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翠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患者
  • 2篇护患
  • 2篇监护
  • 2篇核查表
  • 2篇PICC
  • 2篇PICC并发...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床边
  • 1篇导管
  • 1篇心静脉压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中心静脉压
  • 1篇注射型
  • 1篇外周
  • 1篇外周置入中心...

机构

  • 3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孙媛媛
  • 3篇陈贝
  • 3篇杨翠
  • 1篇吕景丽

传媒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心静脉压力波形指导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力波形指导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ower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ower PICC)尖端定位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行Power PICC置管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应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周围静脉压并使用中心静脉波形进行定位后,再行胸部X线定位,双重确认Power PICC导管尖端位置;对照组常规体表定位后置入导管,到达拟定长度后行胸部X线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位置准确率、置管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尖端位置准确率为97.1%,对照组为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1,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20.3±2.4)min,对照组为(24.3±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5,P<0.05);两组置管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中心静脉波形指导Power PICC置管,能够及时、准确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可有效提高Power PICC置管过程中尖端定位的准确率。
孙媛媛倪春湘陈贝杨翠吕景丽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POWERPICC
运用床边核查表降低重症监护患者PICC并发症的临床应用
孙媛媛杨翠陈贝
运用床边核查表降低重症监护患者PICC并发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制作PICC应用核查表。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我科行PICC置管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PICC置管患者21例为观察组,制定PICC使用核查表,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57%低于观察组的9.5%,P〈0.05。结论运用床边Checklist核查PICC导管的正确置管和规范维护可以降低ICU内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
孙媛媛杨翠陈贝
关键词:PICC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