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永强

作品数:14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药物
  • 6篇耐药
  • 6篇耐药性
  • 5篇药性分析
  • 5篇耐药性分析
  • 5篇菌药
  • 5篇抗菌
  • 5篇抗菌药
  • 5篇抗菌药物
  • 3篇球菌
  • 2篇动静脉内
  • 2篇动静脉内瘘
  • 2篇血管
  • 2篇内瘘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细胞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内
  • 2篇静脉内瘘

机构

  • 14篇乐山市人民医...
  • 1篇成都市妇女儿...

作者

  • 14篇鲍永强
  • 7篇陈科帆
  • 5篇董建华
  • 5篇肖友文
  • 5篇胡祥
  • 4篇潘红霞
  • 4篇李婷
  • 3篇方平安
  • 2篇董艳
  • 2篇何玲
  • 2篇杨建科
  • 2篇刘颖
  • 1篇罗飞
  • 1篇曹志林
  • 1篇王燕玲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医疗装备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国外医药(抗...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至2015年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监测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我院2011至2015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常规方法分离582株菌株,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根据美国临床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2标准评价抗菌药物敏感性,用WHONET5.6软件和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83.68%);以神经外科病房检出率最高(38.32%);该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9.66%和55.15%;对其余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在62.37%以上;其中分离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48株(59.7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较高且具有多重耐药性。
熊域皎鲍永强陈科帆方平安罗飞袁术生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最低抑菌浓度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2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成人I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IM合并淋巴瘤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患者均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成人IM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较多样,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熊域皎鲍永强陈科帆袁术生
关键词: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致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报告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报告1例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引起的迟发型过敏反应的诊疗过程,提醒临床医生注意此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在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诊疗经过。结果: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右上肢蜂窝织炎,在治疗后第6天出现胸腹部弥漫性皮疹,最终诊断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诱导的迟发性过敏反应。经及时停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和有效治疗,皮疹得到迅速控制。结论:对皮疹病因没有其他合理解释时,要警惕药物所致的迟发型过敏反应。
李鎛江鲍永强于江川李婷童怀秋肖友文
关键词:头孢呋辛迟发型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
miR-137对肾癌GRC-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2017年
目的研究miR-137对肾癌GRC-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iR-137模拟物转染至肾癌GRC-1细胞,实验分为未转染组(未进行miR-137模拟物转染)、miR-137对照组(转染随机序列)、miR-137转染组(进行miR-137模拟物转染)。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转染后48h细胞中miR-137表达水平,应用噻唑蓝细胞增殖试验(MTT)、流式细胞检测技术与免疫荧光评价miR-137对肾癌GR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miR-137模拟物48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未转染组、miR-137对照组及miR-137转染组GRC-1细胞中miR-137的相对表达量依次为(24.43±2.03)%、(26.57±2.55)%、和(73.30±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细胞增殖实验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组、miR-137对照组相比,miR-137转染组转染48h后肾癌GRC-1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转染组、miR-137对照组肾癌GRC-1细胞的增殖率、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miR-137可明显抑制肾癌GRC-1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故有望成为肾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董艳肖有文董建华方梅容胡祥刘颖鲍永强潘红霞李婷何玲
关键词:肾癌增殖凋亡
83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常规分离菌株,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美国临床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4标准采用WHONET5.6软件、MDR-1.03软件和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836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液(73.56%),神经外科检出率最高(30.38%)。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5.26%),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好(68.06%~90.07%),对其余药物敏感性小于60%;其中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41.39%和3.3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耐药率增长趋势稳定,且具有多重耐药性。
方平安熊域皎鲍永强陈科帆袁术生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敏感性抗菌药物
89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某院2014~2018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和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分离菌株,采用MIC测定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CLSI 2016标准采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89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185株(20.76%),主要来源于脓液(22.25%)、痰液(21.66%)、血液(16.16%)、分泌物(13.35%)及伤口(12.46%);以外科病房尤其是骨科病房检出率(20.99%)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达托霉素高度敏感,敏感率依次为98.76%、97.75%、97.08%、95.96%,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95.96%),其次为氨苄西林(89.00%)和红霉素(61.84%),对其它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等敏感性较好(大于5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性有较大差异,但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依然保持很高的敏感性。
熊域皎鲍永强陈科帆袁术生孙菱王燕玲杨建科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系统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截至2021年5月28日,对8个电子数据库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搜集沙库巴曲缬沙坦(研究组)与RASS阻滞剂(对照组)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衡量工具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3575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心力衰竭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RR=1.16,95%CI=1.07~1.26,P=0.0002),研究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MD=3.09,95%CI=1.46~4.73,P=0.0002)、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MD=-309.93,95%CI=-556.77~-63.10,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MD=4.51,95%CI=3.69~5.34,P<0.00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MD=-4.75,95%CI=-5.63~-3.86,P<0.00001)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D=-5.02,95%CI=-6.32~-3.72,P<0.00001)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肾保护作用可能优于RAAS阻滞剂。
李鎛江李倩倩胡祥潘红霞董建华鲍永强傅一星肖友文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META分析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壁改变与钙磷代谢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壁改变与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相关性,为临床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调节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住院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32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年龄、总胆固醇(CHOL)、HDL、LDL、TG、ALB、钙、磷、PTH的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中留取少许动静脉内瘘动脉端血管标本进行分析。根据患者血清PTH的水平将其分为甲组(PTH<400pg/ml)和乙组(PTH≥400pg/ml),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壁的厚度及血清钙磷代谢情况。结果乙组患者血管内膜的厚度(IT)大于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8±14.8vs.60.2±24.1,P=0.003)。乙组患者发生血管内膜厚度≥60μm的风险是甲组的8倍(CI:12.7~62.61,P<0.005),两组患者血管钙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2)。回归分析提示PTH水平是患者血管壁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r=0.653,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厚度与血清PTH水平密切相关,高PTH是患者血管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肖友文潘红霞鲍永强何玲方梅荣曹志林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PTH钙磷代谢
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效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1月12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给予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方法,对照组(60例)单纯给予甲基泼尼龙口服,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方法效果明显,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有效。
董艳董建华方梅容胡祥刘颖鲍永强潘红霞李婷
关键词:环磷酰胺甲基泼尼龙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肠球菌属281株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肠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常规分离菌株,采用MIC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分离的281株肠球菌主要来源于尿液及腹水;以外科病房尤其是肝胆外科病房检出率最高。屎肠球菌耐药率总体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达托霉素、呋喃妥因、喹若酮类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不同种的肠球菌耐药性有较大差异,但肠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依然保持很高的敏感性。
熊域皎陈科帆鲍永强方平安袁术生
关键词:肠球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