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浩

作品数:14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电化学
  • 5篇电化学沉积
  • 4篇铸铝
  • 4篇铝表面
  • 4篇铝合金
  • 4篇合金
  • 3篇形貌
  • 3篇中性介质
  • 3篇介质
  • 3篇降解
  • 3篇
  • 3篇成膜
  • 3篇催化
  • 2篇电催化
  • 2篇电容去离子
  • 2篇阳极
  • 2篇阳极氧化
  • 2篇石墨
  • 2篇陶瓷
  • 2篇铸铝合金

机构

  • 14篇湖南大学
  • 2篇科罗拉多大学

作者

  • 14篇唐浩
  • 9篇旷亚非
  • 7篇周海晖
  • 5篇侯朝辉
  • 3篇余健
  • 2篇陈金华
  • 2篇任智勇
  • 2篇黄宽
  • 1篇任文辉
  • 1篇张涛
  • 1篇焦树强
  • 1篇刘建平
  • 1篇罗胜联
  • 1篇李伟
  • 1篇刘承斌
  • 1篇刘丹阳
  • 1篇李玥
  • 1篇刘丹阳
  • 1篇邹婕
  • 1篇周丹

传媒

  • 5篇电镀与环保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2003年国...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容去离子技术综述(三):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6年
电容去离子(CDI)是最近十余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脱盐的新型水处理技术。采用具有大比表面积及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多孔材料做电极,并外接直流电源,可使离子被吸附于电极上从而实现水的净化。简单介绍了电容去离子技术的优势所在,并详细分析阐述了包括电压高低、流速流量大小、极板间距对置的大小、温度浓度、离子种类、p H变化、加膜等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黄宽唐浩刘丹阳刘丹阳任智勇
关键词:电容去离子脱盐电极离子交换膜淡水资源
铝表面电化学陶瓷成膜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1年
介绍了铝及其合金表面采用电化学陶瓷成膜技术制备无机非金属膜的工艺。采用扫描电镜、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分析EDCF膜层的组成成分、结构、表面形貌。探讨了膜层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成膜机理 ,同时对比了EDCF技术与常规阳极氧化技术。EDCF技术具有创新性 。
唐浩罗胜联刘建平焦树强旷亚非
关键词:铝合金阳极氧化表面处理
CoFe_2O_4/TiO_2/鳞片石墨粒子电极光电催化降解罗丹明B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成CoFe_2O_4/TiO_2/鳞片石墨粒子电极,用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该粒子电极的形貌、晶体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罗丹明B(Rh B)的光电催化实验;考察电解质浓度、粒子电极投加量、电压、pH和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罗丹明B降解的影响,并研究了罗丹明B的光电催化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光催化和电化学联合作用时,产生协同作用;在电解质Na_2SO_4溶液浓度为0.03 mol·L^(-1),粒子电极投加量为6.67 g·L^(-1),外加电压为8 V,pH为3,反应时间为45 min时,浓度为15 mg·L^(-1)的罗丹明B的去除率达到97.6%;罗丹明B的光电催化降解反应符合假一级动力学模型。
周丹余健唐浩任文辉
关键词:光电催化罗丹明B
Pr-Co/TiO_2/鳞片石墨粒子电极光电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r-Co/TiO_2/鳞片石墨粒子电极。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其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表征。将制备的粒子电极应用于罗丹明B(RhB)的光电催化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当电解质浓度为0.03 mol/L,外加偏压为10 V,粒子电极投加量为6.67 g/L,曝气量为30 m L/min,pH值为3,RhB初始质量浓度为25 mg/L时,反应45 min后RhB的去除率达98.57%。最后对RhB的光电催化降解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邹婕余健唐浩李伟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光电催化
铸铝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研究被引量:25
2001年
对铸铝合金在水玻璃混合体系中的微弧氧化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 ,电解液中的水玻璃成分对于铸铝合金形成微弧氧化膜层具有重要的作用 ,钨酸钠与 EDTA二钠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膜层的硬度。在水玻璃、钨酸钠、EDTA二钠等组成的混合液体系中 ,采用适当的工艺条件 ,如 ,电流密度为 40 A/ dm2 ,配合强力搅拌 ,可以在铸铝合金表面制得硬度超过 80 0 HV。
侯朝辉旷亚非周海晖唐浩
关键词:铸铝合金微弧氧化
LF4合金在磷酸盐-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微弧氧化被引量:17
2001年
在磷酸盐混合体系中对 L F4合金进行微弧氧化 ,制得了厚达90 μm、显微硬度超过 12 0 0 HV的陶瓷氧化膜 .采用电子能谱 (EDS)、X射线衍射 (XRD)和扫描电镜 (SEM)等表面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膜层的成分、形貌及结构 ,并初步讨论了 L F4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形成过程 .
周海晖旷亚非侯朝辉唐浩
关键词:微弧氧化磷酸盐氢氧化钠铝合金
膜电容去离子和微生物电容脱盐电池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介绍了膜电容去离子(MCDI)的脱盐性能和再生性能、膜的材料和形式、恒压操作和恒流操作的对比以及微生物脱盐电池(MCDC)的原理和优势。指出如何降低MCDI的内阻、提高MCDI脱盐效率将成为未来MCDI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进一步优化MCDC反应器,保证长期稳定运行将成为未来MCDC的主要发展方向。
刘丹阳唐浩黄宽谢雷杰任智勇
关键词:电容去离子
中性介质铝表面无机非金属膜层的电化学沉积(Ⅲ)无机非金属膜层成膜机理初探被引量:7
2001年
通过分别测定铝在成膜促进剂、络合成膜剂和Na2 WO4 的不同组合体系中的稳态伏安特性曲线和暂态阳极氧化曲线 ,及铝在成膜促进剂 +络合成膜剂 +Na2 WO4 体系中不同氧化阶段形成的膜层的显微形貌 ,初步提出了无机非金属膜层的成膜机理 ,即在特殊电解液和工艺条件下 ,铝 电解液界面上形成带负电含铝胶体粒子 ,由于界面化学、电化学和焦尔热的作用 ,胶体层在阳极不均匀沉积、浓缩、脱水和快速冷却 。
旷亚非周海晖侯朝辉唐浩
关键词:中性介质电化学沉积成膜机理
In_2S_3-Ag/TiO_2三元纳米体系光催化降解2,4-D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两步沉积法首次合成出新三元纳米材料-In2S3-Ag/TiO2纳米管阵列,并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光致发光光谱仪(PL)等仪器对该三元催化剂进行形貌、元素、晶体结构的表征与光电性能的测试,并将该三元催化体系应用于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光降解实验.结果表明,In2S3-Ag/TiO2三元纳米材料所特有的两步光激发体系使它的催化降解能力显著提高,在溶液pH为4.23时,140min内可实现对2,4-D 100%的去除;强酸和强碱的环境都不利于三元催化剂In2S3-Ag/TiO2对2,4-D的催化降解.最后对三元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
余健赵令晖唐浩刘承斌李玥
关键词:光催化
铸铝电化学沉积陶瓷覆膜的成分、形貌、结构及成膜机理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采用电子能谱 (EDS)、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镜 (SEM )等现代表面分析方法对铸铝在有机羧酸混合体系中电化学沉积陶瓷覆膜的成分、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并对类陶瓷膜层的成膜过程及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 ,膜层组成元素为氧、铝、硅、磷、硫和碳。主要组成物为铝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它们的水合物 ,同时还有少量含磷、硫、碳的复杂化合物。SEM分析表明 ,膜层由大量直径 0 .1~ 0 .3μm的圆球状颗粒沉积而成。沉积膜可分为紧密层和疏松层。紧密层与基体金属结合牢固 ,且紧密层中存在大量纳米尺寸的微裂纹和颗粒。由此提出在特殊的电解液和工艺条件下 ,铸铝 /电解液界面首先形成阴离子凝聚物 ,由于界面化学、电化学反应和其他变化 ,凝聚层在阳极表面沉积、浓缩 ,经高温脱水和快速冷却 ,形成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类陶瓷膜层。
唐浩旷亚非陈金华周海晖
关键词:铸铝电化学沉积陶瓷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