48)周、5年来呈下降趋势(F_(趋势)=43.118,P<0.05),78.81%(238例)的妊娠结局为分娩,分娩方式则以阴道产为最多、5年来阴道产比例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7.919,P<0.05),5年来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抗病毒用药比例皆呈升高的趋势(χ_(趋势)~2=12.729,P<0.05;χ_(趋势)~2=9.262,P<0.05)。结论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孕期检测比例,规范抗病毒用药,是母婴传播干预工作的重点。
- 徐海港胡洋张欢舒宽勇
- 关键词:母婴传播干预
- 江西省女性生育年龄变化趋势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了解近年来江西省女性生育年龄变化趋势,分析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探索女性适宜生育年龄。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23年6月江西省分娩登记信息,描述江西省女性生育年龄现状与变化趋势,通过方差分析和χ2检验比较各年龄组产妇和新生儿出生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产妇及新生儿特征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2016年至2023年江西省女性平均生育年龄从27.17岁上升至28.61岁,初育年龄从24.63岁上升至26.44岁,二孩生育间隔从2017年的4.23年下降至2023年2.79年。20~24岁组产妇早产发生风险最低,25~29岁组产妇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最低,巨大儿和剖宫产发生风险以<20岁组为最低。20~24岁组初产妇早产、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最低,巨大儿和剖宫产发生风险仍以<20岁组为最低。结论江西省女性生育年龄逐年推迟,20~24岁生育发生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最低,应鼓励适龄生育。
- 张欢李臻江亮胡洋
- 关键词:生育年龄生育间隔
- 江西省HIV抗体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体格生长状况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体格生长状况,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收集2011-2015年在江西省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检及分娩的HIV抗体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的基本信息,并在3、6、9、12个月月龄时随访,收集婴儿身长、体重等信息。采用t检验比较婴儿的体格生长指标。结果 2011-2015年共有111名HIV抗体阳性孕产妇所生的婴儿纳入本研究。HIV抗体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出生体重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及我国九市标准(P<0.05);男婴3月龄体重低于我国九市标准,6月龄、9月龄及12月龄体重高于WHO标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月龄体重与相关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婴3月龄、6月龄体重低于九市标准,12月龄体重高于WHO标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月龄体重与相关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婴出生身长低于我国九市标准(P<0.05),但与WHO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月龄身长与相关标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婴出生身长与相关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6月龄身长低于九市标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婴3月龄身长低于WHO标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月龄身长与相关标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西省HIV抗体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的出生体重或身长低于相关标准,但追赶生长明显,到一定月龄时身长及体重能达到甚至超过相关标准。需要加强合理喂养及安全护理指导,以保证该类婴儿健康成长。
- 胡洋宇翔张欢徐海港陶玉玲
- 关键词:婴儿体格生长
- 2018年江西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了解2018年江西省围产儿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缺陷类型分布、不同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其近年来变化趋势等,为行政部门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医院监测方案》开展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对全省2018年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年江西省医院监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54.4/万,为近十年最高;出生缺陷发生顺位前5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外耳其他畸形、总唇裂、马蹄内翻足,历年变化不大;不同特征别出生缺陷发生率,城乡差距小,男婴高于女婴,产妇年龄<20岁者最高,其次为≥35岁者;产前诊断比例较低。结论近五年我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婴、产妇高龄、低龄,为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产前诊断比例有待提高;建议卫生行政部门重视高发人群和高发病种的早诊早治工作。
- 张欢
- 关键词:围产儿发生率
- 2015年江西省孕产妇接受HIV、梅毒和HBV检测的服务情况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各地区孕产妇接受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服务的现状和地区差异,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1-12月江西省预防HIV、梅毒和HBV传播工作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江西省孕产妇HIV、梅毒和HBV检测率分别为97.70%、97.98%和99.11%,相应的孕期检测率分别为62.10%、62.05%和64.84%,且各设区市之间差距明显。结论江西省孕产妇HIV、梅毒和HBV的孕期检测率偏低,各地区检测工作发展不平衡,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 徐海港胡洋张欢
- 关键词: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梅毒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