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品梅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癣菌
  • 1篇烟曲霉
  • 1篇真菌病
  • 1篇突变株
  • 1篇曲霉
  • 1篇缺失突变株
  • 1篇疗法
  • 1篇疗效
  • 1篇基因缺失
  • 1篇基因缺失突变...
  • 1篇基因置换
  • 1篇激光
  • 1篇激光疗法
  • 1篇甲真菌
  • 1篇甲真菌病
  • 1篇光疗
  • 1篇光疗法
  • 1篇红色毛癣菌
  • 1篇ND:YAG
  • 1篇长脉宽

机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作者

  • 2篇张玲
  • 2篇刘超
  • 2篇曾海燕
  • 2篇刘品梅
  • 2篇陈诗平
  • 1篇龙朝钦
  • 1篇罗文霞
  • 1篇杨万英
  • 1篇方清

传媒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脉宽Nd:YAG 1064nm激光对红色毛癣菌感染所致甲真菌病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长脉宽Nd:YAG 1064nm激光不同治疗参数(能量密度、光斑直径、脉宽及治疗次数)治疗由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的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影响该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利用不同能量密度(35J/cm2,40J/cm2,45J/cm2),光斑直径(3mm,4mm,5mm),脉宽(25ms,30ms,35ms)及治疗次数(3次,4次,5次)等治疗参数正交设计A^I共9组治疗方案,将177例甲真菌病患者511个病甲随机分为9组,分别接受A^I组方案治疗,并于治疗结束后6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临床有效率、真菌学有效率及复发情况,记录观察治疗过程及随访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A^I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治疗结束后各组患者的病甲有明显改善,各组的临床有效率与治疗结束时相比,各组病甲均有明显改善;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治疗的能量密度越高(6个月Wald=5.129,P=0.024;12个月Wald=10.471,P=0.001),次数越多(6个月Wald=4.529,P=0.033;12个月Wald=4.021,P=0.045),其临床有效率及真菌学有效率越高。结论长脉宽Nd:YAG 1064nm激光是治疗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的甲真菌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高能量密度、多次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张玲刘超陈诗平方清曾海燕刘品梅杨万英
关键词:激光疗法红色毛癣菌甲真菌病
烟曲霉Af293 chsD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构建Af293 chs D缺失突变株,并对chs D的功能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 PCR扩增chs D两侧部分序列并连接至p PK2质粒的潮霉素表达盒两端,从而构建重组质粒p PK2/chs D-(L+R)。酶切p PK2/chs D-(L+R)并胶回收含chs D左侧、hph表达盒及chs D右侧的片段,连接至p DHt/SK而构建二元质粒p DHt/chs D::hph。经ATMT方法将p DHt/chs D::hph转化至Af293,经潮霉素抗性筛选从而获得烟曲霉△chs D突变株,并测量Af293,△chs D突变株生长直径及扫描电镜下观察分生孢子形态。结果经PCR初步鉴定,筛选出的突变株中,其染色体中的chs D序列已被hph置换,初步形态研究表明,△chs D突变株的生长速度显著低于Af293野生型,且分生孢子凹陷呈干瘪状。结论成功获得Af293△chs D突变株。chs D基因功能初步研究表明,chs D可能与烟曲霉的生长相关。
张玲刘超龙朝钦陈诗平曾海燕罗文霞刘品梅
关键词:烟曲霉基因置换突变株
共1页<1>
聚类工具0