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
-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淮安市淮阴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诊断为AD的65例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的采集,并通过精神状态量表对患者的认知状态进行评估,并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进行左右颈动脉的高分辨率B超检查,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调整混合效应回归分析以评估颈动脉IMT和其他协变量对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结果:颈动脉IMT与AD评估量表-认知亚量表(ADAS-cog)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数字符号(DS)这2种测试评分显著相关(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IMT值越高,神经心理学测验分数的下降幅度越大。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进展的预测因子,提示早期发现和治疗血管危险因素可预防或延缓AD的进展。
- 吴艳云杨扬田臻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神经心理学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影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血管再闭塞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05—2017-04期间我院就诊的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再闭塞分为再闭塞组(13例)和稳定再通组(43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年龄和性别等)、既往病史(心房颤动史、高脂血症、高血压史、脑卒中史、吸烟史和糖尿病病史等)、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收缩压、溶栓时间窗等指标同血管再闭塞的联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管再闭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同稳定再通组相比,再闭塞组中患者的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史、高血压史、收缩压、高脂血症、脑卒中史、TC、HDL-C、吸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NIHSS评分≥13分、溶栓时间窗、糖尿病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再闭塞显著相关(P<0.05),血管再闭塞组的总体生存时间显著降低(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血糖、NIHSS评分≥13分、溶栓时间窗、糖尿病病史等多个方面。
- 杨扬陈玲玲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血管再闭塞LOGISTIC回归分析
- 辛伐他汀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经阿司匹林治疗)和观察组(43例,经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IMT、斑块面积变化和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经治疗,两组患者的IMT和斑块面积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和HDL的等指标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有意义(P<0.05)。3经对比,观察组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经辛伐他汀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明显缩小斑块面积,调节血脂水平,减少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杨扬
- 关键词:辛伐他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脑卒中组,依据是否并发脑心综合征分为单纯组(n=64例)和脑心组(n=36例),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人员5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所有人员颈动脉狭窄、左心功能[左心室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发生率为(28.12±6.54)%、56.00%。脑卒中组LAD、LVEDD明显高于健康组,脑卒中组LVEF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脑心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发生率、LAD、LVEDD明显高于单纯组,脑心组LVEF明显低于单纯组(P<0.05);重度脑卒中患者的LAD、LVEDD明显高于轻度脑卒中患者,重度脑卒中患者的LVEF明显低于轻度脑卒中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LAD、LVEDD呈正相关(r=0.615,0.623,P<0.05),但与LVEF呈负相关(r=-0.618,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有关,检测颈动脉狭窄程度可作为评估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重要参考指标。
- 吴艳云杨扬田臻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
- 血清hs-CRP、IL-6、凝血因子Ⅰ水平与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及凝血因子Ⅰ(FIB)的表达与OCSP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入住本院的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按照OCSP进行分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中hs-CRP、IL-6及FIB水平,分析三者与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的相关性以及三者之间相关性。结果:OCSP分型结果为:完全前循环性脑梗死(TACI)型45例(18.75%)、部分前循环性脑梗死(PACI)型70例(29.17%)、后循环性脑梗死(POCI)型30例(12.50%)、腔隙性脑梗死(LACI)型95例(39.58%),其中TACI型患者NIHSS评分最高(P<0.05)。研究组中血清hs-CRP、IL-6及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s-CRP、IL-6及FIB水平最高为TACI,其次为PACI,然后为POCI,最少为LACI,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hs-CRP、IL-6、FIB水平与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呈正相关性(r=0.889,P<0.05;r=0.795,P<0.05;r=0.797,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IL-6及FIB水平与其OCSP分型密切相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较好指导意义。
- 濮万青杨扬田臻
-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与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神经内科行CAS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68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病变处动脉狭窄程度,记录手术成功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狭窄处颈动脉血流参数水平;应用凝血仪测定血浆中凝血指标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术后3d,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病变部位动脉狭窄程度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手术成功率达100%。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水平低于术前,搏动指数(PI)水平高于术前(均P<0.05)。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显著缩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CAS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效果确切,但可引起患者术后早期出现高凝状态及炎症反应。
- 田臻杨扬吴艳云
- 关键词:颅外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凝血功能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