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海波

作品数:9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扩散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3篇磁共振扩散
  • 2篇张量成像
  • 2篇髓型
  • 2篇颈椎
  • 2篇颈椎病
  • 2篇扩散张量
  • 2篇扩散张量成像
  • 2篇脊髓
  • 2篇脊髓型
  • 2篇脊髓型颈椎病
  • 2篇磁共振扩散张...
  • 1篇单发
  • 1篇单发性
  • 1篇毒性

机构

  • 6篇宁波大学医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浙江省宁波市...

作者

  • 8篇廖海波
  • 2篇于亮
  • 2篇王海涛
  • 2篇涂灿
  • 2篇肖新兰
  • 2篇于志海
  • 2篇汪建华
  • 2篇江凯
  • 2篇俞武良
  • 2篇吴元华
  • 2篇卢斌
  • 1篇高继勇
  • 1篇金文晶
  • 1篇熊爱华
  • 1篇葛明亮
  • 1篇尹建华
  • 1篇王志强
  • 1篇于建华
  • 1篇刘征华
  • 1篇高军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健康志愿者和50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行颈髓DTI。依据颈髓MRI平扫结果将CSM患者分A、B、C3组,A组17例(单纯硬膜囊受压);B组23例(颈髓受压,信号正常);C组10例(颈髓受压,T_2高信号)。分析4组颈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分数各向异性值(FA)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C_(2/3)、C_3/C_4、C_4/C_5、C_5/C_6、C_6/C_7)之间ADC值及FA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ADC值为0.875±0.123,FA值为0.723±0.078;对照组与A组比较,ADC值、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B、C组及A、B、C组间比较,ADC值、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髓DTI较常规MRI能够早期、准确地量化脊髓型颈椎病的颈髓微结构改变。
涂灿汪建华廖海波江凯于志海王海涛吴盛赞于亮卢斌俞武良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磁共振成像弥散
3D-pcASL对不同脑胶质瘤分级及侵润范围评价
目的:通过3D-pcASL技术对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灌注研究,评价其分级价值及不同级别脑胶质瘤肿瘤细胞侵润程度.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6例低级别脑胶质瘤(Ⅰ-Ⅱ级)及38例高级别脑胶质瘤(其中包括14例Ⅲ级、...
廖海波
关键词:胶质瘤CBF脑胶质瘤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5例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SSCNS)临床表现和磁共振(MRI)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5例经临床和MRI影像检查确诊的儿童SSCNS患者资料,5例患儿均行MRI常规扫描、梯度回波T2*加权(GRE-T2*WI)序列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分析其临床表现和MRI信号特征。结果 5例患儿中:有2例患儿单侧听力进行性减退,1例Barbinski征阳性,3例患儿有头疼或头晕病史,1例患儿单侧视力减退,1例患儿有癫痫病史。MRI影像中:T2WI、GRET2*WI和SWI分别在左侧额下回皮质表面、右侧额叶皮质表面、右侧颞叶皮质表面、左顶叶局部皮质表面和右侧外侧裂池下方的颞叶皮质表面覆盖线条样低信号影;病变在T1WI序列上呈低信号,显示不明显。结论儿童SSCNS临床表现有别于成人;MRI是其首选检查方法,GRE-T2*WI序列显示SSCNS较为直观,SWI序列显示病变敏感性最高。
徐健高继勇高军廖海波王琦民梅海炳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儿童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与纤维束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收集的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20例健康志愿者和50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行颈髓DTI。以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依据颈髓MRI平扫结果将CSM患者分A、B、C组,A组17例(单纯硬膜囊受压),B组23例(颈髓受压,信号正常),C组10例(颈髓受压,T2高信号)。分析4组颈髓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平均分数各向异性值(FA)之间的差异,对所有受检者行颈髓纤维束成像。结果:对照组C_2/C_3、C_3/C_4、C_4/C_5、C_5/C_6、C_6/C_7之间ADC值及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ADC值为(0.875±0.096)×10^(-3)mm^2/s,平均FA值为0.720±0.051;对照组与A组比较,平均ADC值、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B、C组及A、B、C组间比较,平均ADC值、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髓DTI较常规MRI能够早期、准确地量化脊髓型颈椎病的颈髓微结构改变,颈髓纤维束成像可以反映脊髓纤维束受压损伤的范围。
涂灿汪建华廖海波江凯于志海王海涛吴盛赞于亮卢斌俞武良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不同CT成像方法对脑内胶质瘤的边界确定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CT成像方法在脑胶质瘤边界确定中的差异性。方法分析2012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43例脑胶质瘤患者的CT灌注与普通增强CT的数据资料,根据所获得的图像分别勾勒并测量脑胶质瘤面积,比较两种成像方法所获得的病灶截面面积。结果术前胶质瘤患者CT灌注成像中胶质瘤勾勒的面积为(11.63±2.25)cm^2,明显大于常规增强CT中胶质瘤勾勒的面积(10.06±2.13)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残留或复发患者中CT灌注成像中胶质瘤勾勒的面积为(11.14±2.12)cm^2,明显大于常规增强CT中胶质瘤勾勒的面积(9.78±2.03)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所确定的肿瘤范围更能反映出胶质瘤的浸润范围,有助于指导胶质瘤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吴元华葛明亮吴盛赞廖海波
关键词:CT灌注成像
甲苯中毒性脑病磁共振及功能性成像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甲苯中毒性脑病磁共振及其功能性成像表现。方法对3例甲苯中毒性脑病进行常规磁共振及其功能性成像检查。3例患者和7名健康女性志愿者均在3T GE MR扫描仪进行常规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加权张量成像(DTI)、多体素氢质子波谱成像(3D1H-MRS)及行3D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检查。图像传送至GE 4.4工作站,使用Functool软件包,分别测量包括皮层下白质、双侧外囊、双侧苍白球、双侧丘脑及双侧齿状核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平均各向异性分数(FA)值。3D1H-MRS选定白质内病灶为感兴趣区进行波谱分析。测量双侧白质区、皮层灰质及基底节区平均脑血流量(CBF)值。所有测量值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例在磁共振平扫均表现为弥漫性、对称性脑白质及基底节区包括外囊、苍白球、丘脑T2WI异常高信号,同时累及小脑齿状核。3例苍白球平均ADC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2、病例3皮层下白质、外囊、丘脑及齿状核平均ADC值较对照组下降,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平均FA值在所有病例均下降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3例白质内病灶波谱分析发现NAA/Cr比值下降而Cho/Cr值上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感兴趣区平均CBF在中毒性脑病组和对照组无差异。结论甲苯中毒性脑病在磁共振检查上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功能性成像可以显示脑组织细微结构变化和生化信息,有助于了解中毒性脑病病理机制。
廖海波肖新兰戴中强刘征华尹建华王志强于建华金文晶
关键词:中毒性脑病甲苯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技术原理及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3年
自LeBihan等于1986年首先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imaging,DWI)以来,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描述体内水分子扩散方式也从高斯扩散模式.
廖海波肖新兰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胶质瘤峰度水分子
单发性胶质瘤的MRI征象特征及对肿瘤病理级别的判断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经MRI检查不同分级的胶质瘤患者的MRI征象特征,探讨MRI检查在鉴别诊断胶质瘤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大脑胶质瘤患者240例,均行核磁共振检查,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分析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的一般资料和MRI征象差异性,以年龄、MRI征象作为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在肿瘤平扫不均匀性、水肿程度、接触SVZ、边界、囊变或坏死、占位效应、强化体积以及出血情况8个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征象组内及组间一致性较好;高级别胶质瘤相对于低级别胶质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不清晰、囊变或坏死(OR>1,P<0.05)。结论 MRI在大脑胶质瘤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病理分级诊断时年龄、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囊变或坏死等因素需要引起重视。
杨晓彤吴元华熊爱华廖海波
关键词:胶质瘤核磁共振成像MRI征象病理分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