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良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警浙江省总队更多>>
-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尤瑞克林与氢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注射用尤瑞克林与氢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均给予降颅内压、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调脂、降血压、降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氢氯吡格雷(75mg/次,1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尤瑞克林(0.15PNA单位+生理盐水100m L)联合氢氯吡格雷(剂量同对照组),14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14天、28天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8天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28天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而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均P<0.01);治疗14天、28天后两组ADL评分均显著上升(均P<0.01),而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粘度、低切粘度、中切粘度、高切粘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8天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1.25%)(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氢氯吡格雷可促进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氢氯吡格雷,且未发生不良反应。
- 李进军徐雷陈伟良
- 关键词:尤瑞克林氢氯吡格雷脑梗死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
- 不同分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高血压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高血压变化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发病〈48h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8例。参照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5组,动态监测患者入院7d的血压变化,并在入院后14d及随访3个月时评价近、远期神经功能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影响各组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5组患者的平均血压在入院〈24h下降较快,入院24-72h内仍会缓慢下降,入院4-7d内趋于稳定。各组间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入院〈24h平均血压及入院后〈7d平均血压与近期预后不良(死亡/残疾)和远期预后不良(死亡/残疾)呈u型关系;入院24h平均SBP在140—160mmHg,DBP在80~90mmHg时预后最好,入院7d平均SBP130-150mmHg,DBP75-85mmHg时预后最好。然而不同病因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24h内SBP下降幅度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48,0.04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有自发下降趋势,不同病因血压异常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无明显差异。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不良呈u型关系。入院〈24h SBP下降过快可能增加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卒中患者的预后不良。
- 徐雷齐江彤陈伟良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急性期高血压预后
- 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价值及相关药物干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疾病各因素的相关性,根据合并症情况与Hcy水平施加不同的药物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检测194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分析血清Hcy水平与疾病各因素的相关性。按照疾病类型分成A组(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98例,常规用药基础上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干预,B组(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96例,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口服依那普利进行干预并于干预2周、4周和3个月复查患者血清Hcy水平。结果影像学检查有无斑块与脑卒中既往史是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进行干预后,2周、4周和3个月复测血清Hcy值呈逐步下降趋势(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与脑卒中既往史是影响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因素,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降低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血清Hcy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 李进军徐雷陈伟良
- 关键词: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同型半胱氨酸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_CRP)在TOAST、CISS分型中变化以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内的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资料,按照是否发生END,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END组)和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Non_END组),并按照TOAST、CISS分型进行统计,检测hs_CRP在不同分型中的变化,同时探讨hs_CRP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END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NIHSS评分、体质指数(BMI)、颈动脉闭塞、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hs_CRP以及CISS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A)、穿支动脉疾病(PAD)亚型同Non_EN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TOAST分型,各亚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CISS分型,各亚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LDL_C、颈动脉闭塞、NIHSS评分、CISS分型、FIB以及hs_CRP为END发生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BMI、LDL_C、FIB、NIHSS评分以及CISS各亚型与hs_CRP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hs_CRP与CISS分型各亚型、LDL_C、FIB、NIHSS评分等明显相关,其浓度升高,预示患者预后差。
- 李进军陈伟良查曹兵金海加徐雷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TOAST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