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岩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置换术
  • 2篇全髋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置换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性因子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置换术后
  • 1篇瑞芬太尼
  • 1篇术后
  • 1篇疼痛
  • 1篇内注射
  • 1篇喷他佐辛
  • 1篇鞘内

机构

  • 3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陈岩
  • 1篇咸峰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联合喷他佐辛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炎症因子、Fib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喷他佐辛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喷他佐辛镇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镇痛。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疼痛程度。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时的VAS。术后24 h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症因子水平及Fib、D-二聚体水平,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时VAS降低[分别为(2.35±0.94)vs.(3.96±1.05)分,(1.66±0.71)vs.(2.87±0.82)分,(1.32±0.52)vs.(2.15±0.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TNF-α、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分别为(2.02±0.67)vs.(3.95±0.96)pg·ml^(-1),(32.24±4.76)vs.(40.16±5.25)pg·ml^(-1),(20.37±4.26)vs.(30.29±5.71)pg·ml^(-1)],Fib、D-二聚体水平也降低[分别为(3.9±0.3)vs.(4.2±0.4)g·L^(-1),(224.7±18.5)vs.(251.3±20.2)ng·ml^(-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和14.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喷他佐辛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且不良反应轻微。
陈岩
关键词:喷他佐辛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炎症因子D-二聚体
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在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 60-85岁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0.9%Na Cl组(N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D组患者微量注射泵输注DEX3μg(kg·h),10分钟之后调整为0.3μg(kg·h),手术结束停止泵注。N组则泵注等量0.9%NaCl,其它麻醉方法及用药一致。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BIS值,麻醉全程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量,记录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D组在诱导插管期及苏醒拔管期血压、心率波动小,苏醒期躁动少,拔管时间与N组相比无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后苏醒迅速,呼吸抑制轻微,躁动等并发症少。
陈岩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髋关节置换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联合吗啡对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联合吗啡对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拟行鞘内镇痛的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鞘内注射吗啡镇痛,观察组患者给予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联合吗啡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吗啡使用量、镇痛效果、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鞘内镇痛后7天,观察组患者的吗啡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评分、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L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鞘内镇痛后7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皮质醇(Co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瘙痒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嗜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有助于减少晚期癌症患者的吗啡使用量,缓解癌性疼痛,可能与其可抑制患者的炎性反应状态有关。
马钰陈岩咸峰余佳
关键词:晚期癌症炎性因子癌性疼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