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国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以多样化讨论式教学提高口腔颌面外科教学质量被引量:3
- 2016年
- 针对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实施不同形式的讨论式教学:理论大课采用“短讨论”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度;临床见习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方式,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临床实习阶段针对接诊过程中实际遇到的情况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通过讨论式教学的多样化实践,并积极开展教学评价,提升了学生对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
- 刘志国董茜陈莺唐海阔
-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口腔颌面外科教学评价
- 一种种植修复中辅助牙龈成形的弹性金属环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种植修复中辅助牙龈成形的弹性金属环,所述弹性金属环为通过锯齿卡扣连接形成的大小可调的圆环,且所述圆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4~6个用于缝针和缝线穿过的金属圈。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优化获得了...
- 刘志国刘红艳 张亚东 吴宗熙 易晨唐海阔
- 一种带倒刺的口腔刮匙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倒刺的口腔刮匙,属于口腔刮匙技术领域。所述口腔刮匙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有刮匙部;所述刮匙部为匙状结构,其背部设置有倒刺;所述倒刺为圆锥体,且锥体顶部呈...
- 刘志国刘红艳 张亚东 易晨唐海阔
- 网络互动式教学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前实习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为人们的交流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丰富而复杂。建立教学博客、搭建微信平台以及实施网络任务教学,在口腔颂面外科临床前实习中实现师生多层互动,可以提高口腔颂面外科临床前实习的教学质量。
- 刘志国董茜陈莺唐海阔
- 关键词:网络教学师生互动
- 将课程思政引入牙槽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初步探讨
- 2024年
-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将思政教育全面渗透于教学活动中,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学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政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德育培养,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牙槽外科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个重要基础分支,牙槽外科实践教学除了在注重夯实基础理论和培养技能的同时,也要塑造学生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初步探讨了在牙槽外科实习阶段引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方式,结合目前的口腔医学生实习阶段的思政教育现状,挖掘和提炼思政教育内容,巧妙地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实践的教学中去,以促进临床技能培训与思政教育同向并行,提高口腔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维能力,建立包含思政元素的教学新模式,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医学人才。
- 董茜刘红艳唐海阔刘志国
- 关键词:牙槽外科医学教育口腔颌面外科学
- 隐丹参酮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55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设置不同浓度隐丹参酮(CT)组、空白对照(NC)组、pcDNA-con组、pcDNA-GPR55组、CT+si-con组、CT+si-GPR55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GPR55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显示,0 CT组、2CT组、4 CT组、8 CT组、16 CT组、32 CT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00±0.02)%、(25.04±2.50)%、(68.56±5.86)%、(85.44±8.54)%、(88.25±8.82)%、(80.11±8.01)%,与不含隐丹参酮的细胞相比,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处理组TSCC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F=284.028,P<0.05)。隐丹参酮可抑制舌鳞状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Bcl-2、β-catenin表达,促进Bax、GPR55表达。过表达GPR55也抑制舌鳞状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CyclinD1、Bcl-2表达,促进Bax表达。低表达GPR55逆转了隐丹参酮对舌鳞状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促进及对β-catenin表达的抑制作用。与NC组(0.75±0.08)相比,CT组TSCC细胞中β-catenin表达水平(0.26±0.03)显著降低;与CT+si-con组(0.30±0.03)相比,CT+si-GPR55组TSCC细胞中β-catenin表达水平(0.62±0.06)显著升高(F=176.212,P<0.05)。结论隐丹参酮可抑制舌鳞状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GPR55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 方松城林钊宇叶志佳刘志国
- 关键词:隐丹参酮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舌肿瘤
- 应用骨盖技术拔除下颌低位骨性埋伏阻生第三磨牙的疗效观察
- 2023年
- 目的观察骨盖技术应用于下颌低位骨性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效果,评估其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收集2022年4—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行下颌低位骨性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52例,包括骨盖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骨盖组采用超声骨刀手术制备骨盖,显露拔除患牙后将骨盖复位;对照组则采用超声骨刀去骨后拔除患牙,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下唇麻木等神经损伤症状及骨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骨盖组患者术后疼痛反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第3天肿胀反应与对照组比相对较轻(Z_(3 d)=2.088,P_(3 d)=0.037),而术后7 d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_(7 d)=1.866,P_(7 d)=0.062)。影像学检查显示骨盖整合情况及邻牙远中牙槽骨高度恢复良好。结论骨盖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术后骨组织缺损,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骨组织恢复,可作为下颌低位骨性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手术入路的一种理想选择。
- 易晨张亚东董茜唐海阔刘志国
- 关键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超声骨刀拔牙
- 截冠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传统拔牙与截冠术在高风险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中的效果及预后。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就诊患者300例作为观察样本(均通过锥形束CT检查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牙根接触、突入或贯穿下牙槽神经),告知治疗方案后由患者自行选择治疗方式,其中选择传统拔牙术者244例、选择截冠术者56例。传统拔牙组去骨分冠并取出牙根,截冠组完整去除牙冠并保留牙根。χ2检验比较两组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舌神经损伤、拔牙术后出血及干槽症发生率差异。同时评估截冠术后预后情况。结果传统拔牙组下牙槽神经损伤率(6.6%),高于截冠术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9,P=0.049);常规组舌神经损伤发生率(0.4%)、术后出血(2.9%)、干槽症发生率(2.5%)与截冠术组舌神经损伤发生率(0%)、术后出血(1.8%)、干槽症发生率(1.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舌神经损伤=0.230,P舌神经损伤=0.631;χ^(2)术后出血=0.206,P术后出血=0.650;χ^(2)干槽症=0.090,P干槽症=0.763)。截冠术组仅有1例因牙根萌出需要二次手术拔除牙根,其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持续存在。结论截冠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更加安全的选择,可作为智齿拔除的替代方案。
- 张亚东易晨刘湘奇吴家顺董茜刘志国唐海阔
- 关键词:阻生磨牙牙槽外科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