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华
- 作品数:90 被引量:25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共无锡市委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大学生餐饮服务业创业教育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以大学生餐饮服务业创业为例,研究大学生餐饮服务业创业教育的特性,以揭示具体领域创业教育的共性。大学生餐饮服务业创业教育,既要培育大学生餐饮服务业创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又要优化大学生餐饮服务业创业的经营观念,更要提升大学生餐饮服务业创业的风险应对能力。
- 王华华王尚银
- 关键词:大学生餐饮服务业创业教育
- 切实增强民营企业建设生态文明自觉意识——无锡市民营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综述
- 2013年
- 自无锡民营企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以来,加强了民营企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的学习研究,促进了无锡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中共无锡市委"两新"工委与无锡民营企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日前联合举办了"民营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与会的50多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围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民营企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履行生态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观点和意见,为民营企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 尹清亮王华华陈其生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民营企业建设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阐释被引量:5
- 2018年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继往开来的重大理论成果。人民立场,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内核,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可从五个维度阐释,即以人民幸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的,以人民就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载体,以人民奋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依托,以人民脱贫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底线,以党的领导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路径。丰富和发展"人民立场"的现实内容与实践路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宣言、理论旗帜与行动纲领。
- 王华华
- 关键词:人民立场人民幸福
- 中国土地征收政策社会公正化:由“保障”到“保护”被引量:7
- 2012年
- 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土地征收,实施以"保障"为基点的"社会补偿"政策,既不能合理分配土地增值资源,实现社会资源"分配的正义",又不能切实保障被征收土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达到社会资源"持有的正义"。因此,我国土地征收社会公正化,应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正观指导下,实施体现社会公正原则——"保护"、并以"社会赔偿"为基点的政策,使城市化建设中的土地征收既能"化地"实现工程建设现代化,又能"化人"实现农民身份转型市民化。社会赔偿区别于国家赔偿、民事赔偿,是基于社会发展需要而对承担社会发展代价一方给予的符合社会公正的赔偿。
- 王华华王尚银
- 关键词:土地征收社会公正社会补偿
- 中国城镇化土地征收冲突治理模式转型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从理论上讲,社会补偿是一种社会保障体制内"非平等性""自上而下"的"行政道德"性做法,而社会赔偿是一种法治社会追寻的"平等性""公正性""协商性"的民主做法,更有利于城镇化土地征收引发的社会冲突治理。从苏州、武汉、重庆关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有益经验看,生产力水平越高的城市,相应的在城镇化土地征收政策的利益分配方面质量就越高。因此,中国城镇化建设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应地决定了政府提供"城镇化土地征收政策"的服务水平也应提高,即实现"城镇化土地征收政策"由相对低标准的"保障型"向相对高标准的"保护型"政策制度变迁。
- 王华华
- 关键词:土地征收共享发展
-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路径
- 2017年
-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城乡生产要素集聚与分流,促成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也是以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彰显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共建共享促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序过程。近年来,处在"长三角城市群"中间位置的无锡,
- 王华华
-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公共服务城乡公共服务创业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质量
- “共享发展”语境下我国回流农民工价值实现的瓶颈与治理——政治参与的视角被引量:1
- 2017年
- 当前,农民工选择返乡或回流,正如他们离乡外出打工一样,其内在驱动力为经济利益。共享发展语境下,回流农民工既可能依靠自身的优势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也可能因为缺乏正确的公共政策规约而出现"负的外部性"问题。阻碍回流农民工价值实现的现实瓶颈,既有来自世界"经济危机"周期性交替的负面影响,也有来自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对回流农民工"充分就业"的制约,同时,后城镇化中社会生产要素的错配恶化问题,以及农民工劳动力要素与打工积蓄存在的资源稀释风险,亦可能影响回流农民工的价值实现。治理的路径在于党和政府如何引导回流农民工进行制度化的理性政治参与,建构回流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呼声空间",既让回流农民工通过政治参与"自下而上"更好地反映价值诉求,又让政府部门通过政治参与"自上而下"更好地执行民主决策,而"共享发展"的政策语境则为回流农民工的政治参与行为"不超载"提供了现实性。
- 王华华
- 关键词:回流农民工共享发展政治参与
- 论城市化中“民众诉求”推动的土地征收改革模式——温州土地征收实践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1
- 2012年
- 目前,我国土地征收改革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驱动和"民众诉求"推动两种。温州"民众诉求"推动的土地征收改革模式,其典型特点是政府回应征地群众的"民生诉求"问题,通过"三分三改"给予农民"携土地资源用益物权"入城的市民身份,并创造农民可以"自由择业"的"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的经济环境,使得被征地农民生活"有依靠"、工作"有奔头"。从温州征地模式的成功经验来看,"民众诉求"推动的土地征收改革模式,本质是"民众诉求"推动与政府"回应改革",具有民主性、回应性、责任性特征,有利于化解城市建设社会风险和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 王华华王尚银
- 关键词:民众诉求户籍制度改革社会民生
-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中“制度治党”的政治优势及实践路径被引量:13
- 2017年
-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执政道路上的荆棘,而能否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靠人民群众和党的建设工程来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关键在于制度治党。"制度治党"可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规范党员干部言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制度治党"富含从严治吏、依规治党、制度管权的政治诉求。由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再到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逐步生成的价值选择"制度治党",其推进路径包括完善治党制度,培育党纪信仰,夯实民主决策和全面从严治党。
- 王华华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政治优势为人民服务
-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贯彻群众路线的思考
- 2014年
- 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既取得了一些城市建设"政绩",也凸显了一些城市建设"政疾",包括新城建设"摊大饼"、粗放发展新区、强制征地拆迁等各种城镇建设"诟病"。解决好过去城镇化建设的"诟病"问题,关键是依靠新型城镇化建设走群众路线。就是要把"群众路线"的"普遍性"理论,落实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特殊性"实践当中,发挥"群众路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理论指导作用,从而有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谱写"中国梦"的"美丽城镇"建设新篇章。
- 王华华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群众路线利益分配政治稳定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