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注Michaelis—Menten消除动力学模型的简易判别法 1991年 Michaelis—Menten消除动力学模型(简称M—M模型)在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中占重要地位,在药物动力学中,线性与非线性模型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血药浓度与剂量是否成比例,用该方法进行模型识别,需要多个不同剂量的血药浓度(C)一时间(t)数据,因此对于应用,特别是临床应用,很不方便。在静注给药的情况下,本文证明了: 丁勇关键词:药物动力学 血药浓度 判别法 一室模型 静注和静滴米氏消除动力学参数估计 被引量:3 1989年 在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中,Michaelis-Menten消除动力学(以下简称米氏动力学)和一级并行米氏动力学是最常见的两种,本文就这两种情况,给出一种估计静注和静滴动力学参数的方法——替换法。 丁勇关键词:药物动力学 替换法 吡喹酮缓释型和普通型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报道了11名健康志愿者一次口服60mg/kg吡喹酮普通片及吡喹酮缓释片的药代动力学分析。血浆吡喹酮浓度测定用HPLC荧光检测法。吡喹酮体内动力学分析符合一室口服模型。普通片峰浓度Cmax2.232±0.579mg/l较缓释片0.779±0.329mg/l高,p<0.01,普通片吸收半衰期t1/2k1.627±0.403较缓释片4.007±0.889短,p<0.01。缓释片的药时曲线平稳而延长。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普通片的68.32±8.51%。缓释片的体内外数据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此外并对两种剂型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张银娣 李明亚 沈国胜 沈建平 高逸龙 丁勇 严汉英 郭建兰 袁锡炳 曹德善 丁洪亮 朱延勤关键词:吡喹酮 缓释片 药代动力学 药动学中一个易误解的问题 被引量:1 1992年 设机体静注某药剂量 D 后,得到初浓度C_0,经过一个 t_1/2,血药浓度 C 从 C_0降至C_0/2,记该浓度以后的药-时曲线为1_1(附图)。如果静注剂量为 D/2,则也可得到一条以 C_0/2为初浓度的药-时曲线1_2(附图)。这两条曲线的关系,易引起这样的误解:既然是同一个体,且开始时浓度相等,因而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两条曲线应该是相等的。 丁勇关键词:血药浓度 二室模型 药物动力学 一级吸收药物动力学方程解的研究 1991年 证明了一级吸收药物动力学三种模型的解有类似的性质:解存在唯一、有唯一的极大值和拐点;讨论了解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解决了一级吸收Michaelis-Menten消除动力学药一时关系曲线的变化规律问题。 丁勇 陈小宏关键词:药物 动力学 极大值 拟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 1991年 经典的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将药物的消除速率看成常数,从而药物的消除与剂量无关,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药物的消除并非如此,1965年Levy发现水杨酸盐的消除与剂量有关,其半衰期随剂量的加大而延长,从而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现有的一些非线性模型,由于模型较复杂,其动力学参数的估计很困难。 丁勇关键词:药物动力学 用 S 形分布分析发育资料 1992年 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是评价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给出用 S 形分布评估该指标的方法. 丁勇关键词:青少年 发育 统计分析 黄芪皂苷抗实验性肝损伤作用 被引量:49 1992年 两种黄芪苷ASI和SK能对抗D-半乳糖胺,醋氨酚引起的肝损伤。表现为减轻肝毒引起的病变,SGPT降低,肝MDA下降,GSH升高;且三项指标变化呈明显相关。从离体大鼠肝细胞制备法也证明ASI和SK在0.75μmol/L~0.18 nmol/L浓度范围内,可对抗CCl_4引起的GPT升高。给小鼠连续灌服ASI 12,50 mg/kg或SK 6,20 mg/kg能提高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活性。此结果表明,黄芪苷是黄芪抗肝毒损伤的有效成分。其机理除抗生物氧化外,尚与代谢调节作用有关。 张银娣 沈建平 朱树华 黄大贶 丁勇 张晓林关键词:黄芪皂苷甲 肝炎 血型遗传规律的马氏链特性 1990年 1、两个命题命题1.设有限状态马氐链的转移概率阵为(p_(ij))n×n,通过有限次交换不同的行和对应的列后变为(p_(i′j))n×n,若p′_(ii+1)>0,i=1,2,……,n-1;p_(n1)>0,则该马氏链为不可约的。证同时交换不同的行和列,只不过是将状态的记号作对应的改变, 丁勇静注Michaelis—Menten消除动力学稳态浓度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990年 Michaelis—Menten消除动力学(下称米氏型消除)是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中的重要部分。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呈药动学非线性特征的药物,尤有必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丁勇关键词:稳态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