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璐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社会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中国共产党人
  • 1篇社会文明
  • 1篇社会文明建设
  • 1篇社会组织
  • 1篇神谱
  • 1篇谱系
  • 1篇文明
  • 1篇文明建设
  • 1篇精神谱系
  • 1篇客家
  • 1篇客家文化
  • 1篇共产党
  • 1篇共产党人
  • 1篇国共
  • 1篇孵化器

机构

  • 4篇广东省社会科...

作者

  • 4篇李璐
  • 1篇廖胜华

传媒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新经济
  • 1篇合作经济与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客家文化对社会文明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
2018年
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当前社会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它的文化理念有助于建立价值共识,与当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存在契合之处;它的文化习惯与道德目标能够有效对接,有利于社会道德的推进;它的乡村文化资源深厚,为当前的乡村治理创新带来启发;它的慈善互助传统悠久,为志愿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文化土壤。
李璐
关键词:客家文化社会文明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机理探析——以特区精神为例被引量:13
2022年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呈现出实践生成和观念生成两个方面的过程,特区精神的生成典型地体现了这一双重过程。在实践生成中,特区建设的特殊事件逻辑孕育了特区个性化的精神特质,包括:特区承载的特殊使命任务,决定特区精神的本质要求是创新求变;特区面临的特殊困难与挑战,决定特区精神的显著特征是“敢”字当头;特区长期面对其他地区鲜有的正当性质疑,决定特区精神的关键要义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特区所具有的特殊社会结构,决定特区精神的鲜亮底色是包容性的人民至上价值取向。在实践生成的人地逻辑中,中国共产党员、地域文化传统、新型移民等三种主体精神特质形塑了特区精神的内在动力。在特区精神的观念建构过程中,特区精神既具有独特的中央地方互动的政治化建构过程,又具有鲜明的政府社会互动的社会化建构过程。
郭跃文廖胜华李璐
社会组织培育机制研究
2017年
社会组织要顺利承接政府"放权"、完成社会使命,关键是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文从社会组织运作过程中"捐赠者—社会组织—服务对象"三方互动视角出发,通过考察国外与中国香港社会组织发展经验,提出培育社会组织良性发展三个关键条件:激励社会资金参与社会组织建设;激励社会组织内部非营利化运作;激励社会广泛参与社会组织建设,并给出相应建议。
李璐
关键词:社会组织
广东众创空间发展的战略思考被引量:5
2016年
众创空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广东众创空间目前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但同时也存在着跟风、盈利能力弱、环境与政策配套不完善等问题。要推动广东众创空间发展,必须抓好顶层设计,不断加强政策落实力度;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打造"服务型"与"创新型"政府;建设"创意型"社区,营造适宜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
李璐
关键词:孵化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