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辉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用免疫学技术研究两种颗粒体病毒的亲缘关系
- 1995年
- 从新疆分离的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AsGV)和惊纹鸣夜蛾颗粒体病毒(AeGV)除感染各自的分离寄主外,均能感染对方的分离寄主。用琼脂糖双扩散、对流免疫电泳,斑点-酶联免疫吸附和线免疫电泳等免疫学技术检测AsGV和AeGV的免疫学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二者间存在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并对线免疫电泳技术的效用进行了讨论。
- 杨明辉邓红
- 关键词:颗粒体病毒昆虫病毒免疫学技术
- 用分光光度法对纯净颗粒体液浓度的测量被引量:2
- 1991年
- 警纹鸣夜蛾颗粒体病毒(简称AeGV)、小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rGV)、茶蚕颗粒体病毒(AbGV)和分月扇舟蛾颗粒体病毒(CasGV)是在形态结构及生物学特性上有显著差异的颗粒体病毒。本文以这四种颗粒体病毒为代表,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纯净的颗粒体悬浮液在270nm波长处的浓度(C,;μ/ml)与吸光度(A270nm)的,相关性,探讨分光光度法测量颗粒体悬浮液浓度的共用方程式,所有结论均以95%的概率水平为判断依据。本研究证明:颗粒体浓度在10—50/μg/ml范围内时,不同种的颗粒体浓度-吸光度定量关系可以用同一方程式表达。因此,可将该经验式用于快速测定纯净颗粒体悬浮液的浓度,该公式写作为: A270nm=0.018+0.0109C μg/ml (0.1≤A≤0.6)
- 杨明辉黎智杨伏生赵林戴彩云郑茂材
- 关键词:颗粒体病毒分光光度法
- 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病毒的分离及某些特性被引量:1
- 1992年
- 从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自然罹病的虫尸中分离得到一株非包涵体病毒。将病毒悬液均匀拌入无菌饲料并供食154~169日龄黑胸大蠊健康若虫时,能使其感染、发病,死亡率可达98%以上。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病毒为球形二十面体颗粒,直径约23nm。病毒悬液具有典型核蛋白紫外吸收光谱。病毒用DNase和RNase处理并经吖啶橙染色、二苯胺和苔黑酚试验及甲醛反应证明:该病毒含有单链DNA。以上特性与细小病毒科的特征有点类似。
- 杨明辉陈涛刘勇梁世平王春生夏克祥孙富林
- 关键词:蜚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