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 作品数:17 被引量:12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更多>>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舌象图像分割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舌象图像分割方法及系统,涉及图像分割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获取舌象的高光谱图像并进行标注;对所述高光谱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图像;构建基于3D U‑net和活动轮廓模型的图像分割模型... 张冬 张俊华 王益民基于共同研究者项目探索中医药科教协同新模式 2024年 科教协同是新形势下提高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学生在科教协同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被动式学习、与教师关系不对等、与科研实践相脱节等问题,导致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获得感不强。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在前期循证课堂、科研志愿者活动的实践基础上,着重探索在“师与生”“教与学”“学与研”等多个环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获得感,提出了基于共同研究者项目的中医药科教协同新模式。共同研究者项目基于科研平台与教学实际,筛选出符合学生专业背景与学术基础的实践项目,赋予学生共同研究者的身份定位,使学生在科研过程中与教师身份对等、共同实施,深度参与科研实践,以此培养其创新思维,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天津中医药大学以中医舌诊数据自主采集与分析为选题,启动共同研究者项目实践,转变学生在科研项目中的角色定位,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主动性,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基于共同研究者项目的中医药科教协同新模式对培养具有科研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价值。 张冬 张冬 郑文科 王辉 杨丰文 郑文科 曹璐佳 刘春香 张俊华关键词:中医药 角色定位 中药临床安全性研究注册平台(CSRP)的构建 被引量:3 2016年 临床试验注册制度的推行是21世纪临床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对保障临床研究的公开、透明、伦理、数据共享和过程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的临床研究注册库主要针对临床试验研究,对安全性等真实性事件的观察性研究,还缺乏专业的注册系统。为了提高中药临床安全性研究的水平,促进透明化和过程质量控制,我们率先提出并建立了适合中药临床安全性研究的注册平台。本文做简要介绍。 张冬 张俊华 郑文科 刘智 翟静波 王辉 刘春香关键词:中药安全性 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集中监测研究医院相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 2016年 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集中监测研究实施过程管理对研究质量至关重要,而医院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目前相关研究的开展,对选择监测医院的原则、监测点的数量、数据采集的主体、数据采集形式等方面尚无规范,导致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研究结果差异巨大,研究结论受到质疑。本文在前期研究经验基础上,着重探讨医院环节对研究数据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郑文科 张俊华 翟静波 王辉 刘智 刘春香 张冬 曹红波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评价 数据采集 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展望 被引量:19 2019年 舌诊是中医四诊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及疗效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舌诊客观化研究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一批舌诊仪已用于教学及研究工作。但当前的研究大多基于数码照片,存在“看不见”和“拍不全”的问题,对“看不见”波段下的隐藏信息没有分析,同时缺乏参数量化标准和量化体系。本文系统总结了高光谱图像技术在中医舌诊客观化的研究现状,探索舌象在“看不见”光下的信息,并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任务,包括规范研究方法、优化分析模型、完善关键参数量化、探讨光谱特征差异、挖掘临床应用价值、研发新型舌诊设备等。 张冬 张俊华 孟昭鹏 张伯礼 胡镜清关键词:高光谱图像 舌诊客观化 中医舌象客观化技术的可视化分析 2025年 [目的]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VOSviewer及R软件,分析舌诊客观化研究领域的已发表文献现状。[方法]以舌诊客观化为研究主题,分别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网(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利用VOSviewer和R软件对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428篇、英文文献569篇。分析显示中英文发文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形成了数个以国内为主、国内与国际合作为辅的稳定研究团队,但研究团队跨区域交流合作较少。在国内发文的研究团队主要为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以及部分工科类大学,舌象检测及分析与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结合较为密切;在国际上发文较多的研究团队多为工科大学或综合类大学,研究热点集中在计算机及人工智能技术对舌象参数的处理与分析。[结论]采用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直观展现了舌象客观化的研究概况,为舌象客观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王可仪 薛晓娟 孟令坤 田鸽 王益民 张冬关键词:中医舌诊 客观化 可视化分析 2608例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骨关节炎病例122例及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康复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相关病例2486例,收集病例报告表信息,包括一般资料、用药信息、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并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608例病例。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骨关节炎的专科项目评分由治疗前的(9.96±2.86)分降至治疗后的(3.19±1.91)分;临床疗效评价为显效和有效的分别有1087例(41.68%)和1453例(55.71%),总有效率为97.39%。治疗过程中,共发生ADR 48例(1.84%),主要累及呼吸系统、皮肤黏膜及其附件,以咳嗽咳痰、咽干咽痛、皮肤瘙痒为主要表现。ADR发生后,89.58%患者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使用剂量未改变;对97.92%患者的原患疾病影响不明显;ADR结局以消失和缓解为主,分别占47.92%和35.42%。ADR与年龄、性别、疗程、给药途径、每天使用次数、单次用量、合并用药等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张冬 钟露苗 杜娟 彭晓珊 李璐璐 仇萍 谷丽红关键词: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骨关节炎 医院集中监测 安全性 有效性 合理用药 基于微观角度的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的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6 2022年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图像处理的舌象客观化研究在较多开展,但从微观角度对舌象形成的机制研究较少。开展舌象尤其是舌苔的形成分子机制对于推动舌象客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当前舌象形成机制在微生态、代谢组学、蛋白组学、基因表达谱等方向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提出了建议。 张冬 张冬 王可仪 杨丰文 张俊华关键词:中医舌诊 微生态 代谢组学 蛋白组学 基因表达谱 6269例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临床病例回顾性用药特点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考察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用药特点与安全性,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完善药品说明书,并为企业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取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沙市中医康复医院两家医疗单位连续3年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的病历7613份,采集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使用的真实世界数据,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用药情况、不良事件/反应信息等。结果:经过筛查、排除分析后,得到有效病例6269例,女性患者占74.94%(4698/6269),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92.57%(5803/6269)。适应病症集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骨关节炎。用药特点主要为透皮治疗,每日使用1次,每次用量为2 mL,平均疗程为8.22 d;发生不良反应136例,总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7%(136/6269),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咳嗽等,主要累及皮肤黏膜及其附件、呼吸系统、胃肠道等。发现新的不良反应7例,表现为眼睛瘙痒干涩、视物模糊不清、流泪不适5例,呃逆1例,便秘1例。腱鞘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较高,为9.26%(5/54)。不良反应症状转归缓解的有41例,占不良反应总人数的30.15%(41/136);消失的有59例,占不良反应总人数的43.38%(59/136);症状持续的有7例,占不良反应总人数的5.15%(7/136);另外29例未注明不良反应结局,占21.32%(29/136)。结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使用范围较广,且以中老年为主。医务人员在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腱鞘炎时,需要重点关注其不良反应。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和呼吸系统为主,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程度轻微,预后良好,医务人员需熟悉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确保用药安全。 张冬 钟露苗 杜娟 薛运华 彭晓珊 李璐璐 仇萍 谷丽红关键词: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颈椎病2926例医院集中监测疗效评价研究 2023年 目的:对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颈椎病的医院病例进行集中监测研究,评价其临床使用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法,对2926例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颈椎病病例进行数据提取,分析患者的一般信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信息等以评价其临床使用安全性和疗效。结果:共纳入2926例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颈椎病医院病例,共监测发生不良反应5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2%。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咽干咽痛、皮肤瘙痒,累计系统主要为呼吸系统、皮肤黏膜及其附件。不良反应结局中44.07%的患者不良反应消失,18.64%的患者不良反应缓解,8.47%的患者不良反应持续,28.81%的患者不良反应结局未注明。同时经过对治疗前后的专科评分的记录和评价,症状积分由10.02分降低为3.17分,相关症状明显缓解,症状积分降低30%以上的占比97.58%。结论: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颈椎病在临床合理用药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张冬 钟露苗 杜娟 彭晓珊 李璐璐 仇萍 谷丽红关键词: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颈椎病 医院集中监测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