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
-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卡尼汀对尿毒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炎症与心功能影响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尿毒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炎症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尿毒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63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微炎症、心功能、心肌酶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均减小,且B组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最大血流速度比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71%(54/63),显著高于A组的65.08%(4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降低患者心肌酶,保护心肌,提高心功能。
- 文海燕肖玲许伟恒贾松刘冬辉侯丽彦赵影
- 关键词:尿毒症慢性心力衰竭左卡尼汀微炎症心功能
- 动态联合检测血清IL-6、hs-CRP及PCT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优化抗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 肖玲孙砚诚文海燕徐红赵影
- 该技术主要用于重症医学科及呼吸科,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抗菌治疗过程中,采用动态联合检测血清IL-6、hs-CRP及PCT指导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动态联合检测方式后,对血清相关指标起到有效的调节改善作用,同时对于...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炎抗菌治疗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后脑梗死发生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后脑梗死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60例TIA后脑梗死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氯吡格雷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疗法,对比两组的血脂水平高低、血凝功能变化情况、动脉血管斑块等相关指标大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平均斑块数量、强回声数量以及低回声数量三项动脉血管斑块等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后脑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预防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大小,同时预防脑梗死症状发生,提升患者的康复疗效。
- 赵慧娟肖玲文海燕李润浦
-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TIA脑梗死
- 改善型微生态制剂对ICU危重症患者炎症反应、肠道功能的改善作用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采用改善型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对于患者炎症反应状态、肠道功能改善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ICU收治因脑卒中入住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措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含有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微生态制剂治疗。比较两组肠黏膜功能指标[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尿乳果糖/甘露醇(L/M)]、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免疫功能指标、肠道菌群变化和患者救治成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内毒素、D-乳酸、DAO、L/M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的血清内毒素、DAO、L/M的水平为(41.84±6.69) FU/mL、(8.49±2.38) U/L、0.18±0.05,低于对照组[(45.57±7.20) FU/mL、(10.26±2.89) U/L、0.22±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IL-6、IL-10、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的血清IL-10、TNF-α水平为(32.64±6.85) ng/mL、(8.39±2.76)mg/L,均低于对照组[(35.80±6.45) ng/mL、(9.44±3.15)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的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的CD3^(+)、CD4^(+)、CD4^(+)/CD8^(+)为(61.77±3.00)%、(41.64±3.30)%、1.68±0.21,高于对照组[(59.26±3.75)%、(39.32±3.56)%、1.56±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肠道菌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的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均为(11.63±2.10)、(10.34±1.83)、(11.74±2.01) IgCFU/g,高于对照组[(10.20±1.86)、(9.40±1.78)、(10.52±1.96) IgCFU/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 肖玲文海燕许伟恒赵影茆成祥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微生态制剂炎症反应
- 血清PCT、CRP水平在ICU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血清PCT、CRP水平在ICU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同期治疗的10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72例,轻症SAP 45例,重症ICU ...
- 肖玲
- 关键词:卒中相关性肺炎血清PCT血清CRP
- 危重症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凝血系统功能紊乱的交互作用及肠道微生态调整的改善作用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凝血系统功能紊乱的交互作用及肠道微生态调整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80例危重症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治疗。依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将患者进行危重症分级,并检测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凝血功能(APTT、Fib、D-D)及肠道屏障功能(NO、DAO、D-乳酸)水平,分析危重症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凝血系统功能紊乱的交互作用及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效果。结果: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肠道菌群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和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显示,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肠道屏障功能NO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肠道菌群肠球菌、凝血功能APT、Fib和D-D、肠道屏障功能DAO和D-乳酸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肠道菌群肠球菌、凝血功能(APTT、Fib、D-D)水平、肠道屏障功能(DAO、D-乳酸)指标呈正相关(P<0.05),与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肠道屏障功能NO水平呈负相关(P<0.05);肠道双歧杆菌水平、乳酸杆菌均与凝血功能(APTT、Fib、D-D)水平、肠道屏障功能(DAO、D-乳酸)呈负相关(P<0.05),与肠道屏障功能NO水平呈正相关(P<0.05);肠道肠球菌水平与凝血功能(APTT、Fib、D-D)水平、肠道屏障功能(DAO、D-乳酸)呈正相关(P<0.05),与肠道屏障功能NO水平呈负相关(P<0.05);两组治疗前肠道菌群、凝血功能指标及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7.5%)低于对照组(25.0%)(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
- 肖玲文海燕许伟恒肖凤仙高红雨茆成祥
- 关键词:危重症肠道微生态凝血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
- 危重症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血浆Fib、APTT、D-D水平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水平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危重症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4种肠道菌群菌落数,并分析肠道菌群菌落数与血浆Fib、APTT、D-D水平的相关性。随访记录观察组入院28 d的生存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肠道菌群菌落数及血浆Fib、APTT、D-D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影响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群菌落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落数诊断危重症的曲线下面积均>0.7,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危重症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与血浆Fib、APTT、D-D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落数与血浆Fib、APTT、D-D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1)。74例危重症患者中,生存44例、死亡30例。生存患者<60岁比例、住院时间、双歧杆菌菌落数、乳酸杆菌菌落数均高于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菌落数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及血浆Fib、APTT、D-D水平均低于死亡患者(P均<0.05)。年龄、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群菌落数及血浆Fib、APTT、D-D水平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危重症患者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降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群菌落数升高,并与血浆Fib、APTT、D-D水平相关,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 肖玲肖凤仙文海燕茆成祥赵小辉李明花高红雨曹中秋苏同舟
-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预后
- 动态联合检测血清IL-6、hs-CRP及PCT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优化抗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动态联合检测血清IL-6、hs-CRP及PCT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优化抗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选取10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动态联合检测血清相关指标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淋巴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清降钙素原三项血清相关指标大小分别是(5.12±1.14)pg/ml、(5.92±3.12)mg/l以及(2.12±1.33)ng/ml,和对照组治疗后对应的淋巴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清降钙素原三项血清相关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动态联合检测方式后,对血清相关指标起到有效的调节改善作用,同时对于缓解临床体征等各个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 肖玲孙砚诚文海燕徐红赵影
- 关键词:血清指标卒中相关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