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妍
- 作品数:26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能谱CT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皮质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皮质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和1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能谱CT检查,能谱软件处理所有图像,获取腹主动脉和肿瘤的相关参数,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肾上腺腺瘤和嗜铬细胞瘤均为单发,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无囊变、出血和钙化,腺瘤平均直径(2.79±0.99) cm,嗜铬细胞瘤平均直径(3.21±0.58) cm。腺瘤和嗜铬细胞瘤的标准化CT值上,延迟期40~l40 keV、静脉期70~140 keV、动脉期40 keV和70~140 keV单能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静脉期和动脉期腺瘤的血(碘)、脂(碘)、水(碘)的基物质标准化浓度均显著低于嗜铬细胞瘤(P<0.05);延迟期、静脉期和动脉期腺瘤与嗜铬细胞瘤的碘(血)、碘(脂)、碘(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腺瘤与嗜铬细胞瘤两种瘤体能谱CT的能谱特征物质含量、能谱曲线、单能量CT值具有显著性差异,有助于鉴别诊断;且延迟期碘(血)、碘(脂)、碘(水)基物质浓度以及单能量CT值鉴别诊断价值更高。
- 杨洁李秋实赵森杜森任文妍庄琰沈松鹤
- 关键词:能谱CT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腺瘤
- CT冠脉成像联合血清IMA、TRPM7在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CT冠脉成像(CTA)联合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瞬时受体电位M7(TRPM7)在缺血性心肌病(IC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ICM患者146例即为ICM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分为轻度组45例、中度组54例、重度组47例,入院后行CTA检查;同期选择本院正常体检健康者14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MA、TRPM7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IMA、TRPM7水平对ICM的诊断价值。采用四格表评估CTA联合血清IMA、TRPM7水平对ICM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M组患者血清IMA、TRPM7水平较高(P<0.05)。重度组的IMA、TRPM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CM组患者血清中IMA的表达水平与TRPM7呈正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IMA、TRPM7水平联合诊断的AUC高于IMA、TRPM7单独诊断的AUC值(P<0.05);四格表计算显示,CTA联合IMA、TRPM7诊断ICM的准确度为92.18%,其敏感度为98.38%,特异性为38.58%,其中三者联合诊断敏感度高于CTA、IMA、TRPM7单独诊断的敏感度(P<0.05)。结论ICM患者血清中IMA、TRPM7表达水平升高,CTA联合IMA、TRPM7可明显提高ICM诊断的价值。
- 庄琰赵森张进任文妍杜森
-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缺血修饰白蛋白
- MR间质淋巴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MR间质淋巴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6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给予MR间质淋巴造影检查,观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情况,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分析MR间质淋巴造影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显示前哨淋巴结数目、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率。结果 MR间质淋巴造影与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显示前哨淋巴结平均数目为(1.33±0.41)枚、(1.28±0.39)枚,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20例有转移,40例无转移;MR间质淋巴造影结果显示18例有转移,42例无转移,MR间质淋巴造影诊断出乳腺癌患者淋巴转移敏感度为90.00%(18/20),特异度为100.00%(40/40),准确率为96.67%(58/60)。结论 MR间质淋巴造影可可靠、有效显示出乳腺引流区域淋巴结和淋巴管,并对前哨淋巴结作出诊断,为一种安全、便捷、可靠的技术,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发展前景较大。
- 杜森谭莉霞庄琰任文妍杨洁赵森鲍志国周青
-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 MR-DWI对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中转移淋巴结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腋窝中淋巴结转移患者78例,均予以病理检查及MR-DWI检查,将病理检查作为确诊金标准,统计MR-DWI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同时对比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的短轴径线和ADC值差异。结果MR-DWI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依次是89.74%、90.00%、88.89%。转移组ADC值低于未转移组(P<0.05),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短轴径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DWI评定乳腺癌患者腋窝中转移淋巴结时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属于一类无创、安全、迅速的检查技术,值得采用。
- 任文妍赵森
-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乳腺癌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检查
- MRI联合血清LncRNA MYLK-AS1水平对早期肝癌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反义RNA1(MYLK-AS1)水平对早期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11-14-2021-11-14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6例早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肝癌组)。选取同院同期接受检查的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良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YLK-AS1水平。所有入选者均行MRI检查,分析MRI联合血清MYLK-AS1对早期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76例肝癌患者共有84个癌灶,MRI动态扫描显示,DWI高信号(76个,90.48%),T1WI显示低信号(65个,77.38%),T2WI显示稍高信号(70个,88.33%)。DCE扫描结果显示,延迟期部分病变可见包膜强化(22个,26.19%)。肝癌组血清MYLK-AS1水平为(2.11±0.36),高于良性组的(1.02±0.19),t=21.224,P<0.001。MYLK-AS1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准确度为86.76%,灵敏度为89.47%,特异度为83.33%;MRI在早期肝癌诊断中准确度为92.65%,灵敏度为94.74%,特异度为90.00%;两者联合检测在早期肝癌诊断中准确度为91.18%,灵敏度为98.68%,特异度为81.67%。结论MRI联合血清MYLK-AS1水平对早期肝癌的诊断价值优于各单项检测。
- 庄琰任文妍杜森张进
- 关键词:肝癌
- DWI与血清PCSK9、IL-18在乳腺癌中的诊断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评估弥散加权成像(DWI)与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白细胞介素18(IL-18)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入的疑似乳腺癌患者100例,均行DWI及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肿瘤组(62例)、良性肿瘤组(38例),测两组患者血清PCSK9、IL-18表达水平。比较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患者DWI检查下ADC值差异以及血清PCSK9、IL-18水平差异。ROC曲线分析DWI与血清PCSK9、IL-18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癌的价值。结果:DWI检查下b=400s/mm^(2)时ADC值明显高于b=800s/mm^(2)时,且b=400s/mm^(2)、800s/mm^(2)时良性肿瘤组ADC值均高于恶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血清PCSK9、IL-18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值、血清PCSK9、IL-18水平是影响乳腺癌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ADC值(b=400s/mm^(2))、血清PCSK9、IL-18水平单独诊断乳腺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0.914、0.881,联合诊断乳腺癌AUC为0.983。结论:DWI与血清PCSK9、IL-18诊断乳腺癌均有一定价值,且三者联合时诊断精准性更高。
- 任文妍赵森庄琰杜森李秋实
- 关键词:乳腺癌白细胞介素18
- 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比较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RFA)与肝动脉插管栓塞(TAE)治疗肝血管瘤(HCH)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2例HCH患者,其中56例接受TAE治疗,另46例接受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随访3个月。结果TA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日分别为(49.2±14.6)min、(13.4±3.7)mL和(3.4±1.6)d,而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组分别为(57.5±18.9)min、(7.5±1.9)mL和(1.5±0.5)d,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TAE治疗组瘤体容积分别为(49.2±22.5)mL和(31.4±15.7)mL,与RFA治疗的(49.1±22.3)mL和(31.2±15.5)mL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瘤体缩小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TAE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显著高于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组的6.5%(P<0.05)。结论采用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HCH患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两组方法治疗效果相当。
- 任文妍赵森庄琰杜森李秋实
- 关键词:肝血管瘤肝动脉插管栓塞射频消融
- 观察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诊断肺癌患者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遴选时段2019年6月-2020年6月肺癌及肺良性病变患者100例,分三组,肺癌骨转移组(35例)、肺癌未骨转移组(31例)、肺部良性病变组(34例),三组均接受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肺癌骨转移组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NSE)均明显高于肺癌未骨转移组、肺部良性病变组,三组上述标志物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腺癌骨转移CEA阳性率均高于肺鳞癌骨转移CEA阳性率(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疾病及骨转移的诊断发挥显著价值,可提高早期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检出率。
- 李秋实杨洁庄琰任文妍张进刘梦雯刘双锋
-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志物肺癌骨转移
- 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对女性乳腺病变的诊断意义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MRI动态增强参数对女性乳腺疾病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1例乳腺疾病患者的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良、恶性乳腺病变的MRI动态增强参数值,分析MRI动态增强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01例乳腺病变患者中良性病灶69例(68.32%);恶性病灶32例(31.68%)。MRI动态增强诊断准确率为91.09%,敏感性为93.75%,特异性为89.86%。良性乳腺病变Washin、PEI参数值、早期强化率均低于恶性乳腺病变,Washout参数值高于恶性乳腺病变,TIC类型以Ⅰ型为主,增强扫描达峰时间多在3 min后。良、恶性乳腺病变上述MRI动态增强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参数可为女性良恶性乳腺病变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补充信息。
- 任文妍杜森庄琰李秋实赵森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乳腺病变
- MR-DWI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diffusion Welghted Imaging,DWI,MR-DWI)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分析。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50例患者,共76个淋巴结病灶为本研究样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DWI采用0/500/800 s/mm^(2)b值。比较转移与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ADC值及短轴直径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算出ADC阈值,区分转移性与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结果76个淋巴结中,转移性淋巴结为47.37%,非转移性淋巴结为52.63%。DWI图像信号表明,转移性淋巴结节的信号强度显著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节;ADC值(≤0.876×10^(-3)mm^(2)/s)的灵敏度为83.58%、特异度为83.66%、阳性预测值为87.64%、阴性预测值为78.88%、准确度为83.51%、Youden指数为65.41;淋巴结/癌灶(≤1.085)的灵敏度为85.64%、特异度为89.76%、阳性预测值为91.26%、阴性预测值为82.44%、准确度为87.08%、Youden指数为73.22。结论MR-DWI可准确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且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 任文妍杜森庄琰李秋实赵森
-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