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松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学
  • 1篇电生理学特性
  • 1篇新生大鼠
  • 1篇营养因子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生理学
  • 1篇生理学特性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切口
  • 1篇术后
  • 1篇切口
  • 1篇切口痛
  • 1篇全细胞
  • 1篇全细胞膜片钳
  • 1篇慢性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邢国刚
  • 2篇蔡捷
  • 2篇李松
  • 1篇邰隽
  • 1篇方东

传媒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生大鼠手术切口对脊髓背角BDNF含量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手术切口对脊髓小胶质细胞、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新生SD大鼠12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后足切口组(Incision组)。后足切口术前、术后分别进行脊髓小胶质细胞标记物钙离子结合蛋白1的免疫荧光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BDNF含量;测定两组痛阈。术前预先给予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环素,检测BDNF含量。结果:Incision组大鼠术后1、3 d钙离子结合蛋白1阳性染色增加。术后1 d、3 d、7 d、14 d脊髓背角BDNF含量上调,3 d到达顶峰,之后逐渐降至Sham组水平。术前预先给予米诺环素可缓解手术切口造成的BDNF上调。术后6 w、10 w热痛阈升高。结论:新生大鼠手术切口导致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增多,BDNF含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加。
丁绪李松蔡捷邰隽邢国刚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脊髓背角新生大鼠
膜片钳技术在慢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改变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以骨癌痛大鼠为例,探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慢性痛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急性分离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对照组和骨癌痛组大鼠小直径DRG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及TRPV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1)的电流,分析大鼠小直径DRG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结果: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可以记录到骨癌痛大鼠的小直径DRG神经元静息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增加、爆发动作电位的阈值降低、TRPV1通道的电流幅度增大。结论: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可以有效而直观的记录到单个神经元动作电位和电流的变化,并由此对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慢性痛发病机制的研究。
蔡捷方东李松邢国刚
关键词:全细胞膜片钳背根神经节慢性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