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凯

作品数:10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6篇胃癌
  • 5篇远端
  • 5篇远端胃
  • 5篇切除
  • 5篇胃肿瘤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远端胃大部切...
  • 3篇术后
  • 3篇胃癌根治
  • 3篇胃癌根治术
  • 3篇胃大部
  • 3篇胃大部切除
  • 3篇大部切除
  • 2篇预后
  • 2篇圆形吻合器
  • 2篇远端胃癌
  • 2篇切除术
  • 2篇胃癌患者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肿瘤...

作者

  • 10篇苏向前
  • 10篇徐凯
  • 7篇张楠
  • 4篇邢加迪
  • 4篇陈蕾
  • 4篇崔明
  • 4篇张成海
  • 4篇杨宏
  • 4篇刘茂兴
  • 3篇姚震旦
  • 3篇谭非
  • 2篇王早早
  • 1篇姜北海
  • 1篇吴蔚
  • 1篇吴帆

传媒

  • 6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F—E1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NF—E1b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16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和术后随访资料;男性96例,女性72例;年龄(57.8±11.2)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这组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其中45例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NF-E1b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NF-E1b的表达率.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NF-E1b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配对癌旁正常组织NF-E1b的表达阳性率为17.8%(8/45),明显低于癌组织的67.9%(114/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376,P=0.000)。NF-E1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X^2=4.862,P=0.030)、TNM分期(X^2=10.969,P=0.002)、淋巴结转移(X^2=7.390,P=0.008)以及肿瘤远处转移(X^2=17.887,P=0.000)有关。中位随访时间23(1~77)月;NF-E1b高表达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18.4%,低表达者为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P=0.034)、肿瘤大小(P=0.003)、TNM分期(P=0.000)、肿瘤浸润深度(P=0.009)、淋巴结转移(P=0.000)、肿瘤远处转移(P=0.000)及NF—E1b表达水平(P=0.001)与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4cm(HR=2.193,95%CI:1.334~3.603,P=0.002)、发生远处转移(HR=2.064,95%CI:1.160~3.672,P=0.014)及NF—E1b高表达(HR=1.994,95%CI:1.068~3.724,P=0.030)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F-E1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且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NF-E1b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徐凯陈蕾邸佳柏王早早汪爱东吴蔚吴帆姜北海苏向前
关键词:结直肠癌靶向治疗预后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65岁以上胃癌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2009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的18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体力状况0~1级;术前胃镜检查胃部肿物,病理活检证实腺癌;影像学检查排除了远处转移;术前心肺功能正常;术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术中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者。排除标准:术中腹腔镜探查可见腹盆腔种植转移;腹腔游离细胞学阳性者;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者。按年龄分为≥65岁组(59例)和<65岁组(1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情况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分析≥65岁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手术团队完成手术。≥65岁组术前基础疾病发生率为44.1%(26/59),明显高于<65岁组的20.2%(26/129)(χ^2=11.570,P=0.001);≥65岁组贲门胃底癌发生率为64.4%(38/59),高于<65岁组的40.3%(52/129)(χ^2=16.625,P=0.001)。≥65岁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明显少于<65岁组[(28.9±10.7)枚比(36.1±15.4)枚,t=3.271,P=0.001]。全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8%(26/188),术后30d病死率为1.6%(3/188)。其中≥65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0d病死率分别为20.3%(12/59)和3.4%(2/59),略高于<65岁组[10.9%(14/129)和0.8%(1/129)],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患基础疾病(OR=0.223,95%CI:0.053~0.944,P=0.041)是≥65岁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1.3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50.0%。≥65岁组和<65岁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和5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5)。结论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65岁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
姚震旦崔明邢加迪杨宏张成海张楠刘茂兴陈蕾谭非徐凯苏向前
关键词:胃肿瘤并发症预后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对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比较老年胃癌患者和非老年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短期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长期生存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并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2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老年组(≥65岁)与非老年组(<65岁)的手术情况、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分析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差异。结果:老年组术前ASA评分和合并症数目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患者手术后平均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为(2.2±2.3)d,非老年组为(1.4±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8%vs.28.5%,P>0.05)。3年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中,老年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非老年患者(44.5%vs.70.5%,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安全可行,并且能够获得较好的长期生存,但仍需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促进术后早期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徐凯崔明邢加迪杨宏张成海陈蕾姚震旦张楠刘茂兴苏向前
关键词:腹腔镜老年胃癌
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选择与策略
2023年
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是胃下部癌的主要手术方式,消化道重建作为手术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BillrothⅠ式吻合、BillrothⅡ式吻合.Roux-en-Y吻合及其相对应的改良术式Braun吻合及UncutRoux-en-Y吻合是现阶段的主流重建术式。BillrothⅠ式吻合符合生理结构,但受限于原发肿瘤的大小及位置。BillrothⅡ式吻合则对肿瘤分期无要求,解决了吻合口张力问题,在联合Braun吻合后,术后反流性胃炎风险明显降低。Roux-en-Y吻合则彻底解决了碱性反流性胃炎,但其操作复杂,破坏了肠道的连续性,术后易导致Roux-en-Y潴留综合征。虽然Uncut Roux-en-Y吻合有几率发生输入袢再通,但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重建术式。
苏向前宋同鲲徐凯
关键词: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
毕Ⅰ式与毕Ⅱ式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近期并发症及1年胃镜随访结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应用毕Ⅰ式与毕Ⅱ式吻合实施消化道重建的手术安全性及短期胃镜随访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收治的接受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胃腺癌患者资料,排除Ⅳ期胃癌、行急诊手术、术前化疗、行联合脏器切除以及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者,共277例胃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消化道重建方法的不同,分为毕Ⅰ式吻合组(143例)和毕Ⅱ式吻合组(13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早期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胃镜随访情况。正态分布变量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变量用Mann 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毕Ⅰ式吻合组年龄(58.1±10.9)岁,男性93例(65.0%),体质指数(23.3±3.2)kg/m2;毕Ⅱ式吻合组年龄(58.3±9.5)岁,男性94例(70.1%),体质指数(23.7±2.9)kg/m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毕Ⅰ式吻合组比较,毕Ⅱ式吻合组手术时间较长[(230.7±44.6)min比(210.3±41.4)min,t=3.935,P<0.001],但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中位数:7.0 d比8.0 d,Z=3.376,P=0.001)、首次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中位数:8.0 d比8.0 d,Z=2.176,P=0.030)及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9.0 d比10.0 d,Z=3.616,P<0.001)均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毕Ⅰ式吻合组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漏3例、胃排空障碍和腹腔感染各4例,均经保守治愈;毕Ⅱ式吻合组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及腹腔内出血各1例、胃排空障碍和腹腔感染各3例,均经保守治愈,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行二次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4%(12/143)和6.7%(9/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7
张楠徐凯苏向前
关键词:远端胃大部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肿瘤定位及淋巴结清扫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126例远端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62例患者在ICG标记近红外荧光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观察组),64例行常规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评估对比术前ICG标记与术中内镜定位的效果;对比两组淋巴结清扫与检获情况。结果:T1~2期观察组患者术中标本测量近端切缘距离(4.92±1.65)cm与对照组(4.76±1.66)c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T3~4期观察组患者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1.09±6.19)枚,高于对照组(8.89±4.35)枚(P=0.049);观察组破损淋巴结检出数量(0.74±0.46)枚少于对照组(1.27±1.22)枚(P=0.009)。结论:T1~2期胃癌患者行术前ICG标记可精准判断肿瘤边界,其肿瘤定位效果与术中胃镜相当,全腹腔镜手术时可指导选择合适的切除线。ICG在T3~4期胃癌的淋巴导航作用可指导术中更精细、完整、彻底地清扫淋巴结,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减少术中淋巴结的破损。
刘茂兴邢加迪徐凯谭非杨宏张成海张楠王早早崔明苏向前
关键词:吲哚菁绿胃肿瘤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后60岁以上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0
2019年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四病区2009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胃癌根治术的60岁以上37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和Mann-Whitney U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进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用例数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分析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含术后肺不张)与未出现肺部感染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胃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肺部感染定义为:术后患者出现体温升高(>38.0℃)并持续24 h以上;伴咳嗽咳痰,痰细菌培养阳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有新近出现的浸润、实变或肺不张。 结果 373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肺部感染50例(13.4%,肺部感染组),未出现肺部感染323例(86.6%,无肺部感染组)。肺部感染组患者术前合并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肺疾病等)39例(78.0%),无肺部感染组为178例(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5,P=0.002)。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肺部感染组也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组[10.0%(5/50)比3.1%(10/323),χ^2=4.098,P=0.048]。肺部感染组与无肺部感染组相比,全胃切除率[54.0%(27/50)比34.4%(111/323),χ^2=12.501,P=0.002]、术后伤口疼痛率[34.0%(17/50)比11.8%(38/323),χ^2=16.928,P<0.001]、二次手术比率[6.0%(3/50)比0.6%(2/323),χ^2=6.032,P=0.014]以及胃管拔除超过7 d的比率[96.0%(48/50)比84.5%(273/323),χ^2=4.811,P=0.028]均明显升高,术后住院天数亦明显延长[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6.0(9.5)d比12.0(5.0)d,U=4 275.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内科基础疾病(OR=4.008,95%CI:1.768~9.086,P=0.001)、腹腔感染(OR=3.164,95%CI:1.075~9.313,P=0.037)
姚震旦杨宏崔明邢加迪张成海张楠陈蕾刘茂兴徐凯谭非苏向前
关键词:胃肿瘤肺部感染术后
中国胃肠腔镜外科的技术演进被引量:1
2021年
胃肠腔镜外科在我国经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近年来,胃肠微创外科新技术不断涌现,3D腹腔镜系统、4K超高清腹腔镜、近红外线荧光显影技术以及5G远程手术等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为新时代胃肠腔镜外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对胃肠微创手术的进一步推广和规范化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对胃肠腔镜相关新技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系统阐述,认为我国胃肠微创外科在临床应用方面已取得巨大进展,在手术技术及设备研发方面,我国已经渡过了机械模仿的时期,进入了寻求创新、注重原创的新时代;提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胃肠腔镜外科同道们应不忘初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诊治理念,保持不断创新的思维与态度,将我国胃肠微创外科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苏向前徐凯
关键词:胃肠肿瘤微创外科
直线吻合器与圆形吻合器在毕Ⅱ式吻合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毕Ⅱ式吻合应用圆形吻合器与直线吻合器实施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所有接受腹腔镜辅助或开腹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胃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排除:(1)术前临床分期及术后病理学分期检查证实为Ⅳ期的胃癌患者;(2)因消化道穿孔、梗阻、出血等行急诊手术者;(3)术前曾行化疗治疗;(4)因肿瘤侵犯其他脏器行联合脏器切除者;(5)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者。共纳入116例胃癌患者。根据胃肠吻合手术采用吻合器的不同,分为圆形吻合器组(61例,52.6%)和直线吻合器组(55例,47.4%)。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直线吻合器组和圆形吻合器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数:230 min比234 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50.0 ml比50.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中位数:28.0枚比26.0枚)以及阳性淋巴结数目(中位数:1.0枚比2.0枚)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相比圆形吻合器组,直线吻合器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中位数:3.0 d比4.0 d,P = 0.038)、首次进食时间(中位数:7.0 d比8.0 d,P = 0.000)、首次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中位数:7.0 d比9.0 d,P = 0.000)及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8.0 d比10.0 d,P = 0.000)均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1/55)和11.5%(7/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92)。圆形吻合器组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1例(1.6%),出现胃排空障碍和腹腔感染各3例(4.9%),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未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未行二次手术治疗;直线吻合器组患者术后仅1例(1.8%)患者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
张楠苏向前徐凯
关键词:胃肿瘤远端胃大部切除机械吻合圆形吻合器
不同吻合器应用于远端胃癌手术毕Ⅱ式吻合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应用圆形吻合器与直线吻合器实施消化道重建的近期安全性、有效性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132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采用吻合器形状的不同,分为圆形吻合器组64例(48.5%)和直线吻合器组68例(51.5%)。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残胃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阳性淋巴结数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直线吻合器组患者较圆形吻合器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中位数:3.0 d vs.4.0 d)、首次进食时间(中位数:7.0 d vs.8.0 d)、首次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中位数:7.0 d vs.9.0 d)及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8.0 d vs.10.0 d)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9%和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1年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食物潴留、残胃黏膜炎及胆汁反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中,直线吻合器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更具优势。
张楠徐凯苏向前
关键词:胃肿瘤远端胃大部切除机械吻合圆形吻合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