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健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头翁汤调控溃疡性结肠炎NKT细胞表达转录因子IL-13的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初步探究白头翁汤调控溃疡性结肠炎(UC)NKT细胞表达转录因子白细胞介素-13(IL-13)的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的作用机制。实验采用白头翁汤灌胃对C57BL/6小鼠噁唑酮结肠炎模型进行治疗。根据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组织病理学判断白头翁汤及其阳性对照美沙拉嗪的疗效。采用HE染色观察白头翁汤对结肠黏膜NKT细胞浸润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组织中IL-13的mRNA表达水平和mRNA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白头翁汤对结肠黏膜NKT细胞表达转录因子IL-13的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以及对结肠上皮屏障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鼠噁唑酮结肠炎模型构建成功后,小鼠体重出现明显的下降,DAI评分升高,经白头翁汤治疗后,小鼠体重下降减缓,并且小鼠的DAI评分降低(P<0.05);另外,白头翁汤改善了小鼠噁唑酮结肠炎模型的病理结构变化,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白头翁汤导致IL-1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和降低,并且也改变了结肠上皮组织细胞连接蛋白的表达。HE结果印证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改善了结肠组织的病理结构。研究表明白头翁汤可能是通过降低溃疡性结肠炎NKT细胞表达转录因子IL-13来提高小鼠UC治疗效果,初步机制可能是激活了IL-13相关通路蛋白和结肠上皮细胞连接蛋白的表达。
- 王学伟徐丽君曹勤汪涛许健
- 关键词:白头翁汤溃疡性结肠炎NKT细胞IL-13
- 化疗药物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5
- 2020年
- 药物是造成肝损伤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约1100种药物可能造成肝损伤。由于难以鉴别诊断,药物相关损害仍然被误判。而不同的药物对于肝脏的损伤机制及程度均有不同,因此应对措施也应当具有针对性。有关化疗药物所造成的肝损伤的系统回顾较少。主要介绍了各类用于临床的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毒性机制,评述了不同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毒性程度。总结了化疗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并为临床应对提出相关建议。
- 方凯许健徐可詹月萍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治疗学
- 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磁珠对人肝癌、胃癌细胞株特异性富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4-E9)免疫磁珠与上皮黏附分子(Epcam)磁珠的联合应用能否提高免疫磁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富集效率。方法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将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磁珠连接,制备成免疫磁珠。通过制备的两种免疫磁珠及两种免疫磁珠的联合应用分别对MCF-7,BEL-7402和BGC-823细胞进行富集率检测。结果4-E9免疫磁珠的包被率为57.8%,Epcam免疫磁珠的包被率为65.8%。4-E9免疫磁珠对MCF-7,BGC-823和BEL-7402细胞富集率分别为(44±5.33)%,(71±11.33)%和(78.3±8.46)%,Epcam免疫磁珠对BGC-823,BEL-7402和MCF-7细胞富集率分别为(55.5±8.67)%,(78.88±13.11)%和(84.31±6.83)%,两种免疫磁珠联合对BGC-823,BEL-7402和MCF-7细胞富集率分别为(80.4±8.33)%,(85.125±6.77)%和(93.23±4.33)%,联合磁珠组较4-E9免疫磁珠对BGC-823,BEL-7402,MCF-7细胞富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0.03,0.04)。联合磁珠组较Epcam免疫磁珠对BGC-823,BEL-7402,MCF-7细胞富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0.03,0.04)。结论两种免疫磁珠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Epcam免疫磁珠对BEL-7402,BGC-823及MCF-7细胞富集率,4-E9抗体对循环肿瘤细胞的富集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郝文斌相芬芬乐红红范嫣许健刘巧丽吴蓉康向东
-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
- P-gp在人胃癌干细胞中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无血清法富集人胃癌BGC-823干细胞,并对所获得的BGC-823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方法富集人胃癌BGC-823干细胞球。后续实验分为BGC-823干细胞组和BGC-823细胞组: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和Hoechst33342染色法对所富集细胞的干性进行鉴定;利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单克隆形成能力;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RT-PCR法检测P-gp 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双染观察干细胞球CD44、P-gp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成功获得干细胞球。CCK-8结果显示,BGC-823干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较BGC-823细胞降低(P<0.05)。干细胞球单克隆形成能力较人胃癌BGC-823细胞增强(P<0.05)。Western Blot和Hoechst33342染色法结果显示无血清富集的细胞为胃癌干细胞。RT-PCR、细胞免疫组化检测显示BGC-823干细胞CD44、P-gp的表达较BGC-823细胞升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利用无血清富集法收集的人胃癌BGC-823干细胞球为研究干细胞的理想模型,胃癌干细胞的形成是耐药出现的潜在机制。
- 蒋洁敏乐红红相芬芬孔倩倩詹月萍许健吴蓉康向东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人胃癌BGC-823细胞无血清耐药
- 基于PKCθ-Ikk-NF-κB信号通路研究白头翁汤介导NKT细胞抑制分泌IL-13因子治疗UC机制被引量:5
- 2022年
- 探究白头翁汤通过抑制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3(IL-13)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首先用噁唑酮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分离培养结肠黏膜NKT细胞。为进一步明确与NKT细胞表达IL-13相关的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采用药理学特异性激酶抑制剂抑制的方法,先分别抑制PLCγ1-Calcineurin-NFAT、MEK-ERK、PI3K-Akt-mTORC1及PKCθ-Ikk-NF-κB信号通路,再用抗CD3和抗CD28单克隆抗体刺激,最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观察IL-1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测定心肌转录因子3(GATA3)、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蛋白(PLZF)、T盒子转录因子(T-bet)、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τ(RORγτ)等转录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和模型组相比,小鼠的生长状况明显好转,小鼠黏血便和黏液减少最后消失,而且小鼠进食增加,体重明显升高,白头翁汤组结肠黏膜组织损伤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降低(P<0.05)。RT-PCR和ELISA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模型组IL-13的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用白头翁汤治疗后,IL-13在分子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发生了下降(P<0.05)。用1μM AEB071抑制PKCθ蛋白激酶后,模型组NKT细胞表达IL-13分子水平显著降低,而且白头翁组NKT细胞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研究表明白头翁汤可能通过PKCθ-Ikk-NF-κB信号通路降低IL-13因子的表达促使小鼠炎症减轻,肠壁损伤修复,恢复结肠黏膜的分泌等功能,最终使小鼠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
- 王学伟徐丽君曹勤汪涛许健
- 关键词:白头翁汤UCNKT细胞IL-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