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娟

作品数:51 被引量:24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8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8篇干旱
  • 11篇土壤
  • 9篇黄土高原
  • 9篇干旱区
  • 8篇MODIS
  • 7篇旱区
  • 7篇半干旱
  • 7篇半干旱区
  • 6篇地表
  • 6篇蒸散
  • 6篇陆面
  • 5篇地表温度
  • 5篇水分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水分
  • 5篇陆面过程
  • 4篇遥感
  • 4篇陆面过程模式
  • 4篇净辐射
  • 4篇黄土高原半干...

机构

  • 49篇中国气象局兰...
  • 10篇兰州大学
  • 8篇云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山东省气象局
  • 1篇扬州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天水市气象局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 1篇四川省气象探...

作者

  • 51篇王丽娟
  • 30篇胡蝶
  • 24篇郭铌
  • 19篇沙莎
  • 14篇杨扬
  • 14篇王玮
  • 10篇王小平
  • 10篇沙莎
  • 8篇孙旭映
  • 7篇李耀辉
  • 6篇杨启东
  • 6篇齐月
  • 5篇左洪超
  • 5篇芦亚玲
  • 4篇李忆平
  • 4篇王芝兰
  • 3篇张良
  • 3篇王素萍
  • 3篇雒佳丽
  • 3篇岳平

传媒

  • 15篇干旱气象
  • 5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高原气象
  • 3篇遥感技术与应...
  • 2篇中国沙漠
  • 2篇草业科学
  • 2篇第33届中国...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遥感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第34届中国...

年份

  • 6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MODIS陆面产品遥感估算西北半干旱区的实际蒸散量
在MODIS陆面数据产品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利用MODIS地表温度产品替代估算净辐射及蒸散经验模型中的气温,并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SACOL)的实测资料回归分析修正模型的计算系数,最后利用修正前后的模型估算...
王丽娟郭铌杨启东王介民沙莎胡蝶
关键词:净辐射蒸散MODIS地表温度
文献传递
利用陆面模式和遥感经验模型估算半干旱区陆面蒸散量被引量:3
2020年
陆面蒸散发是地表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估算蒸散发对区域气候研究和干旱监测有重要意义。利用公用陆面过程模式CLM 4.0模式输出的高时间分辨率的净辐射、地表温度作为遥感经验模型的输入,结合SACOL站观测资料估算了西北半干旱区的陆面蒸散发,并将估算值与观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LM模式对净辐射、地表温度的模拟性能较理想,与观测值的RMSE,MAPE相对较小,相关性更高。遥感经验模型估算的SACOL站陆面蒸散发与实测值的偏差较小,CLM模式模拟的蒸散发与观测值的一致性较好,但模式较观测值偏大。基于CLM模式模拟得到更为准确的净辐射、地表温度和NDVI估算得到的蒸散发与观测值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两者的误差较小,相关性更好,对半干旱区蒸散发的估算精度有显著提高,且能够得到更高时间分辨率的陆面蒸散发。
杨扬王丽娟岳平孙旭映杜昊霖
关键词:陆面过程模式归一化植被指数半干旱区
一种土壤中降水入渗量的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土壤中降水入渗量的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土壤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样本组件、水头机构及流出筒,所述样本组件的顶部连接水头机构;连接管,所述样本组件的底...
胡蝶王丽娟王小平沙莎
中国西北地表能量分配影响因子及特征空间法适用性
2022年
利用2009年地面实测资料,分析中国西北地区不同气候区潜热、感热及其与净辐射之比随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温度及入射辐射的变化特征,并结合2000—201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产品讨论特征空间法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以玛曲站为代表的高寒湿润区,入射能量始终是潜热的主导因素,用于潜热估算的斜率φ可直接取1.26,潜热估算精度依赖于净辐射的反演结果。在以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SACOL,榆中站)和长武站为代表的半干旱、半湿润区,当入射能量充足时,土壤水分成为潜热的主导因子,这时候使用特征空间法估算的斜率φ值与实测值相关性显著,φ的估算精度将直接影响潜热估算结果。所以,特征空间法适用于以水分为潜热主导因子的地区和时段,且要满足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特征空间法研究区时必须保证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的散点呈规则的“三角形”。
王丽娟郭铌沙莎胡蝶
基于哨兵卫星数据的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辐射准不变场选取与评价
2023年
选取符合长历时遥感数据辐射定标要求的地面场地,对建立统一的辐射定标参考标准,改进卫星辐射定标精度,推动定量化产品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2018年11月—2021年10月覆盖整个研究的Sentinel-2 A/B MSI遥感数据,结合变异系数(CV)指标和Getis-Ord G_(i)^(*)空间聚类方法,从时空稳定性和空间一致性两个方面对研究区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和评价可用于历史气象卫星数据进行可见光—短波红外波段辐射定标的场地,结果表明:(1)研究区具有时空稳定性和空间均匀性的辐射准不变场主要分布在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的西部、北部、以及沙漠南部边缘与中卫、河西走廊之间的连接处;(2)本研究通过改进场地选取方法,降低了场地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所选取16个场地的平均时空变异系数CV_(SR_b1-12_avg)仅为1.59%;(3)研究区TNGR_1和TNGR_3场地的CV_(SR_b1-12_avg)≤1.19%,优于国际同类场地的评价结果,且这两个场地全年平均无云天数接近300 d,具有空间面积大、时空稳定性好、地表均一、大气干洁,云雨天气少等特点,为开展历史气象卫星数据再定标研究提供了更丰富亮度的准不变定标场地。
王玮王丽娟郭铌胡秀清王玲
关键词:空间聚类
河南省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TVDI指数是一种将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相结合的土壤水分监测方法,以往学者多以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来构建计算TVDI指数的特征空间。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型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归一化水分指数等多种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及昼夜温差的不同组合来构建特征空间,尝试找到更加适合河南省进行土壤水分监测的特征空间组合。经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昼夜温差与植被指数构建的特征空间不能改进研究区TVDI指数对土壤水分的指示精度。(2)RVI_b2b1-LST、RVI_b2b7-LST、SAVI-LST、EVI-LST等特征空间计算的TVDI对河南省农地类型下垫面有较好的空间适用性,但反演值较实测值偏低。(3)TVDI指数在冬小麦扬花和灌浆成熟期(45月)有较好适用性,在冬小麦播种越冬期的10月、1月有一定适用性,在夏玉米生长期(69月)适用性差。
沙莎沙莎胡蝶王丽娟郭铌王小平
关键词:NDVIEVISAVIRVINDWI
基于长时间序列NDVI资料的我国西北干旱区植被覆盖动态监测被引量:28
2015年
植被是表征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气候变化对植被具有显著影响。虽然MODIS NDVI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时间序列长度有限,在年代际尺度的变化趋势研究中,仍然需要对AVHRR NDVI数据集进行时间序列的扩展和完善。本研究通过建立MODIS NDVI与AVHRR NDVI逐月线性回归模型,生成了长时间序列(1981-2013年)NDVI数据集;并以NDVI作为植被活动的指标,分析研究了近33年来西北干旱区的植被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MODIS NDVI与LTDR NDVI数据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两者之间线性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在0.7以上;2)近33年以来,西北干旱区的植被活动均呈现出增强的态势,其中稀疏植被区的植被活动在持续增强,植被整体状况在好转,而草地区的植被活动较为稳定,并未出现较大的变化;3)西北干旱区的气候呈现出暖湿化的特点,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NDVI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
王玮冯琦胜郭铌沙莎胡蝶王丽娟李耀辉
关键词:植被指数遥感监测西北干旱区AVHRRMODIS
2024年4-6月我国区域性高温干旱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2024年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下,区域性高温干旱事件愈发频繁,对生态环境、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2024年4—6月,我国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再度遭遇高温干旱侵袭,农业生产遭受明显损失。本研究综合多种数据资料剖析上述3个区域高温干旱事件的演变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干旱主要发生在4月,而华北和西北地区自4月起旱情显现、5—6月旱情逐渐加剧(强度增强、范围扩大)。伴随旱情加剧,区域最高气温异常范围明显扩展,西北地区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5月最高气温达到峰值,较旱情最为严重的6月提前一个月;西南和华北地区高温接近历史极值。进一步分析表明,华北地区干旱主要受太平洋地区环流调控,而高温则主要受低纬度太平洋环流及西太平洋暖池影响;西北地区的干旱主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北半球极涡密切相关,高温则主要来自北大西洋的影响;西南地区高温干旱的成因更为复杂,但主要聚焦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和低纬度太平洋、印度洋。从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的角度审视,华北和西北旱情的主导因素为大陆高压的发展和维持,而西南地区的干旱则受偏北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引导,致使来自印度大陆的干热气流控制这一区域,造成水汽辐散,进而引发高温干旱灾害。
颜鹏程李忆平李忆平王丽娟王丽娟陆晓娟岳平岳平
关键词:高温干旱环流异常
南亚高压的水平和垂直结构及其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1948-2016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南亚高压的水平与垂直结构、中心强度、位置及多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多年平均相比,在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70、100、150、200 hPa),不同典型异常年份南亚高压的水平结构表现出双中心、纬向与经向跨度变大的特征,但不同高度其水平范围变化不同。近69 a对南亚高压内部空气束缚的东风急流最大风速整体呈减弱趋势,而西风急流的最大风速则无明显变化趋势。南亚高压的热力和动力垂直结构在不同年份有所不同,即东、西风急流强度和温度异常存在年际差异。1948-2016年南亚高压的厚度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大致为6.32~6.42 km。各高度南亚高压中心位势高度值在1975-1980年间均上升了0.1 gpkm左右,且中心位置存在东西振荡和南北位移,但这种变化幅度存在一定差异。
吴辉雒佳丽雒佳丽王丽娟王丽娟
基于MODIS遥感产品估算西北半干旱区的陆面蒸散量
蒸散作为区域水分收支和供需平衡中的重要参数,是地表水分平衡和能量循环中的关键因子,也是干旱监测中的重要因子。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王丽娟郭铌杨启东王介民沙莎胡蝶
关键词:净辐射蒸散MODIS地表温度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