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天富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石林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脊柱
  • 2篇骨折
  • 1篇多节段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突出症
  • 1篇椎间孔
  • 1篇椎间盘
  • 1篇椎间盘突出
  • 1篇椎间盘突出症
  • 1篇肱骨
  • 1篇肱骨近端
  • 1篇肱骨近端复杂...
  • 1篇疗效分析
  • 1篇内固定
  • 1篇内镜
  • 1篇内镜技术

机构

  • 3篇石林县人民医...

作者

  • 3篇赵天富

传媒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2017年
目的:探究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患者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选取148例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得到临床病历资料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87例和61例,运用全脊柱MRI检查方法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对患者进行脊髓功能分级时运用ASIA进行,其中A级、B级、C级及D级患者人数分别为45例、34例、36例及32例。3天-8天为骨折距手术时间情况。结果:对148例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后,术后神经血管并发症未出现。运用CT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发现,具有充分的伤椎椎管减压情况,且具有良好的椎体内植骨块融合效果。治疗1个月后随访患者,均十分满意术后情况。结论: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较为复杂,为提高疾病治愈率,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早期的有效诊断和治疗。
赵天富
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进行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随访12个月,观察组肱骨头坏死发生率为5.26%,而对照组肱骨头坏死发生率为21.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以及关节功能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赵天富
关键词: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疗效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2021年
目的:本文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4月至2020年9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取的100例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对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研究组使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进行治疗。最后收集两组患者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脊柱对称性、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术后疼痛感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背部屈伸比、前降力矩、平均功率等指标在60°/s以及120°/s下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脊柱对称性评分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腰部功能障碍评分和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出现数量:1例(2.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出现数量:8例(16.00%)。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数量低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为患者使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进行干预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症状,恢复患者运动功能,应当在实际的治疗中进行应用。
赵天富
关键词: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