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 作品数:13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产后骶髂关节炎-病例报告及文献综述被引量:9
- 2015年
- 腰背痛是产后女性常见的一种症状,常由于妊娠和分娩导致椎间盘突出[1]或产后骶骨骨折[2~4].骶髂关节附近的疼痛并不少见,但大多数疼痛的根源并非骶髂关节,而是周围关节面及椎间盘.发生于没有并发症的剖宫产或是顺产的妇女的骶髂关节炎相对罕见.骶髂关节、臀部及其周围神经支配的重叠使得体查困难,更多情况下则较少考虑骶髂关节炎,因而容易误诊.针对近期出现的2例产后骶髂关节炎的病例,联合相关文献报道,对产后骶髂关节炎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呼家佳张成梁王英白念岳杨胜辉杨勇鄢建勤
- 关键词:骶髂关节炎病例报告产后骶骨骨折神经支配腰背痛
- 湖南三大省级医院术后疼痛现况调查被引量:27
- 2011年
- 目的客观掌握湖南三大省级医院的术后疼痛现况。方法根据经典的疼痛评估量表和新的疼痛干预指南,结合我国现况设计出一套术后疼痛调查表,对湖南三大省级医院患者的术后疼痛现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显示,82.8%的患者在术后第3天疼痛已降至轻度或消失;51.6%的患者术后疼痛未得到任何处理,14.9%的患者即使向医务人员报告了疼痛也未得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20.2%的患者对疼痛治疗不满意。51.6%的患者认为并非所有的疼痛都需治疗,70.2%的患者在中重度疼痛时才报告;72.6%的患者对吗啡一无所知,18.5%表示坚决不用。结论湖南三大省级医院对术后疼痛的处理能够使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但医务人员对术后疼痛的重视不够,疼痛处理尚未规范化。同时,患者对术后疼痛及止痛药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为了提高术后疼痛控制水平,建议加强对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术后疼痛宣教。
- 鄢建勤王英唐岸柳朱琳郭曲练
- 关键词:术后疼痛疼痛评估疼痛处理疼痛教育
- 背根神经节Kv7.2在吗啡减轻紫杉醇诱发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评价背根神经节(DRG)Kv7.2在吗啡减轻紫杉醇诱发大鼠神经病理性痛(NPP)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5周龄,体质量140~160 g。实验Ⅰ 取72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8):对照组(C组)、对照+吗啡组(C+M组)、NPP1组和NPP1+吗啡组(NPP1+M组)。实验Ⅱ 取24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6):NPP2组、NPP2+ML252组、NPP2+吗啡组(NPP2+M组)和NPP2+吗啡+ML252组(NPP2+M+ML252组)。腹腔注射紫杉醇溶液2 mg/kg,每2 d注射1次,共注射4次,构建NPP模型。模型构建完成后,C+M组、NPP1+M组、NPP2+M组和NPP2+M+ML252组皮下注射吗啡5 mg/kg,NPP2+ML252组和NPP2+M+ML252组腹腔注射钾离子通道抑制剂ML252 10 mg/kg,连续注射7 d。实验Ⅰ各组分别于连续给药结束后第1、3和7天,实验Ⅱ各组于连续给药结束后第7天,随机取6只大鼠,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冷缩足潜伏期(CWL)。行为学评估结束后,处死大鼠取DRG,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Kv7.2表达。实验Ⅰ于连续给药结束后第1天时,采用RT-qPCR法检测DRG Kv7.2 mRNA表达,免疫荧光法测定DRG Kv7.2表达和C组Kv7.2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共表达情况。 结果:实验Ⅰ 与C组比较,C+M组各时点MWT升高,DRG Kv7.2及其mRNA表达上调( P<0.05),C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NPP1组各时点MWT降低,CWL缩短,DRG Kv7.2及其mRNA表达下调( P<0.05);与NPP1组比较,NPP1+M组各时点MWT升高,CWL延长,DRG Kv7.2及其mRNA表达上调( P<0.05)。大鼠DRG Kv7.2在肽能中小直径神经元、非肽能中小直径神经元和大直径神经元中存在表达,在胶质细胞中不存在表达。实验Ⅱ 与NPP2组比较,NPP2+ML252组MWT、CWL和DRG Kv7.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NPP2+M组MWT升高,CWL延长,DRG Kv7.2表达上调( P<0.05);与NPP2+M组比较,NPP2+M+ ML252组MWT降低,CWL缩短,DRG Kv7.2表达下调( P<0.05)。 结论:DRG Kv7.2表达下调参与了吗啡减轻紫杉醇诱发大鼠NPP的过程。
- 周颖姚梦夏王英郑辉哲詹美香
- 关键词:吗啡紫杉醇
-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腰膨大处DNA甲基化谱的研究
- 目的 构建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大鼠脊髓腰膨大处基因组的甲基化谱,为全面找寻受DNA 甲基化机制调控的具体疼痛相关基因和研究其具体调控机制提供靶标和依据。
- 王英杨明华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DNA甲基化芯片
- P2X_3受体在疼痛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09年
- ATP是广泛存在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自损伤细胞或炎症组织释放至细胞外的ATP可激活初级传入神经元上的P2X和P2Y受体,引起疼痛。P2X受体中的P2X3亚单位高度选择性表达于感觉神经元,应用P2X3受体反义寡核苷酸、RNA干扰、基因敲除技术和选择性拮抗剂等研究表明,ATP和P2X3受体在多种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PGE2、NGF、SP和谷氨酸等可增强P2X3受体激动剂激发的内向电流,对P2X3受体的功能起急性上调作用。但是在一些慢性疼痛模型中,P2X3受体表达上调和活性增加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
- 王英鄢建勤
- 关键词:P2X3受体疼痛中枢神经系统
- 右美托咪定对过氧化氢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过氧化氢(H_2O_2)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_2O_2组(200μmol/L H_2O_2),右美托咪定低、中、高浓度组(50、100、200μmol/L右美托咪定+200μmol/L H_2O_2),培养48 h,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凋亡情况、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9活性、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B淋巴细胞瘤(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与H_2O_2组比较,右美托咪定低、中、高浓度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率显著降低,LDH释放量显著减少,MDA含量显著降低,SOD、CAT及GSH-Px活性显著升高,Caspase3、9活性显著降低,Bcl-2及p-ERK1/2表达量显著上调,Bax表达量显著下调(均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能通过抗氧化及抗细胞凋亡进而抑制H_2O_2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
- 郑辉哲王英张援
- 关键词:PC12细胞
- 患者自控镇痛泵的术后镇痛时间与效果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本研究对湖南省级医院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PCA)的使用情况和镇痛效果进行调查分析,为医务人员更合理地选用PCA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42例开放式手术患者,按其术后疼痛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1组为对照组(无处理组),21例;2组为PCA 24 h组,使用PCA 24 h,8例;3组为PCA 48 h组,使用PCA 48 h,13例。由非麻醉科人员采用11点数量评分法(NRS-11)评估患者疼痛。对所得术后0,1,2,4,6,8,12,24,36,48,72 h各时点的疼痛评分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评估PCA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①在术后第1日,3组间疼痛强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PCA 24 h和PCA 48 h组在术后第1日的疼痛强度均显著低于无处理组(P<0.05);PCA 24 h和PCA 48 h组在术后第1日疼痛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术后第2日和第3日,3个不同处理组间的疼痛强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着患者伤口愈合,病情好转,各组间的疼痛评分趋于一致,在术后72 h降至2左右。结论①PCA在术后第1日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疼痛;②对于开放式手术术后疼痛的控制,使用PCA 24 h较使用PCA 48 h更为合适。
- 王英唐岸柳朱琳鄢建勤
- DNA甲基转移酶类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索DNA甲基转移酶类(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在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腰段鞘内置管成功的27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sham+NS组)、CCI+NS组及CCI+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组(CCI+5-AZA组),每组9只。CCI术后第3天至第14天,sham+NS组和CCI+NS组每天鞘内注射1次NS,CCI+5-AZA组每天鞘内注射1次10μmol/L 5-AZA。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5,7,10,14天测定各组大鼠术侧后足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术后第14天各组大鼠于深麻醉下处死,取脊髓腰膨大,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DNMT1,DNMT3a和DNMT3b的表达。结果:术后第3天至第14天,CCI+NS组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均较sham+NS组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第5天至第14天,CCI+5-AZA组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均较CCI+NS组明显上升(均P<0.05),但仍低于sham+NS组(均P<0.05)。DNMT1,DNMT3a和DNMT3b在大鼠脊髓腰膨大背角处有致密表达,且以胞核分布为主。术后第14天CCI+NS组的DNMT1,DNMT3a和DNMT3b表达较sham+NS组均明显上升(均P<0.05)。CCI+5-AZA组的DNMT1,DNMT3a和DNMT3b表达均较CCI+NS组明显下降(均P<0.05),但仍高于sham+NS组(均P<0.05)。结论:DNMTs在脊髓腰膨大处的表达上调很可能在CCI大鼠N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DNMTs抑制剂5-AZA可下调DNMTs的表达和缓解CCI诱导的NPP,可能成为NPP的潜在治疗药物。
- 王英郭曲练鄢建勤杨明华林艳林智平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5-氮杂胞苷
- 静脉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静脉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静脉麻醉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维持麻醉所需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5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限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全身静脉麻醉方案,麻醉诱导前15 min,观察组开始静脉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为0. 5 ng/ml右美托咪定至术毕前30 min,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术中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值(BIS)为45~50。监测2组术前基础值(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关胸时(T4)、术毕拔管时(T5)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T2~T4时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结果 T0时,2组HR、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T2~T5时,对照组HR、MAP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T1~T5时,观察组HR、MAP水平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水平(P <0. 01);T2~T4时,观察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水平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水平(P <0. 01)。结论静脉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为0. 5 ng/ml的右美托咪定可使全身静脉麻醉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同时可降低术中维持麻醉深度所需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
- 游逸升张爽许如贞王英
- 关键词:肺癌根治术胸腔镜静脉靶控输注血流动力学丙泊酚血浆靶浓度
- 麻醉深度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我院行择期开放性食管癌根治术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BMI 18~25kg/m2,年龄60~7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浅麻醉组(L组)及深麻醉组(D组)。L组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维持在45~60,D组BIS值维持在30~45。于术前24h和术后24、72h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分。同时比较两组老年患者基本情况及术中补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低血压发生率和术后疼痛评分等情况。结果 D组术后24和72h POCD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术中补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低血压发生率和术后疼痛评分等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术中BIS值维持在45~60间相比,BIS值维持在30~45间可降低老年食管癌患者早期术后POCD的发生率。
- 张宗銮王英
- 关键词:麻醉深度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脑电双频指数老年患者食管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