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科学基金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电催化
  • 1篇胰蛋白酶
  • 1篇生物可降解
  • 1篇生物可降解塑...
  • 1篇使用效率
  • 1篇塑料
  • 1篇染料
  • 1篇助推
  • 1篇资源使用效率
  • 1篇析氢
  • 1篇析氢反应
  • 1篇磷化物
  • 1篇绿色环保
  • 1篇绿色环保理念
  • 1篇酶制剂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材料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张玉
  • 2篇杨军
  • 1篇刘卉
  • 1篇辛加余
  • 1篇张锁江
  • 1篇晏冬霞
  • 1篇杨秀红
  • 1篇吕兴梅
  • 1篇周清
  • 1篇李益
  • 1篇杨秀红
  • 1篇徐俊丽

传媒

  • 1篇科研管理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十三五”期间科研院所科学基金管理工作探索被引量:3
2017年
2016年6月1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科学基金承担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培养人才和团队、推动学科交叉等重要职责。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科学基金的作用是科研管理人员面临的新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文件精神,探索"十三五"期间科研院所科学基金管理创新工作,以期准确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对科研院所跨越发展的推动作用。
张玉杨秀红
关键词:科学基金
科学基金助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跨越发展被引量:1
2016年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建国初期,研究所为我国的化工冶金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50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
张玉杨秀红
关键词:科学基金
一种制备废旧PET基双网络水凝胶染料及金属吸附剂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双网络水凝胶染料及金属吸附剂的方法。方法包括:利用胆碱/三氮唑基离子液体,催化废旧PET乙二醇醇解为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BHET)。随后提取BHET,并加入IPDI...
吕兴梅介星博程秀洁郝盼盼李益徐俊丽周清辛加余晏冬霞张玉张锁江
金属基磷化物纳米材料制备与电催化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处于纳米尺度的磷化物及其与贵金属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电催化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甲醇电催化氧化反应中,由于磷(P)比金属铂(Pt)或钯(Pd)等具有更大的电负性,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被P吸引而偏向P原子,从而间接提高了Pt或Pd对CO类中间产物的耐受性;在电解水析氢反应中,P可以作为质子受体,增强H^(+)在金属上的吸附,从而促进析氢反应;在电解水析氧反应中,金属基磷化物容易被氧化成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从而形成氧化物/氢氧化物-磷化物界面,进一步促进析氧反应。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催化剂的结构、组分、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因此,对金属基磷化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这些性质进行合理调控是提升其电催化性能的关键。本文所综述的材料范围包含金属基磷化物本身及其与贵金属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首先概括介绍金属基磷化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和表征技术,进而阐述如何利用复合材料中晶格应变和电子耦合等物理效应提升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后,围绕金属基磷化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电催化性能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对其未来合成策略和发展进行展望。
刘卉杨牛娃马梦圆田少囡张玉杨军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电催化析氢反应
一种降解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酶制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解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酶制剂及其应用,所述降解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酶制剂包括:酶、缓冲剂、丝素蛋白、钙离子、盐酸和稳定剂;所述酶包括蛋白酶K、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组合。本发明利用钙离子与酶形成配合物,提高酶的催化活...
张玉庞文龙田少囡吴玉锋杨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