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志文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神经管
  • 1篇锥体束
  • 1篇锥体束CT
  • 1篇下颌
  • 1篇下颌磨牙
  • 1篇下颌磨牙区
  • 1篇下颌神经
  • 1篇下颌神经管
  • 1篇磨牙
  • 1篇磨牙区
  • 1篇可见性
  • 1篇横截
  • 1篇CBCT

机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作者

  • 1篇陈闰香
  • 1篇蒋娟雯
  • 1篇潘志文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下颌神经管在下颌磨牙区CBCT横截面的可见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下颌神经管在下颌磨牙区锥体束CT(CBCT)横截面中的可见性,并分析其可见性在年龄、性别及左右侧方面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临床拍摄的110例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由三名口腔医生对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及第二磨牙区域的CBCT横截面进行评阅。横截面中下颌神经管的可见性分为容易辨认、大致可辨和无法辨认三个等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第一磨牙及第二磨牙区域CBCT横截面中下颌神经管容易辨认、大致可辨和无法辨认的总体比率分别为48.41%、33.87%、17.73%;不同磨牙位置组及不同性别组之间下颌神经管可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30岁年龄组不同部位下颌神经管可见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患者牙种植术前可通过CBCT横截面辨认其下颌神经管的位置,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通过CBCT横截面明确其下颌神经管的位置,临床需仔细分析。年龄和左右侧可能是影响下颌神经管可见性的因素。
陈闰香蒋娟雯潘志文
关键词:下颌神经管锥体束CT可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