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 作品数:73 被引量:368H指数:10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 丁苯酞改善重度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重度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CVR)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经脑血管造影确诊为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符合指南规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药物,丁苯酞组加用丁苯酞(20mg,3次/d)。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采用经颅多普勒和CO2吸人激发试验评价患者CVR,并在治疗后3个月复查。结果8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失访11例(13.6%),最终有70例纳入分析,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各35例。患者平均年龄(55.2±9.0)岁,男性47例,女性23例,血管狭窄程度为72%~99%,平均79.4%±9.5%。治疗3个月后,丁苯酞组CVR显著改善(P=0.007),而对照组改善不显著(P=0.330)。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丁苯酞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可改善重度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的CVR。
- 李敏孙文练学淦刘朝来刘新峰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脑血管障碍
-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特征和西酞普兰的疗效。方法:65岁以上首次发作的老年脑卒中患者230例,于卒中15天后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智能量表(MMSE)评估,对伴有卒中后抑郁的患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3个月后随访,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经随访评估合并PSD患者90例,占39.1%;PSD的发生率与卒中类型无关;脑叶和左侧半球与PSD发生具有相关趋势(OR>1,P=0.10);抑郁组与无抑郁组患者ADL及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抗抑郁治疗后,西酞普兰组患者的抑郁症状逐渐好转,HAMD及ADL评分明显改善。结论:PSD的发生率高达39.1%;PSD对ADL和MMSE可产生明显影响;西酞普兰治疗PSD有良好疗效。
- 赵文新朱武生徐格林张申宁孙芳李华李敏周国庆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5-HT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
- 老年人轻度锥体外系症状的临床意义
- 2005年
- 目的探讨老年轻度锥体外系征(EPS)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无明显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150例,记录轻度EPS、脑白质损害(WML)、全身疾病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伴发轻度EPS对ADL的影响。结果61例老年人伴有轻度EPS,合并轻度EPS者的年龄(75.3±3.9)岁、日常生活能力受损(40/61)和并发全身疾病(39/61)的比例较无轻度EPS者〔分别为(73.9±2.9)岁、30/89、37/89)明显增高(P<0.01〕。两组WML发生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控制年龄、全身疾病及WML的影响后,轻度EPS仍是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伴发的轻度EP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密切相关。
- 周国庆任苏虹段立晖汤兵李敏李华赵文新刘新峰祝华龙史兆荣
- 关键词:老年ADL评分
- 流程管理在住院患者外出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在住院患者外出检查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专职护士按照检查流程陪同患者检查,比较流程管理应用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检查过程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 流程管理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均提高(P<0.01),不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结论 将流程管理应用于患者外出检查中,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品质.
- 樊蓉刘紫萍於兰李敏
- 关键词:住院患者流程管理外出检查
- ABCD2评分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ABCD2评分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患者椎基底动脉主干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行脑血管造影的后循环TIA患者,对其ABCD2评分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后循环TIA患者108例。不同ABCD。评分的后循环TIA患者椎基底动脉主干血管狭窄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总体狭窄程度随着ABCD。评分的增高而增高(P=0.000)。在校正其他血管危险因素后,ABCD。评分对后循环是否存在狭窄[优势比(oddsratio,OR)1.77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234~2.542;P=0.002]及是否存在中至重度狭窄(OR2.083,95%CI1.336~3.176;P=0.001)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3(95%C10.586~0.800)和0.755(95%C10.661~0.849)。当ABCD2评分≥3分时,预测后循环狭窄的敏感性为62.6%(95%C153.4%~71.7%),特异性为70.6%(95%C162.0%~79.1%),预测后循环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为78.7%(95%CI70.9%~86.4%),特异性为67.5%(95%CI58.7%~76.3%)。结论在后循环TIA患者中,椎基底动脉主干血管狭窄程度随着ABCD。评分的增高而增高。ABCD2评分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后循环主干血管是否存在狭窄及是否存在中至重度狭窄。
- 李敏李芸葛良孙文刘新峰
- 关键词:颅内动脉硬化基底动脉
-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与白质疏松的关系
- 张仁良徐格林刘新峰李敏刘德志
- 315例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9
- 2013年
-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神经功能缺损等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315例,通过头颅CT或MRI进行脑卒中病灶定位,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根据诊断分为PSD组101例,非PSD组214例,同时对每例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PSD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比例明显少于非PSD组,未能确定病因和心源性栓塞比例明显高于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SD组mRS评分〉2分和神经功能缺损6~13分比例明显高于非PSD组,mRS评分≤2分、神经功能缺损0~5分比例和BI评分明显低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D的发生与脑卒中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明显相关,功能障碍越重,发生率越高,且程度越重;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和预后与抑郁的严重程度相关.
- 林颖刘亚红杨昉李明泉赵群李敏殷勤陈光辉刘玲
- 关键词:卒中抑郁脑血管障碍脑梗死
-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临床应用进展
- 2007年
-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抗血管生成疗法代表目前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的策略和方向,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亦证实了抗血管生成疗法临床有效性。本文就目前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李敏钱晓萍刘宝瑞
- 关键词: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生长抗血管生成疗法肿瘤血管生成肿瘤治疗
- 替罗非班在机械取栓中原位血栓形成导致再闭塞中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评估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的治疗过程中,原位血栓形成(in situ thrombosis, IST)导致血管再闭塞及经动脉给予小剂量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替罗非班预防血管再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2—10月于南京卒中登记注册系统中住院并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对于闭塞血管再通成功且责任血管伴有狭窄的病例,在取栓后30 min内,每10分钟行造影1次,若出现血管再闭塞,则再次取栓1次,并予动脉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术后5~7 d经MRA或CT血管成像证实血管闭塞部位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例,将其纳入IST组,其余纳入非原位血栓形成组(non-in situ thrombosis, NIST)。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闭塞率,同时评估使用替罗非班后患者之间的预后差异[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最终共计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IST的发生率为32.5%(26/80)。IST组患者的血管再闭塞率显著高于NIST组患者[57.7%(15/26)与3.7%(2/54); χ2=30.568, P=0.000]。在血管再闭塞患者中,82.6%(19/23)的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后血管成功再通,17.4%(4/23)的患者需要进行补救性支架置入治疗。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90 d预后良好率优于未使用替罗非班患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结论接受机械取栓治疗且伴有原位血栓形成的患者,更易于发生血管再闭塞,随后动脉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可以预防再闭塞的发生。
- 戴征李敏王怀明代齐良许剑刘新峰
-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类血栓形成取栓
- NIHSS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血管闭塞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大血管闭塞的预测价值.方法 利用“南京卒中注册系统”,回顾性分析发病24 h内入院且需行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或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患者就诊即刻进行NIHSS评分,根据DSA结果分为大血管闭塞组与非大血管闭塞组.大血管闭塞定义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I/M2段、椎动脉V4段或基底动脉存在血管闭塞,非大血管闭塞定义为未见血管闭塞或血管闭塞存在于大脑中动脉M3/M4段、大脑前动脉或大脑后动脉.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c统计量)评估NIHSS评分对大血管闭塞的预测能力,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判别大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前循环卒中63例,后循环卒中37例.NIHSS评分预测全部患者大血管闭塞的ROC曲线下面积(c统计量)为0.73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21 ~0.848],预测前循环与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分别为0.817(95% CI0.699 ~0.936)和0.683(95% CI 0.505 ~0.861).NIHSS评分判断全部患者大血管闭塞的最佳截断值为13分(灵敏度为0.776,特异度为0.697,阳性预测值为0.839,阴性预测值为0.6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水平提问”[优势比(odds ratio,OR)4.673,95% CI 1.853 ~ 11.786;P=0.001]和“凝视”(OR 3.514,95% CI 1.271 ~9.716; P=0.015)是大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基线NIHSS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大血管闭塞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尤其对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预测价值较高.在NIHSS评分项目中,“意识水平提问”和“凝视”是判别大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 范文平刘文华聂时南马敏敏韩云飞代齐良熊云云肖露露孙文李华李敏殷勤樊小兵朱武生刘新峰
- 关键词:卒中动脉闭塞性疾病神经系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