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金枝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苗语
  • 2篇矮寨苗语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环境
  • 1篇语法化
  • 1篇语序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功能
  • 1篇语言和谐
  • 1篇语种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保护
  • 1篇普米语
  • 1篇中越边境
  • 1篇小语
  • 1篇小语种
  • 1篇民族
  • 1篇母语
  • 1篇跨境
  • 1篇跨境民族

机构

  • 4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6篇余金枝
  • 2篇杨露
  • 1篇张琪
  • 1篇李春风

传媒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民族语文
  • 1篇当代语言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地理环境对语言功能演变的影响——以九河乡普米语小语种的生态保护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基于第一线田野调查获取的材料,指出九河白族乡普米语存在母语保留型、母语衰退型和母语复苏型三种不同的语言功能类型,这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存在密切关系,该现象值得深入探讨。文中指出母语复苏型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语言使用类型,显示了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有可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复活、维持少数民族语言活力,说明语言保护的政策实施中必须考虑在一定条件下母语复苏的类型。
杨露余金枝
关键词:地理环境语言功能
中泰苗语的差异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对中泰苗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主要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语音的主要差异是声母系统和声调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简化。从核心词同源词的比例上看,泰国苗语与文山苗语最为亲近,而与台江苗语、矮寨苗语的亲疏度未呈现明显的差距。中泰苗语的总体差异是泰国苗语更多地保留古苗瑶语修饰语后置的语序,中泰苗语的跨境差异小于方言差异。
余金枝
关键词:分化
老挝克木族的双语关系--以老挝琅南塔省汇单村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克木"是一个跨境群体,在泰国、老挝等国家是独立的民族,在中国归属为布朗族。本文依据作者在老挝琅南塔省汇单村实地调查的材料,认为汇单村的克木族是"克木语—老挝语"的双语群体。该村的双语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全民使用双语,双语的使用水平具有层级性,母语的传承链没有出现明显的代际断裂。这种双语关系的成因与民族聚居、移民、族内婚姻、老挝的民族政策等有关。汇单村双语关系的启示是:语言是民族特征中最稳固的特征,汇单村双语关系和谐有利于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
余金枝李春风张琪
矮寨苗语处置句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矮寨苗语有表示处置义的"k^(44)+O+VP"句式,表示说话人认为施事发出某种动作致使受事受到影响而产生变化。k^(44)分布的不同句法结构和所表示的不同句式意义形成了以k^(44)为中心的句法语义系统,体现了k^(44)句法地位逐渐弱化和语义逐渐虚化的演变链。矮寨苗语的处置句不发达,是后起的,产生原因与其SVO型、前置词型语言等结构特点有关。
余金枝
关键词:矮寨苗语处置句语法化
中越边城都龙镇跨境民族的语言和谐被引量:3
2016年
根据田野调查所获取的材料,对中越边城都龙镇跨境民族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归纳,得出三点结论:母语与兼用语和谐发展将成为都龙镇跨境民族语言生活的基本走向;我国民族语文政策应该考虑跨境语言的特殊性;中越跨境民族语言和谐将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语言服务。
杨露余金枝
关键词:中越边境跨境民族语言和谐一带一路
矮寨苗语的差比句被引量:4
2012年
矮寨苗语差比句的典型语序有"结果 +ηη22(和)+基准"和"pi44(比)+基准+结果"两类。前者是本语的,后者是借自汉语的。本语的基准标记ηη22"和"与苗语其他方言的基准标记没有同源关系,由动词ηη22"跟随"语法化而来。通过苗语三个方言以及跨境苗语的对比发现,基准标记pi44"比"是由汉借动词pi44"比"语法化而来。pi44"比"用作苗语差比标记的时间上限是清代。矮寨苗语之所以能够借用汉语的"pi44比+基准+结果"语序,语言接触只是外因,内因是矮寨苗语语言系统具有与之相似的语序。矮寨苗语差比句的典型语序有"结果 +ηη22(和)+基准"和"pi44(比)+基准+结果"两类。前者是本语的,后者是借自汉语的。本语的基准标记ηη22"和"与苗语其他方言的基准标记没有同源关系,由动词ηη22"跟随"语法化而来。通过苗语三个方言以及跨境苗语的对比发现,基准标记pi44"比"是由汉借动词pi44"比"语法化而来。pi44"比"用作苗语差比标记的时间上限是清代。矮寨苗语之所以能够借用汉语的"pi44比+基准+结果"语序,语言接触只是外因,内因是矮寨苗语语言系统具有与之相似的语序。
余金枝
关键词:矮寨苗语差比句语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