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卓
- 作品数:24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VAs)体表心电图特点及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连续9例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的VAs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采用压力监测导管进行激动标测和基质标测,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患者12导联心电图QRS波特征。结果 9例VAs患者经射频消融即刻成功8例(8/9),失败1例(1/9),后经心外膜标测消融,心内膜、心外膜均可见大片异常电压区,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的VAs患者心电图特征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V1、V2导联呈r S型,Ⅰ、V5及V6导联呈R型,胸前导联移行区通常在V4或之后,由三尖瓣环后侧壁到侧壁再到前侧壁,下壁导联R(r)波逐渐增高,而S(s)波逐渐变浅甚至消失,同时R(r)波呈Ⅱ>a VF>Ⅲ,S(s)波呈Ⅲ>aVF>Ⅱ。结论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VAs安全有效,该部位起源的VAs患者有典型心电图特征,部分超声心动图结构正常的患者继发于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可能为其早期表现。
- 张涛王云龙梁卓赵华韩智红任学军
-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三尖瓣环
- 冠状动脉导丝辅助房间隔穿刺与常规穿刺技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 2023年
- 目的:冠状动脉导丝辅助房间隔穿刺(transseptal puncture,TSP)与常规穿刺技术的安全有效的研究。方法:共入选TSP患者240例(其中228例心房颤动,12例左侧旁道),进行描述分析。将患者分为导丝组(Wire-TSP,n=120),TSP使用SWARZ鞘和Brockenbrough房间隔穿刺针,并且穿刺针内芯插入0.36mm冠状动脉导丝,穿刺针一旦穿过房间隔后可将冠状动脉导丝软端推入左心房(left atrium,LA),并送入左上肺静脉(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LSPV),证实针尖已进入LA。然后将扩张鞘和外鞘淹没针尖进入LA,将穿刺针和冠状动脉导丝交换为0.81mm的导丝,导丝送入LSPV。扩张鞘和外鞘通过0.81mm的导丝进入左心房。常规方法组(Con-TSP,n=120),使用标准TSP方法通过TSP在左心房注射造影剂确认针尖位置。结果:两组患者LAD无明显差异,均能够成功进行TSP建立了LA通道,且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导丝组房间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造影剂组(82.1%vs.75%,P<0.001),Wire-TSP组平均尝试1.2次(范围1~3),而Con-TSP组平均尝试1.9次(范围1~4)(P<0.05)。两组在房间隔膨出瘤比较,Wire-TSP组TSP操作时间明显缩短(30 vs.230s)结论:导丝组TSP方法安全且有较高的一次通过成功率,因此是常规TSP方法的一种备选方法。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房间隔膨出瘤及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 梁卓刘丽凤刘铮王云龙刘小青
- 关键词:房间隔穿刺造影剂
- 血清标志物半乳糖凝集素-3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该研究旨在揭示血清标志物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基础血清Gal-3水平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因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共152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组110例(72.4%),持续性心房颤动组42例(27.6%)。入院后手术前经深静脉采集血液样本冻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基础血清Gal-3水平,同时采集基线临床、实验室资料,建立样本库。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随访,判断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并记录。结果:基础血清Gal-3水平在阵发性/持续性心房颤动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1(9.06,41.60)vs.8.88(3.14,53.12)μg/L,P=0.582]。随访时间为(340.9±145.8)d,心房颤动复发共42例(27.8%),其中持续性心房颤动组13例(31.0%),阵发性心房颤动组29例(26.6%)。心房颤动复发组血清Gal-3水平高于维持窦律者[38.52(3.65,220.73)vs.4.00(0.22,13.69)μg/L,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al-3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009,95%CI:1.005~1.014,P<0.001)。结论:心房颤动复发组血清Gal-3水平高于维持窦律者,可作为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帮助临床医生筛选更适合接受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并使其从手术中获益。
- 隗祎丁金花郭馨竹李霞玲梁卓张涛赵华王云龙韩智红王楠任学军
- 关键词:心房颤动半乳糖凝集素-3心房纤维化射频消融
- 二尖瓣环间隔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电生理特征与射频消融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间隔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电图(ECG)特性,电生理特性和射频消融治疗(RFA)。方法 13例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起源于二尖瓣环间隔侧房速(简称二尖瓣间隔房速),其中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23-47(35±12)岁,心动过速病史1-6年。结果 12例患者经穿房间隔途径标测消融成功,1例经主动脉逆行途径标测消融成功。根据局部电位特征,X线影像和三维标测系统确定成功消融位点分别为:二尖瓣环前间隔旁8例,二尖瓣环中间隔到前间隔之间3例,二尖瓣环后间隔2例。所有房速心电图V1导P波均表现出负正双向,右房激动标测显示最早右房激动点位于间隔侧(希氏束区域或冠状窦近端)。13例患者成功靶点局部电位均为小A大V,9例局部电位A波为复杂或碎裂的。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12例长期随访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二尖瓣环间隔区域是重要的房速起源点,常见于前间隔旁,其有独特P波形态和心内激活顺序。经穿间隔或逆行主动脉途径消融二尖瓣环间隔房速,安全有效。
- 王云龙梁卓王芸韩智红汪烨任学军李学斌
- 关键词:房性心动过速三维标测消融
- 永存左上腔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永存左上腔患者的解剖和电生理特征,明确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883例,其中12例(1.4%)患者合并永存左上腔。收集临床资料,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其电生理特征和治疗特点。结果 12例合并永存左上腔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年龄23~47岁,平均(35.1±11.8)岁,女性9例。其中9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均为慢快型,其他3例为A型预激综合征。9例AVNRT中仅2例在常规慢径区域消融成功,其他7例均在冠状窦前缘距窦口1 cm内消融始能成功,这7例成功消融靶点局部电位小A,大V(A波高频,复杂,AV比例>1∶3)。3例A型预激综合征均经穿间隔途径消融成功。结论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永存左上腔多数为AVNRT,大部分成功靶点位于冠状窦前缘距窦口1 cm内。A型预激综合征合并永存左上腔消融与未合并永存左上腔相似。
- 王云龙梁卓王芸韩智红汪烨赵华任学军郭继鸿
-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冠状窦
- 一种房间隔穿刺针鞘
-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房间隔穿刺针鞘,包括鞘管,所述鞘管的内部安装有扩张管;所述扩张管的内部安装有穿刺针本体;所述鞘管的端部设置有管座,所述管座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上连接有...
- 李延广 胡志鹏梁卓李娟 卫奕王云龙李巧元
- 经上腔静脉行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消融联合个体化消融策略治疗复发性持续性心房颤动一例报道被引量:3
- 2022年
- 持续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常需要在环肺静脉电隔离(PVI)的基础上增加肺静脉外触发灶的消融,包括线性消融、BOX消融及碎裂电位消融等。二尖瓣峡部是线性消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传统射频消融很难达到二尖瓣峡部的彻底阻滞。经下腔静脉送入指引导管至冠状静脉窦,注入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消融可实现二尖瓣峡部心外膜和心肌阻滞,联合二尖瓣峡部心内膜补点消融能明显提高房颤患者二尖瓣峡部隔离效果。本文主要报道1例经PVI+BOX消融后复发的持续性房颤患者,经上腔静脉行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消融联合个体化消融策略,出院后随访2周,无房颤复发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 马彦卓杨茜陈瑜宋新星李洁梁卓唐丽娜齐书英
- 关键词: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上腔静脉
- 零射线下应用倒U法联合普通弯法行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零射线环境下应用倒U法联合普通弯法行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RVOT)室性期前收缩(PV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导管射频消融的36例PVC患者,术前行体表心电图监测。术中借助三维标测系统和压力监测导管,在零射线下采用普通弯法激动标测RVOT,再采用倒U法激动标测肺动脉瓣上,并于最早激动点处行射频消融。结果 36例PVC患者于RVOT零射线消融成功,其中31例首先通过倒U法于肺动脉瓣上行射频消融(30例消融成功;1例消融无效,最终通过普通弯法于RVOT前间隔消融成功),其余5例首先通过普通弯法于RVOT消融(3例消融成功;2例无效,最终通过倒U法于肺动脉瓣上消融成功)。术后患者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除1例患者外所有患者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且无再次PVC发作。结论借助三维标测系统和压力监测导管,在零射线下应用倒U法联合普通弯法行射频消融治疗RVOT PVC是安全可行的。
- 张涛王云龙梁卓韩智红赵华任学军
- 关键词:室性期前收缩射频消融右心室流出道
- 一种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治疗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治疗系统,包括机械注射装置和定位检测装置;机械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套筒,注射套筒内活动穿设有注射导管,注射导管的一端部安装有注射针头,注射导管内部中空且与注射针头连通,注射针头外侧套装有螺旋,...
- 梁卓王云龙 刘丽凤李巧元 李延广刘旭 翁思贤张涛 于鹏
- 一种房间隔穿刺针鞘
-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房间隔穿刺针鞘,包括鞘管,所述鞘管的内部安装有扩张管;所述扩张管的内部安装有穿刺针本体;所述鞘管的端部设置有管座,所述管座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上连接有...
- 李延广 胡志鹏梁卓李娟 卫奕王云龙李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