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凤新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切口
  • 2篇螺钉
  • 2篇骨折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原菌分布
  • 1篇置换术
  • 1篇三角肌
  • 1篇手术
  • 1篇疏松性
  • 1篇术后医院感染
  • 1篇术后早期
  • 1篇术后早期感染
  • 1篇切口感染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 1篇椎弓根螺钉
  • 1篇椎弓根螺钉固...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作者

  • 5篇李凤新
  • 4篇王会含
  • 3篇王永堂
  • 2篇曾冠楠
  • 2篇张志强
  • 1篇卢良杰
  • 1篇王建法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及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探究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为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7月医院骨科无菌手术患者6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统计,同时检测与比较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92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35例,感染率为5.06%;共检出4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头孢曲松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年龄较高、BMI值较高、手术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并发基础疾病情况及手术部位为四肢者是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较高,年龄、BMI值、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情况及手术部位均是感染的重要因素。
王会含王永堂张志强王建法李凤新
关键词: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
经三角肌外侧小切口微创锚钉缝合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比较经三角肌外侧小切口微创锚钉缝合技术、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空心螺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9—2019-06诊治的42例肱骨大结节骨折,14例采用经三角肌外侧小切口微创锚钉缝合技术治疗(微创锚钉组),14例采用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空心螺钉组),14例采用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 d疼痛VAS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外展角、上举角。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 d疼痛VAS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外展角、上举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微创锚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最少,术后1 d疼痛VAS评分最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最高,末次随访时外展角、上举角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三角肌外侧小切口微创锚钉缝合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缓解与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等优点。
苗建华廉传举王会含李凤新
关键词:肱骨大结节骨折空心螺钉
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与微生物学检测结果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与微生物学检测结果,以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医院诊治2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为对照组,然后检测及比较两组的下肢微循环指标,并比较不同感染部位患者的下肢微循环指标,同时检测及比较观察组患者中的病原菌情况。结果观察组足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襻周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分别为(1.10±0.12)、(1.35±0.14)及(2.93±0.21),其显著地高于对照组(0.59±0.05)、(0.80±0.07)及(1.87±0.13),其他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患者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差于其他部位感染者,24例感染患者共检出39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处于较差的状态,而革兰阳性菌在此类患者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干预。
王永堂王会含李凤新张志强曾冠楠廉传举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医院感染
CRP、PCT、ESR及WBC监测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拟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患者154例,分为感染组40例与非感染组114例,观察两组患者感染部位,术前术后不同时间WBC、ESR、CRP、PCT水平变化,以及迟发性感染率与治疗效果。结果感染组术后3、5、7d各项指标均高于同组术前、术后1d及非感染组同期(P<0.05),两组术后1d观察指标CRP高于同组术前(P<0.05);感染组不同感染部位术后1d各项观察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切口浅部感染患者术后3、5、7d各项指标(WBC除外)高于术后1d(P<0.05),低于切口深部及其他部位感染术后同期(P<0.05);所有感染患者酌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1年,两组迟发性感染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感染组总有效率低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监测血清感染指标水平可作为预测早期感染依据,特别是ESR、CRP、PCT指标联合检测,对预测早期感染意义重大。
王会含王永堂卢良杰李凤新
关键词: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
伤椎骨水泥强化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伤椎骨水泥强化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11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伤椎骨水泥强化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B组给予伤椎置钉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和影像学指标。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P<0.05)。术后6个月及1年,A组的Cobb角小于B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高于B组(P<0.05)。结论伤椎骨水泥强化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OVCF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可有效纠正后凸畸形,恢复椎体高度。
周占锋曾冠楠孙海东李凤新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固定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