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红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在BI-RADS4级乳腺小肿块中良恶性诊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在BI-RADS4级乳腺小肿块中良恶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巢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及南海医院检查的直径≤1cm的乳腺小肿块疑似乳腺癌患者65例进行研究,分别对研究对象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的方法检测乳腺肿物微钙化情况,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别,从而评价超声MicroPure成像术在BI-RADS 4级乳腺小肿块中的评估价值。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物微钙化情况检出率高达100.00%(65/65),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78.46%(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在BI-RADS 4级乳腺小肿块恶性病变的诊断中,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有助于BI-RADS4级乳腺小肿块中良恶性诊断的鉴别,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对其临床诊治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罗丽芳吴惠双严志毅郑小红邓劲瑶
- 关键词:乳腺良恶性
- 二维超声、三维超声TUI以及四维超声三者联合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6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三维超声TUI以及四维超声三者联合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接收的孕妇5400例分别进行单独二维超声检查、单独三维超声、单独四维超声以及二维超声、三维超声TUI以及四维超声联合检查,比较产前、产后唇腭裂数、单纯性唇腭裂数以及不同孕周的检出率情况。结果:5400例产妇中,失访203例,占3.76%,余5197例正常生产或引产生产。产后发现唇腭裂23例,占0.44%(23/5197),其中唇腭裂17例,单纯性唇腭裂6例;此外,若孕周为24~35周,则唇腭裂和单纯性唇腭裂的见雏形较高。结论:二维超声、三维超声TUI以及四维超声联合检查中唇腭裂检出率明显优于二维超声,故而可以推广使用于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
- 罗丽芳郑小红邓劲瑶吴惠双朱艳芳
- 关键词:二维超声四维超声胎儿唇腭裂畸形
- 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在BI-RADS 4级乳腺小肿块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级乳腺小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96例BI-RADS 4级乳腺小肿块患者,按照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常规组行常规超声检查,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检查。以术后病理为标准,比较两组患者乳腺物微钙化检出率,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等影像学情况。结果以术后病理为标准,研究组乳腺物微钙化检出率为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检查发现乳腺肿块微钙化以短棒状和斑块状常见,而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良性肿块微钙化以粗大颗粒状为主,恶性以微小强光点为主,呈簇状排列。结论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能早期清晰显示BI-RADS 4级乳腺微钙化,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是临床乳腺癌早期检查较好选择。
- 吴惠双罗丽芳严志毅郑小红邓劲瑶
- 关键词:乳腺小肿块
- 瘢痕妊娠诊治中利用超声检查的意义及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瘢痕妊娠(瘢痕妊娠)诊治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瘢痕妊娠的患者40例,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查,比较超声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统计超声诊断的正确率。比较手术治疗前后的瘢痕处肌层平均厚度和宫颈长度。结果超声检查发现39例(97.5%)为瘢痕妊娠患者,手术检查发现40例患者(100.0%)均为瘢痕妊娠。与手术治疗前比较,手术治疗后的肌层厚度减少(P<0.05),宫颈长度无明显变化(P=0.93)。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瘢痕妊娠具有很高的准确率,对后续的手术治疗具有指导作用,临床价值较大;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瘢痕子宫状态。
- 罗丽芳郑小红朱艳芳吴惠双邓劲瑶
- 关键词:子宫瘢痕妊娠彩色多普勒超声手术
- 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及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的90例绝经2年以上阴道流血患者,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子宫内膜增生组(n=64)与子宫内膜癌组(n=26)。两组均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后测量内膜厚度及容积,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测定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比较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及血清β-HCG水平,并比较血β-HCG法、三维超声法及三维超声法联合血β-HCG法对良、恶性病变的正确诊断率、漏诊率、误诊率及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的内膜厚度、内膜体积显著大于子宫内膜增生组,血β-HCG水平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联合血β-HGC法具有较高的正确诊断率,误诊、漏诊率较低。与三维超声联合血HCG法相比,血HCG法与三维超声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血β-HGC可提高对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确诊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能够为临床医生的早诊断、早处理提供依据,可以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早期治疗,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 郑小红陈逢春朱丽敏罗丽芳邓劲瑶朱艳芳全晓广
- 关键词:经阴道三维超声血HCG子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