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关节
  • 2篇置换术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置换
  • 2篇膝关节置换术
  • 2篇骨折
  • 2篇关节炎
  • 2篇关节置换
  • 1篇性关节炎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置换术后
  • 1篇生物标记
  • 1篇生物标记物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标记
  • 1篇术后
  • 1篇锁定加压钢板
  • 1篇全膝关节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机构

  • 2篇漯河医学高等...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朱台航
  • 2篇李杰峰
  • 2篇王庆东
  • 2篇徐向峰
  • 2篇金艳南
  • 2篇李付彬
  • 1篇刘良乐
  • 1篇蔡春元
  • 1篇汤成宣
  • 1篇张雷

传媒

  • 2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骨关节炎生物标记物COMP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0年
血清寡聚基质蛋白(COMP)是骨性关节炎的一个潜在的生物标记物,迄今为止COMP是最先研究的且一直被认为能较好反映骨性关节炎发生、进展及预后情况的生物学指标。本文简要阐述其多重用途,并总结先前的研究报道以促进对COMP的进一步研究。
朱台航蔡春元张雷
关键词:骨关节炎生物学标记
Sky椎体成型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被引量:4
2010年
朱台航汤成宣刘良乐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凸成形术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评估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无松动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无松动的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7例Kim分型均为ⅠB型,均选择锁定加压接骨板作为内固定器进行复位内固定手术,于术后3 d开始进行功能锻炼,6个月完全负重。结果:随访7~30个月,中位数18个月。7例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3~26周,中位数20周。X线片显示假体稳定,无松动表现。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HSS评分90~93分,中位数91分。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初步临床结果良好。
李付彬王庆东徐向峰金艳南李杰峰朱台航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假体周围骨折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外翻畸形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5例(18膝)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膝外翻畸形患者,术前x线测量FTA角和膝关节活动度,使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价标准、KSS评分及功能评分。手术方法采用髌旁外侧入路、针对性截骨及外侧软组织松解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测量FTA角,随访中用KSS评分及功能评分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7.4个月(7—36个月),无感染患者。所有膝关节术后外翻畸形基本得到矫正,FAT角平均为4.7°(0°-12°),较术前18.0°(10°~35°)有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79.4°(70°-90°)提高到106.9°(100°~130°);KSS评分由术前的28.7分(15~40分)提高到87.8分(85—95分),功能评分由术前的24.0分(0~40分)提高到90.2分(85—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髌旁外侧入路、针对性截骨、合理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和后稳定型假体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外翻畸形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李付彬朱台航徐向峰李杰峰金艳南王庆东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外翻全膝关节置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