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血管造影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的评价效果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评价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拟诊为SSS的患者行CTA和TCD检查,CTA观察患者锁骨下动脉(SubA)、无名动脉狭窄程度,TCD判定盗血程度并测定双侧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p)。结果:CTA检查发现58例患者SubA或无名动脉狭窄,58例患者中,TCD检查显示无盗血2例,盗血56例,其中Ⅰ级盗血15例,Ⅱ级盗血27例,Ⅲ级盗血14例;CTA检查显示轻度狭窄14例,中度狭窄17例,重度狭窄16例,闭塞11例。TCD诊断盗血程度与CTA所示SubA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701,P<0.001)。56例SSS患者椎动脉Vp随SubA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不同而变化: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患侧椎动脉Vp较轻、中度狭窄患者明显减慢,而健侧椎动脉Vp较轻、中度狭窄患者明显增快(均P<0.05)。结论:CTA与TCD两者联合应用能较全面地评估SSS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为临床筛查、病情评估、早期干预提供客观依据。
- 蓝玉钟良吕庚珉李宁韦英海钟有安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CT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继发脑梗死的CT血管造影及血清CRP、D-D水平的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对比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TIA早期继发脑梗死(CI)患者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早期(7 d内)继发CI的18例为继发CI组,其余61例为单纯TIA组。所有患者行CTA检查,判定头颈部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性质、有无侧支循环形成;测定两组患者血清CRP、D-D水平。结果继发CI组头颈部动脉狭窄程度重于单纯TIA组,侧支循环形成率(22.22%)低于单纯TIA组(65.57%),发病24 h内、第3天、第7天的血清CRP、D-D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TIA组(均P<0.05)。单纯TIA组发现稳定斑块27个,不稳定斑块21个;继发CI组发现稳定斑块2个、不稳定斑块15个。结论可将头颈部动脉狭窄程度、不稳定性斑块比例、血清CRP、D-D水平等指标作为TIA早期继发CI的筛查依据。
- 蓝玉钟良韦馨娴周少旦李宁韦英海钟有安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CT血管造影D-二聚体
- CT血管造影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锁骨下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在锁骨下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53例,均经CTA、TCD检查证实。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CTA、TCD检查结果,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盗血程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根据CTA检查结果将39例中度及以上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分为A组23例(单侧锁骨下动脉狭窄且未合并其他动脉狭窄或闭塞)和B组16例(合并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或椎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闭塞),比较两组患者盗血发生率、束臂试验阳性率。结果(1)CTA检查结果:锁骨下动脉狭窄部位:左侧36例,右侧17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轻度14例,中度12例,重度15例,闭塞12例;锁骨下动脉狭窄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0例,多发性动脉炎3例。(2)TCD检查结果:无盗血18例,Ⅰ期盗血12例,Ⅱ期盗血10例,Ⅲ期盗血13例。(3)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盗血程度呈正相关(rs=0.779,P<0.01)。(4)B组患者盗血发生率、束臂试验阳性率低于A组(P<0.05)。结论CTA和TCD检查在锁骨下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均较高,且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盗血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发现疑诊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但TCD检查结果存在不符合特定规律的血流频谱时,应结合CTA检查进一步观察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及头颈部其他动脉病变情况。
- 蓝玉周少旦韦馨娴李宁钟良韦英海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狭窄CT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
- 母--胎界面维生素D信号通路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 第一部分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母-胎界面维生素D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其与IL-23/IL-17炎症轴的关系 目的分析人早孕母-胎界面25(OH)D、VDR、CYP27B1等维生素D通路相关因子与IL-23/IL-17炎症轴...
- 李宁
- 关键词:复发性自然流产母-胎界面蜕膜组织
- 大面积脑梗死亚急性期血压变异性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 目的:血压变异性与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大面积脑梗死亚急性期血压变异性与短期预后(3个月末)的关系。 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05月~2015年12月期间72例因大面...
- 李宁
-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血压变异性短期预后
- CT血管造影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1例拟诊为SSS的患者,均行CTA、TCD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评价CTA与DSA诊断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分析TCD诊断的SSS分期与DSA诊断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51例患者中,有46例经DSA检查确诊为SSS。CTA对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与DSA诊断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P <0. 05)。TCD诊断的SSS分期与DSA诊断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 <0. 05)。结论 CTA与TCD检查对SSS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查具有互补作用。
- 蓝玉钟良吕庚珉李宁韦英海钟有安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CT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患者主要表现为后循环及上肢缺血或使用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出现的心肌缺血。以往临床上由于对该病认识、重视不够以及诊断手段有限,常出现漏诊现象,但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目前诊断该病的水平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血管内介入治疗及外科血管重建术已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 蓝玉兰雪婷李宁韦馨娴周少旦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再给予高压氧治疗。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d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RP、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d后,两组患者的CRP、D-D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显著降低血清CRP及D-D水平,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陆鋆岑坦慕晓明蓝玉周少旦韦馨娴李宁林春珍谢燕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丁苯酞注射液高压氧神经功能
- 进展与非进展型脑梗死患者CT血管造影及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比较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比较进展性脑梗死(PCI)与非进展型脑梗死(NPCI)患者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前循环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情将患者分为PCI组(56例)与NPCI组(117例),比较两组患者CTA所示头颈部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性质;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第3天血清CRP、Hcy、FIB、D-D水平。结果 PCI组患者的动脉狭窄发生率(92.9%)显著高于NPCI组(55.6%),头颈部动脉狭窄中重度所占比例显著大于N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患者不稳定性斑块所占比例、软斑块及混合斑块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N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血清CRP、Hcy、FIB、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PCI组患者的血清CRP、Hcy、FIB、D-D水平均显著高于N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与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患者血清CRP、Hcy、FIB、D-D水平早期明显升高,CTA检查及上述血清指标检测结果可作为早期筛查PCI患者的重要依据。
- 蓝玉周少旦钟良李宁韦馨娴韦英海
- 关键词:CT血管造影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