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华

作品数:95 被引量:451H指数:1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帕金森
  • 22篇帕金森病
  • 20篇细胞
  • 17篇肠癌
  • 13篇肿瘤
  • 12篇结肠
  • 11篇直肠
  • 10篇蛋白
  • 9篇结肠癌
  • 8篇直肠癌
  • 8篇手术
  • 8篇基因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癫痫
  • 6篇淋巴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5篇凋亡
  • 5篇结直肠

机构

  • 62篇新疆医科大学...
  • 45篇新疆医科大学...
  • 22篇新疆医科大学...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新疆喀什地区...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石河子市人民...
  • 1篇苏州高新区人...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93篇高华
  • 29篇杨新玲
  • 23篇张文斌
  • 19篇许新才
  • 14篇王玉玲
  • 10篇裴静
  • 8篇李艳霞
  • 8篇陈明
  • 8篇李春兴
  • 8篇王丹
  • 7篇孔祥锋
  • 6篇李涛
  • 5篇王凤
  • 5篇王理
  • 5篇罗琴
  • 5篇何铁汉
  • 5篇米靖
  • 4篇姚亚妮
  • 4篇王云海
  • 4篇陈兵

传媒

  • 8篇新疆医学
  • 6篇中华胃肠外科...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实用心脑肺血...
  • 3篇中国社区医师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家庭生活指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0篇2022
  • 6篇2021
  • 16篇2020
  • 8篇2019
  • 12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级三甲医院托管二甲医院科室发展的效果评价
2019年
目的:评价区级三甲医院全面托管县市级二甲医院科室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比医院托管前及托管后三年妇科在收治病种,手术台次,手术级别的变化。结果:托管前二甲医院以人工流产、稽留流产、月经失调、盆腔炎性疾病为主要病种,托管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炎性疾病比例不断上升,手术台次逐年增加,三、四级手术增加,科室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促进科室发展。结论:由三级医院派驻管理和业务专家下沉至县级医院,三甲医院专家团队发挥品牌响应,吸引患者就医诊治。托管模式下三甲医院专家团队的帮扶有利于提高县级医院医疗质量和综合水平,是一种值得推行的合作发展模式。
马秀萍孙丽张巧丽米靖姚海燕高华
关键词:托管模式病种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1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针对转移灶将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22例)、单纯化疗组(43例)和以手术为基础的联合治疗组(56例),分析3组患者预后情况,并通过Log—rank检验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纯手术组中位生存期为10(3~39)月。单纯化疗组为7(3~36)月,联合治疗组为18(4~66)月,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程度、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直径、肝转移灶切缘范围和治疗方法是影响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多种方法的联合治疗可以延长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
田玉龙许新才高华王理高子辰张文斌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预后分析
基于CBL教学的循证临床指南教学法对神经内科实习生教学质量的影响
2022年
分析基于案例教学(CBL)的循证临床指南教学法对神经内科实习生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于医院实习的86名神经内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将入选实习生分成2组,每组43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基于CBL教学的循证临床指南教学法,两组均实习3个月。对比两组实习3个月时教学质量、专业考核成绩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教学质量评分[(86.64±3.51)分]比对照组[(81.27±3.14)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7,P<0.001);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实习3个月时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及总成绩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实习3个月时整体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BL教学的循证临床指南教学法可提高神经内科实习生专业考试成绩及临床教学质量,且实习生满意度高。
高华傅桂蓉
关键词:神经内科案例教学教学质量
6-OHDA对PC12细胞的凋亡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使用6-OHDA(6羟基多巴胺)作用于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探讨模型细胞的凋亡与HtrA2及Bip/Grp78表达的关系;方法将不同浓度(10-200μM)6-OHDA加入传代培养的PC12细胞中,作用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细胞存活率为50%左右的6-OHDA浓度为造模浓度,并观察24 h内细胞活力的变化,使用Annexin V-PE/7AAD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并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trA2、Bip/Grp78的表达;结果在6-OHDA诱导下,PC12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剂量依赖性下降,其浓度为60μM时,细胞存活率为43.89%±0.90%,模型细胞的凋亡率、HtrA2和Bip/Grp78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选择60μM 6-OHDA为PC12细胞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造模浓度,6-OHDA刺激PC12细胞的内质网应激,诱导PC12细胞的凋亡,HtrA2参与内质网应激且促进细胞凋亡。
李艳霞高华王丹杨新玲
关键词:6-OHDAPC12细胞帕金森病内质网应激
脂多糖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探索
2018年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炎症细胞模型的方法。方法 PC12细胞培养后加入LPS,分别为1000 ng/mL、600 ng/mL、200 ng/mL、50 ng/mL共5组,各组加入LPS 24 h,观察PC12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荧光染色法检测核凋亡情况;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情况。结果单纯PC12细胞组,细胞生长较密,神经突起细长;在LPS组24 h时,50 ng/mL组细胞形态基本无明显变;200 ng/mL组细胞突起变短,600ng/mL组细胞突起短缩明显伴有肿胀;1000 ng/mL组细胞圆缩明显增多。CCK8试验显示LPS浓度分别为50 ng/mL、600 ng/mL、200 ng/mL、1000 ng/mL时,细胞活性下降到92.3%、72.3%、49.5%和15.2%。Hochest核染色可以看到,50ng/mL偶见到核固缩,200 ng/mL有部分核产生固缩情况,1000 ng/mL几乎均表现核萎缩,凋亡。以600 ng/mL浓度时,核固缩情况占据40%左右。选择最佳建模浓度为600 ng/mL,免疫组化显示在LPS浓度600 ng/mL时,TH可有表达。说明PC12细胞在脂多糖诱导下可以有一定向多巴胺能细胞分化的能力。结论 600ng/mL浓度的LPS 24 h诱导PC12细胞所建立的PD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PD病理改变,可作为研究PD免疫炎症发病机制的细胞模型。
高华高华李艳霞王丹杨新玲
关键词:帕金森病脂多糖酪氨酸羟化酶
ATP13A2基因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当今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于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在1987年首先对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因而得名。该病在60-65岁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5%-1%,而在80岁以上人群中其发病率上升至1%-3%。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黑质致密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脱失和嗜酸性包涵体即Lewy小体的形成。
王丹李沛珊李艳霞高华杨新玲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PARKINSON多巴胺能神经元阿尔茨海默病LEWY小体
进展期胃癌合并胆石类疾病患者行胃癌联合胆囊切除与单纯胃癌根治两种手术类型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进展期胃癌合并胆石类疾病患者行胃癌联合胆囊切除与单纯胃癌根治两种手术类型的安全性并进行评估。方法以胆囊结石、胃癌根治术、胆囊切除术、胃癌联合胆囊切除术、Prophylactic cholecystectomy、Gastric cancer、Gastrectomy Gallbladder stones、The same period surgical、Randomized trial等为关键词检索Cochrance Library、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日期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12月。最终纳入胃癌联合胆囊切除与单纯胃癌根治两种手术类型安全性对比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用Reviman 5.1.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或比值比(Odds ratio,OR)分析统计,计量资料则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或者标准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分析统计。采用I2对异质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其中胃癌联合胆囊切除组446例,单纯胃癌根治组11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胃癌根治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天引流量、术后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6,1.63,MD=-19.90,95%CI:0.82~1.63,-102.60~62.80,0.54~4.91,P〉0.05)。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6.6%,0.29%,95%95%CI:27.69~65.50,0.19~0.39,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合并胆石类疾病患者行胃癌联合胆囊结石切除是安全可靠的。
李春兴李涛高华张文斌许新才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META分析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溶栓术后病人治疗有效性及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64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的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溶栓术后病人治疗有效性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溶栓治疗的7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剔除失访病例,最终干预组获得有效病例34例,对照组获得有效病例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的延续性护理。病人出院6个月后对其治疗效果、服药依从性、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痊愈率(52.94%)、服药依从性[(17.9±2.6)分]与功能锻炼依从性[(51.9±1.3)分]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27.27%,服药依从性为(13.5±3.7)分,功能锻炼依从性为(31.6±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升脑卒中溶栓术后病人治疗有效性和依从性。
王萍高华马玉祁玉霞布热比古丽·艾尼杜琳王思杰孔祥锋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脑卒中溶栓依从性生活质量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非计划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非计划再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首次手术后3周内)接受非计划再手术的60例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组)的临床病理资料,按1∶2随机配对同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未再次手术的120例患者(未再手术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非计划再手术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和手术量多的术者为非计划再手术可能的保护因素;而术中出血多、男性、高体质量指数、肿瘤分期晚合并高血压病及糖尿病为非计划再手术可能的危险因素(均P<0.05)。对上述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多(OR=12.935;95% CI:2.267~73.806;P=0.004)、术前合并糖尿病(OR=1.747;95% CI:1.098~2.777;P=0.018)和男性患者(OR=1.805;95% CI:1.074~3.034;P=0.026)为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术中出血量多、合并糖尿病以及男性的结直肠癌患者,要注意防范术后近期非计划再手术的风险。
吴泽生高华张文斌祝宝玺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体外培养大鼠脂肪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可以向软骨细胞、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分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目的:研究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细胞表型,探讨其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方法:取 SD 大鼠的腹股沟、附睾垫和腹膜后脂肪,分离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形态观察并进行传代。流式细胞仪检测第三四代细胞表型 CD29、CD44、CD45。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模拟神经细胞生长环境,使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诱导分化后神经细胞 nestin、NF-200、GFAP 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从大鼠的脂肪组织中成功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能连续传代,稳定增殖,高表达 CD29(99.00±0.12)%,CD44(95.62±0.68)%,低表达 CD45(0.13±0.12)%。经无血清的神经因子诱导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表达 nestin,加入血清后可表达 NF-200、GFAP。提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体外扩增能力,体外建立神经诱导环境后可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为神经系统损伤、退行性疾病提供种子细胞。
高华王玉玲姚亚妮杨新玲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SD分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