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液、体液中黏膜免疫介质变化特点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哮喘患者唾液、痰液、鼻分泌液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A SIgA)及血液中CD4+、CD8+T淋巴细胞、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T-IgE)的测定,寻求哮喘患者血液、体液中黏膜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单纯哮喘患者32例(哮喘组)以及正常人(正常组)30例,采用ELISA法对其痰、唾液及鼻分泌液中的SIgA进行检测;对其血液中的CD4+、CD8+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对其血液中的T-IgE及ECP进行检测。结果 1)哮喘组唾液、鼻分泌液中SIgA的含量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痰液中SIgA含量较正常组降低(P<0.01);2)哮喘组血液中CD4+、CD4+/CD8+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CD8+的含量较正常组降低(P<0.05);3)哮喘组血液中T-IgE、ECP的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4)正常组SIgA含量在唾液和痰液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9,P=0.045),哮喘组SIgA含量在各分泌物中的表达无相关;哮喘组T-IgE与ECP水平呈正相关(r=0.401,P=0.023)。结论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血液中CD4+、CD8+、T-IgE、ECP及体液中SIgA等黏膜免疫相关介质都出现异常表达,提示哮喘患者的免疫平衡处于紊乱状态,因此,在哮喘的防治中,要纠正这种免疫失衡;检测相关指标,有助于哮喘的预测或病情变化的判断。
- 张艳丽李风森王璇
- 关键词:哮喘患者黏膜免疫CD8+T淋巴细胞血液体液支气管
- 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及用药安全
- 2021年
- 对比分析针对性管理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效果及用药安全影响。方法:将本院西药房工作人员(共11名)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管理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4月~2020年12月。2020年4月~7月期间行常规药房管理,2020年8月~12月行针对性管理。随机抽选不同管理时期内高危药品用药病理各50例,统计比较高危药品管理质量评分及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针对性管理期间高危药物处方核对、药品存放、药品标注及用药指导评分较常规挂管理期间评分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对性管理期间高危药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常规管理期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采用针对性管理方案,可在提升高危药品管理实施针对性、提升管理质量基础上,改善临床用药安全性,效果显著。
- 王璇李艳
- 关键词:西药房管理高危药品管理效果用药安全
- 516例参训官兵高原反应测试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在模拟不同海拔高度时,拟赴高原的参训官兵在急进高原时高原反应发生的特点,为高原参训官兵高原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模拟不同海拔高度,随机对516名平原部队参训官兵进行急进不同海拔高原反应进行测试,动态观察平原环境、急进高原2000 m、3000 m、4500 m海拔高度的自觉症状及部分生理指标(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以及进舱前和出舱后血压值变化情况。结果:(1)516名官兵均完成测试,在海拔2000 m时,53例出现耳闷、耳涨症状,94例出现耳鸣症状,作吞咽动作后在以后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均未出现症状;在海拔4500 m时,39例出现高原反应,其中19例出现头晕症状,20例出现手足麻木,高原反应发生率7.56%。(2)随着海拔高度逐渐升高,受试者心率逐渐加快,从2000 m开始加快明显(p<0.05),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到3000 m开始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p<0.05)。(3)进舱前和出舱后血压值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训官兵急进高原后,高原反应主要出现在4500 m海拔高度,高原反应发生率7.56%;高原环境对机体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明显,2000 m开始心率明显加快,3000 m开始出现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耳部不适症状主要出现在2000 m,但在做吞咽动作后消失。
- 杨帆赵荣王璇许文娟是文辉李佳佳蒲凤萍宋来阳刘江伟
- 关键词:模拟环境
- 人宫颈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Hela/PTX的建立及其生物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建立人宫颈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Hela/PTX,并考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以人宫颈癌Hela细胞为亲本细胞,采用低浓度持续诱导法建立紫杉醇耐药细胞株Hela/PTX。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耐药细胞株对不同化疗药物的耐药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中药物的蓄积;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细胞中P糖蛋白(P-gp)、Survivin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成功建立Hela/PTX多药耐药细胞株,其对PTX的耐药数是58.40,且对多西他赛和氟尿嘧啶有交叉耐药,耐药指数分别为8.11,4.62。Hela/PTX细胞中P-gp和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Hela细胞的(9.93±0.90)倍(P<0.05)、(3.02±0.57)倍(P<0.05)。在耐药细胞中P-gp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亲本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人宫颈癌耐药细胞株Hela/PTX,具有多药耐药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可做为紫杉醇耐药机制研究的体外模型及为宫颈癌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 李倩王璇尹东锋
- 关键词:紫杉醇宫颈癌多药耐药HELA细胞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