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庆
- 作品数:29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68例HPV相关口咽鳞癌患者生存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口咽癌HPV适用检测方法并比较HPV阳性患者新、旧版肿瘤TNM分期降级后的预后差异,为指导HPV相关口咽癌的精准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171例口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分别行脱落细胞学、P16免疫组织化学及HPV-RNA PCR检测HPV,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分析68例HPV相关口咽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新、旧版TNM分期标准对其重新分期,了解降级情况,统计各期患者生存率,比较新、旧2版分期患者的预后,应用Kaplan-Meier方法建模,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P16检测、口咽脱落细胞检测和PCR检测的口咽癌HP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7%、14.6%和24.0%,脱落细胞检测与其他2种检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免疫组织化学和PCR检测无统计学差异(P=0.205)。68例HPV阳性口咽鳞癌患者按照第7版与第8版TNM标准分期,分别为Ⅰ期3和42例,Ⅱ期7和14例,Ⅲ期17和9例,Ⅳ期41和3例。第7版与8版分期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Ⅰ期100.0%和89.7%(P=0.672),Ⅱ期68.6%和61.9%(P=0.961),Ⅲ期66.8%和37.0%(P=0.043),Ⅳ期74.8%和0.00%(P=0.000)。第7与8版分期的早期患者(Ⅰ、Ⅱ期)生存率比较,78.8%和82.7%(P=0.585),晚期患者(Ⅲ、Ⅳ期)生存率比较,71.2%和27.8%(P=0.000)。HPV阳性患者按照第7版分期,早期与晚期患者生存率为78.8%和71.2%(P=0.982);按照8版分期,早期与晚期患者生存率为82.7%和27.8%(P=0.000)。结论:脱落细胞检查不宜作为诊断HPV阳性口咽鳞癌的单一标准,P16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PCR基因检测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于HPV阳性口咽鳞癌患者,新版分期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预后分层更加清晰,能更好指导临床决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孔钰杨小琛陶月琴周凯林浩志侯峰冯元勇陈云庆蒋艳霞宋凯尚伟
- 关键词:口咽鳞癌HPVTNM分期
- 肺泡微石症一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患者女,18岁,因"发现肺部阴影4年"于2014年11月26日人院.患者4年前体检行胸部X线透视检查发现双侧弥漫结节影,于当地医院复查胸部CT示双肺弥漫小结节影,自觉无不适,未进行相关治疗,近2年来偶有朐闷、憋气,与活动无关,无咳嗽、咳痰、发热、心悸、乏力及消瘦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复查胸部CT仍显示双肺弥漫小结节影,于我院门诊行胸部高分辨率CT可见双肺弥漫小结节影,
- 汤立建孙家兴任敦强陈云庆王菲菲唐洁于文成
- 关键词:肺泡微石症双肺弥漫高分辨率CT胸部X线结节影肺部阴影
- Peutz-Jeghers综合征双胞胎患儿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Peutz-Jeghers(P-J)综合征是一种临床罕见病,由STK11基因突变导致,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和胃肠道息肉为主要临床表现。该文报道了一对双胞胎患儿,其中双胞胎次子基因突变为新发突变,双胞胎长子未发现基因突变,但有典型临床表现。
- 于敬红于淑凤宋振凤赵燕陈云庆王彩霞
- 关键词:PEUTZ-JEGHERS综合征双胞胎病例报道
- 肝细胞肝癌中Piwil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Piwil2的表达及其与HCC的发生与演进、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PV 6000法检测163例HCC组织及对应癌旁非瘤组织中Piwil2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CC组织中Piwil2的高表达率为47.85%(78/163),而癌旁非瘤组织中未发现高表达病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32,P<0.001)。Piwil2表达与HCC病理分级、TNM分期、包膜侵犯、脉管侵犯均有关(P均<0.05),病理分级Ⅲ+Ⅳ级、TNM分期Ⅲ+Ⅳ期的患者高表达率高于Ⅰ+Ⅱ级、Ⅰ+Ⅱ期的患者(73.33%vs 26.14%,P<0.001;68%vs 44.2%,P=0.028)。Kaplan-Meier预后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iwil2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较低表达组短(P均<0.05);有包膜侵犯、有脉管侵犯、病理分级Ⅲ+Ⅳ级、TNM分期Ⅲ+Ⅳ期的患者Piwil2高表达组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比低表达组短(P均<0.05)。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Piwil2表达、TNM分期是影响HCC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Piwil2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发展,其高表达可促使癌细胞增殖与转移,并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检测Piwil2在HCC中的表达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有望成为HCC治疗的新靶标。
- 王申涛叶冬雪陈云庆李宏时维平周璇项锋钢
-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肝癌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错配修复缺陷的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结果为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dMMR)的胃癌中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比较胃癌中dMMR/MSI不同检测方法一致性,分析dMMR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术前未经治疗、接受胃癌根治术的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蛋白IHC检测结果为dMMR的病例85例,由2名病理医师对IHC结果进行复核。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对85例同样本进行MSI状态的检测,同时分析dMMR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在85例胃癌样本中,经复核,IHC结果均为dMMR,其中3例经PCR法测定为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 MSS),免疫组化检测dMMR与PCR检测结果的一致率为96.47%。本研究中dMMR胃癌患者以男性多见(61.2%),初诊时中位年龄在70岁(45岁~86岁),好发于胃窦(76.5%),以MLH1与PMS2这两种MMR蛋白联合缺失为主(94%),Lauren分型中混合型较多(43.5%),分期以II期为主(54.1%),PD-L1表达CPS ≥ 5 (81.2%),EBER表达为阴性(98.9%),HER2基因均无扩增(100%),所有患者中大部分未接受辅助化疗(68.2%),截至随访时间,有85.9%患者未出现复发以及转移(中位随访时间17月)。结论:本研究强调了免疫组化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在检测胃癌错配修复缺陷和微卫星不稳定性方面的显著相关性。主要临床病理特征包括以老年男性为主,好发于胃窦,分期较早,预后较好。
- 王慧云陈云庆张丽宋姗爱刘宁刘自民侯和磊
- 关键词:胃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式反应
- 睾丸神经纤维瘤一例报告被引量:2
- 2020年
- 神经纤维瘤是一种周围神经鞘膜的良性肿瘤,来源于间叶组织,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发生于睾丸者非常罕见。超声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造影能够协助筛查病灶,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检查S100、SOX10染色阳性为特征性改变。本病预后良好,建议选择保留睾丸组织手术。
- 于磊陈云庆郑曙光王沛涛李慎谦
- 关键词:睾丸肿瘤神经纤维瘤病例报告
- Castleman病变异型POEMS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POEMS综合征的认识,提高不典型POEMS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例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变异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以内分泌异常(性腺功能减退)为首发表现,继而出现皮肤损害、神经源性损害、多发浆膜腔积液、多发淋巴结肿大等表现,临床上符合POEMS综合征诊断,但血液学检查无克隆性浆细胞证据。后经多学科会诊,完善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提示为CD,且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升高,最终诊断为CD变异型POEMS综合征。结论临床医师在诊治POEMS综合征时需具备多元思维,当临床上高度怀疑POEMS综合征但不完全符合强制诊断标准时,应积极寻找相关证据,尤其需重视病变部位活检和血浆VEGF水平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以减少漏诊、误诊。
- 李昱昕许翔张晓林邢宝迪赵文娟郝大鹏刘斌陈云庆董冰子王忠超孙晓方赵宇航
- 关键词:POEMS综合征CASTLEMAN病性腺功能减退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胃钙化性纤维性肿瘤二例及其超声内镜特点被引量:2
- 2020年
-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FT)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良性纤维性肿瘤,临床少见,胃内病变更为罕见,目前报道不足100例。现报道2例胃CF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分析39篇文献中行超声内镜检查的23例CFT患者(含本组2例CFI患者)的资料,总结其超声内镜特点,期望对临床医师诊治胃CFT提供借鉴。
- 丁雪丽荆雪陈云庆刘华尹晓燕徐永红江月萍田字彬毛涛
- 关键词:胃肿瘤钙化性纤维性肿瘤超声内镜
- 原发脊髓的卵黄囊瘤一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也称内胚窦瘤,是通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睾丸及卵巢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纵隔、腹膜后及尾椎等性腺外部位亦可发病。其中原发于颅内的卵黄囊瘤较少见,而原发于脊髓内的病例则更为罕见,国外报道仅3例,国内未见报道。许多病理医师及临床医师对原发脊髓的卵黄囊瘤认识不足,易引起误诊。现报道1例发生于28岁女性的脊髓内多灶性卵黄囊瘤。磁共振成像显示脊髓内多发占位性病变。肿瘤镜下可见卵黄囊瘤经典的Schiller-Duval(S-D)小体及网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SALL4、Glypican-3、胎盘碱性磷酸酶弥漫阳性,甲胎蛋白及甲状腺转录因子1部分阳性。患者于术后34 d死于脑疝。
- 张月娟王继纲陈云庆史海磊计晓彬王彦
- 关键词:卵黄囊瘤甲状腺转录因子1内胚窦瘤病理医师占位性病变临床医师
- 肺动脉内膜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21年
- 目的:分析肺动脉内膜肉瘤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科的肺动脉内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建议回当地医院治疗;方案:靶向药物安罗替尼,从小剂量开始;或:安罗替尼 + PD-1抑制剂;或:化疗:异环磷酰胺 + 顺铂。结论:肺动脉内膜肉瘤较为罕见,发病率低,易误诊为肺栓塞,且预后极差,本文旨在提高临床认识,以期早诊断,提高生存率。
- 万甜甜栾琳慧丛金鹏陈云庆于文成
- 关键词:肺动脉内膜肉瘤原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